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30年年平均温度整体呈现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 a,春、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4.994 mm/10 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比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85.445 h/10 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还会引发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张德汴  霍继超  李柯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588-21590
[目的]分析棉花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相关对策。[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趋势、光温水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棉花产量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全市棉花生长期积温与棉花产量均上升,气候变暖是气象因子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呈上升趋势,棉花生长期全市降水量大于棉花生长需要的水分;日照时数下降,棉花产量上升,表明气象因子中日照时数虽然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但不起决定作用。[结论]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何临平  赵月兰  张锦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88-8290,8292
[目的]分析广河县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广河县1968~2012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及蒸发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广河县近45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5年广河县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异常显著,春季和夏季接近,秋季最小;降水量总体呈持平略减少趋势,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但达不到显著性水平,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年降水量的减少是由夏季降水量减少造成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比较平缓,但近10年基本为负距平,减少趋势异常显著,且减少幅度大;蒸发量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在负距平范围内波动。[结论]在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正常略少、日照时数缓慢减少的情况下,蒸发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干旱指数小幅下降,广河县干湿状况基本稳定,气候暖干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暖对广河县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廉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90~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廉江市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廉江市近三十年来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现出略微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09℃/10a,春季、夏季、秋季三季平均气温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水量整体上呈现略微减少的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14.994mm/10a,降水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春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85.445h/10a。廉江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会导致水、光、热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会引发高温、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阴雨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而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制订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趋利避害的冬小麦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77-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以及乌鲁木齐市冬小麦产量资料,在对近35a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积分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气候条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进而就近35a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利弊进行探讨。【结果】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77-2011年,乌鲁木齐市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以0.606℃/10a的倾向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分别以4.010mm/10a和29.289h/10a的倾向率呈不显著的增多趋势,但生长季内不同时段各气候要素的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结论】近35a乌鲁木齐市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弊大于利。气候变暖,尤其是春、夏季气温升高对小麦产量产生了较明显的不利影响,降水量略增对提高冬小麦产量有一定积极意义,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1981-2021年蟠桃生长季内气象要素和2003-2021年物候期资料,研究蟠桃(Amygdalus persica var.compressa)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以及物候期年际变化趋势,分析影响蟠桃物候期的主要气象因素,探讨气象要素变化对蟠桃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暖干化是石河子垦区蟠桃生长季内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1981-2021年,蟠桃生长季气温及≥10℃积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在2004年、1997年发生突变;日照时数增加不显著,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03-2021年,蟠桃生长季芽膨大期、现蕾期、开花期、展叶期、抽稍期、成熟期呈提前趋势,硬核期延长,全生育期日数呈显著延长趋势。气温与蟠桃主要物候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降水和日照时数与物候期无显著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蟠桃物候期的关键气象因子,且主要影响春季物候期。研究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石河子垦区蟠桃开花前生长日数呈增加趋势,开花后生长日数逐渐缩短。全生育期日数显著延长有利于蟠桃产量的形成。气候变暖使得蟠桃开花期提前,需谨防4月份霜冻对开花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1981—2010年孝感市国家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孝感市气候变化及其对早蜜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孝感市近30年年际、四季气温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孝感市近30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除冬季降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外,其他3季降水量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孝感市气候变暖趋势较严重,境内气象灾害频繁出现,早蜜桃生长发育期内低温、暴雪、高温及暴雨天气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邹士奖  胡继超  张斗胜  蒋晓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89-17490,17493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安庆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方法]选取1980~2009年水稻生长期(5~11月)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的方法,制作了气温和降水量的滑动平均图,分析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子气温及降水变化特点,并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的方法来分离出气候产量,从而分析气候因子对安庆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近30年安庆地区水稻生长期内气温整体上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从1993年开始上升比较明显,而降水量则是个下降的趋势,在2000年后降水量比较稳定;这些是水稻产量在2000年后出现一波较快增长的气候背景。从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分离的结果来看,相对气象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减产年份最大达27.5%,在近30年中减产年份达4年;水稻的气象产量与气温的关系除9月外均是呈正相关,水稻的成熟收获期的过量降水对水稻产量有不利影响。干旱是影响该地区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农业灾害。[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安庆地区粮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鲁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利用鲁西南地区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及农气气象报表资料,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鲁西南地区年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小麦全生育期天数延长,气象产量不稳定且呈减少趋势,但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小麦生长所必需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均出现了与之需求相反的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奈曼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方法]在奈曼旗玉米气象产量计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玉米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蒸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奈曼玉米气象产量变化范围主要在-750~750 kg/hm2,气候条件的减产效应比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奈曼旗玉米生长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高温和干旱;日照和蒸发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间接归结为降水或温度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奈曼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气象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灵璧201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灵璧2015年1~12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要素值与常年对比分析,采用曲线图、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灵璧县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2℃,≥35℃的高温日数为14 d;年极端最低气温为-9.3℃;全年无霜期为232 d,较历年平均偏多25 d。年内雷雨大风、连阴雨、干旱、雾霾等气象灾害频繁,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均产生较为突出的不利影响。[结论]2015年灵璧县气候属异常年份,气候条件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的影响。[方法]采用1979~2008年5月的降水、光照和安阳市同时期小麦单产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小麦生育后期(5月份)气象条件对安阳市小麦产量的正负影响,并研究了该市小麦生育后期青干危害的原因及防御措施。[结果]当5月份日照百分率55%、降水量45 mm时,小麦普遍增产;阴雨寡照,特别是月降水量80 mm、月日照百分率55%时,小麦普遍减产。小麦后期阴雨、水涝容易造成青干减产,而少雨甚至干旱并没有对小麦丰收有明显不利。在5月降水过多或时间过长,空气湿度过大,影响了正常的水分供应和无机养分的输送;同时后期阴雨时间越长,日照时间越短,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影响了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应采取排水防涝、选育良种、科学种植、合理灌溉等措施来防治小麦青干减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及小麦优质高产等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铮铮  韩相斌  高翀  李汉浸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4-14856,15002
[目的]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生育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形成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播种以来的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010~2011年濮阳小麦播种到返青前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连旱天气,麦田受旱面积达99%,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但在成功实施人工增雨和灌溉共同作用下,旱情基本解除。由于政府指挥及时和农民管理措施得力,因此,2011年濮阳市小麦仍然取得了丰收。[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决策田间管理和小麦丰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万娟  武折章  刘婧婧  张全  田伟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17-17118,17166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发展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气候资源特征和趋势变化分析。[结果]与1980年农业资源普查相比,年日照时数平均减少257h,年平均气温升高1.2℃,年降水量减少77mm。50a内年日照时数减少482h,年平均气温升高2.55℃,年降水量减少185mm。[结论]日照时数减少对设施农业影响较大;气温升高可延长作物生育期,提高生物产量,同时也给害虫及病菌提供了滋生条件;降水量减少增加了旱灾次数。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洪泽湖湿地1961—2009年气象和农作物生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结果表明:近49年,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以近25年上升较为明显;年降水量缓慢增加;年平均日照时数明显下降。近10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极端高温和低温年份交替出现,降雨量增加,旱涝年份交替出现,日照时数大幅度减少,相对湿度明显降低,气象因素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针对气候变化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发展生态农业,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气候变化情况。[方法]以1987年为界,把1967~2000年大兴安岭南部、中部和北部观测站的观测实况分成2个时间段,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与1967~1987年相比,1988~2000年大兴安岭林区的年及各季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10℃活动积温明显增加;无霜期延长;南部和中部的水资源变化均为春季降水减少,其他季节及年总降水量增加,北部则是四季、作物生长季及全年降水量均增加;南部和中部的土壤稳定化冻10 cm的日期分别提前59、d;洪涝灾害增加;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仍维持原有的较高水平。[结论]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选用1961—2018年南丰县统计局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和南丰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日照、降水等观测资料,结合南丰县气象局双季早、晚稻发育期观测等资料,使用Excel图表、线性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丰县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8年,南丰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均随年际变化正相关极显著,将有利于南丰县粮食作物产量的稳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南丰县双季早、晚稻及粮食作物单产正相关极显著的年平均最低气温、3—10月月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等因子随年际变化升高,表明南丰县粮食作物生长期间的热量资源将更加丰富,气候变化有利于南丰县粮食作物增产。虽然年日照时数,尤其是6—9月日照时数随年际变化减少,较不利粮食作物生长,但与主要气象要素热量条件相比,有利条件远大于不利条件。年降水量和3—10月降水量随年际变化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