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农林复合经营对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具有长远的意义,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就农林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入手,对农林复合发展的历史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林复合结构类型进行相应的概括分析。然后,结合现实因素对我国的农林发展情况进行理论性阐述和实际考察,并对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与特点进行概述。最后,在上述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林复合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林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其中,营林造林则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在丰富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营林造林工作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情况的调查,归纳出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的6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实行农林复合经营是平原农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朱小龙  孟祥江  漆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07-14311,14382
依据重庆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重庆市森林工程规划,运用国内外森林资源价值评估领域先进的评估方法,评价了2008年、2008~2010年重庆市森林工程新造林成林后以及2012年森林工程完成规划造林成林后重庆市森林资源综合价值。通过对森林物质产品、生态服务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分析了重庆森林工程创造的森林财富为人们带来的福利效益。研究表明,2008年重庆市森林生态系统年产出为750.90亿元;2008~2010年重庆市森林工程新造林成林后,在2008年的基础上每年可增加183.89亿元,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年产出将达到934.79亿元;2012年森林工程完成规划造林成林后,在2008年的基础上每年可增加271.14亿元,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年产值将达到1 022.04亿元。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事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不仅需要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需要兼顾生态保护。本文分别分析了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协调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科学制定造林计划、切实做好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我过拥有较大面积的林地,拥有规模庞大的林场,在几代造林人的艰苦奋斗和妥善经营下,森林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大,工程造林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到了全面转型升级的时期,社会的发展矛盾转移,人民对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林业发展也面临调整结构,改变管理的局面,本文针对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原则和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我国林业造林管理现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森林资源的发展和管理就  相似文献   

7.
加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维护休宁县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的迫切需要。根据休宁县林业基本情况及森林资源经营特点,提出休宁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以期为建设生态优美、发展科学、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9.
叶海容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31-132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续档的基础上,通过对同安区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尝试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生态风景林建设、大造林和"三沿一环"(沿路、沿江、沿海、环城)林分补植修复、生态旅游建设、科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加快森林分类经营等对策措施,以保证同安区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林业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措施,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林业的总体目标,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巩固发展绿化成果,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全省完成成片造林251万亩,农林间作210万亩,新建农田林网571万亩,新育苗木23万亩,经济林产品产量115亿公斤,林业社会总产值530亿元。 一是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国家和省立项的八大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完成造林160万亩。其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发展林业产业,同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假设,使用2001-2015年浙江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以林地面积、森林蓄积测度森林资源,林业总产值测度林业产业,在EKC基础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发现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林地面积、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拟合效果良好。结果显示: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的曲线均呈"N"型,趋势上略有不同,林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减-增"的发展态势,而森林蓄积与林业总产值呈"增-缓-增"的发展态势。总体上来看,目前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趋于良性互动,即将进入"共赢"阶段。  相似文献   

12.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促进绿色江苏现代林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江苏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的产业重点和产业区域布局.论述了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培育的关键技术,并对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林业资源、林业生态、林业产业、林业保障体系,分析了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指出了贵州省在森林资源分布、林业总产值和产业结构、林业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现代林业发展应科学规划全省林业布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立多元化的林业投资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资金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分析了浙江省林业投入和税费现状,认为财政投入总量显著增加,倾斜于生态建设领域,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林业税费明显下降,但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浙江林业现代化实际需求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包括:率先把森林资源纳入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投资方式,在林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的基础上,逐渐取消更新改造资金、育林基金和维简等。表4参12  相似文献   

15.
成舸  岳贤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42-12446
依据2000~2010年《江苏统计年鉴》,从生态足迹模型出发,通过对2001~2009年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分析,测算了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进而判断生态安全等级,对江苏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运用GM(1,1)灰色数列模型对2010~2014年江苏省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未来5年里,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分别以年均4.0%和3.7%的速度增长,生态状况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为了实现江苏省生态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生态恢复和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分布结构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以来,江苏省森林资源呈现出面积下降但蓄积增长的分化走势,森林类型和区域分布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产生较大影响。基于全国第8次(2010年)、第9次(2015年)2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5 a间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江苏省森林/林木碳储量分别为3 638.10×104t、4 594.59×104t,相比2010年增长8.94%、11.53%,森林碳密度23.15 t/hm2,增加14.22%。2)2015年全省乔木林碳储量3 321.73×104t,同比增长9.97%,树种(组)碳储量比重标准差下降4.38,其中杨树比重降低17.45 %,树种碳储量更平衡;碳储量林龄分布由2010年时集中于中龄林(53.86%)大幅调整为23∶33∶44(幼∶中∶近成过),结构更为合理。3)2015年全省森林碳储量在地理板块间分布比重为苏北57.26%、苏南32.61%、苏中10.13%,前两者分别降低10.5%、增长10.65%,区域分布结构趋于均衡,不同类型在市域间表现较大差异性。经分析,全省各森林类型间、树种间、林龄间、区域间的碳储量、碳密度结构趋向合理,增长的可持续性得到强化,在不同地区间造林绿化、采伐消耗、森林抚育等针对性措施驱动下,全省碳库潜力巨大,未来增长空间与速度可观。同时,在四旁树和散生木碳储量估算方法、不同树种(组)宜地生物量转换因子甄选、江淮地区灌木经济林和竹林单位面积碳储量因子选取等方面做了讨论,以期为更高精度下基于清查数据估算华东平原省份森林植被碳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河北省出台的关于林下经济的政策及林下经济五大类发展模式,分析了河北省林下经济区域布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林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整合林业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按照区域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思路,大力推广多目标立体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明林产业发展基础好,但发展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各产业发展不平衡,给资源带来较大的浪费、给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林业大系统中各产业层的资源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三明市可根据自身林产业状况,着力构建产业协同型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挖掘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利用模式的改革,切实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实现林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2003--2017 年云南省统计局对于云南省农业的种植、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五个农业 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2003--2017 年,云南省农业五个产业产值与农业总 产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00、0.585、0.753、0635 和0.570,以种植业为主导,牧、渔、林和服务业逐次 递减。通过建立GM(1,1)预测模型得出,在今后十年中,五个农业产业的产值顺序依次为种植、畜 牧、林、农林牧渔服务和渔。种植业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林业产值占比略有降低,呈下降趋势,畜牧 业产值  相似文献   

20.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绩效的驱动与障碍因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社会-资源三者统筹发展的视角,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把信息熵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产业转型绩效评价模型,采用驱动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驱动因素及拖慢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8年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综合绩效水平经历了极差、较差、中等、良好4个发展阶段,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子系统是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转型中的系统层驱动因素,林业总产值、林下经济产值、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占比、森林生态旅游产值以及森林绿色食品产值是指标层驱动因素;社会子系统是产业转型的系统层障碍因素;销售产值、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标层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