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区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287-288
分析了烟叶产区烟田农用地膜覆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状,提出烟草行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研究开发可降解农用地膜,积极推广应用烟田秸秆覆盖等替代地膜覆盖的新技术,为彻底治理烟区白色污染、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地膜覆盖栽培是烟田新近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1987年在嵩县德亭乡等地试验,平均每亩烟叶增产10.63%,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7%。近年来,随着我省烟草基地向豫西丘陵地区扩展,地膜覆盖的烟田面积越来越大,对生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试验推广过程中,许多地方反映地膜覆盖烟田生产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其中最突出的是烟苗抗旱性较差,一些病虫害如烟草胫线虫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1992年我县承担省、市公司下达的烟草“三高”(高投入、高产量、高效益)开发试验,也因上述问题使2500亩地膜覆盖烟田的产量、产值没有达到如期目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上述问题如不及时克服,不仅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负作用,而且也影响我省的烟草生产。  相似文献   

3.
洛阳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与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14-117
2019年定点采集河南省洛阳烟区8个植烟县259份土壤样品,分析评价了该区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各植烟县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洛阳烟区全市植烟土壤速效氮平均含量为65.78 mg/kg,整体处在适宜—偏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8.62 mg/kg,整体处在偏低—适宜水平;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37.18 mg/kg,整体处在适宜—丰富水平。洛阳烟区土壤养分具有变异度大,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其中,洛宁、宜阳、伊川县烟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处于偏高水平,烟叶生产中应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而汝阳县有部分烟田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在烟田施肥中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孟津、洛宁、汝阳、嵩县、伊川、新安县部分烟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烟田施肥中应考虑增加磷肥用量;汝阳、孟津有少部分烟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烟田施肥中应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研究结果建议洛阳烟区应考虑烤烟品种和土壤养分特征,因地制宜地确定烟叶的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和资料分析显示,在玉溪烤烟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气候条件下,山地烤烟地膜覆盖进行适时揭膜培土,可有效提高烟株对土壤肥料的利用率,对提高烟叶的产量、质量及种烟效益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调查结果表明,在豫中南烟区烟田发生的青虫,6,9月份以烟夜蛾为主,7,8月份烟夜蛾和棉铃虫的数量基本持平,降雨量过少的年份,棉铃虫数量有所上升.在这些地区,6,9月份应以防治烟夜蛾为主,7,8月份2种害虫都要兼顾,降雨量偏少的年份,棉铃虫的防治不可忽视.豫西烟区烟田7,8月份均为烟夜蛾占据优势.豫东烟区烟田,6,7,8月份亦均为烟夜蛾为多.在这2个地区,应以烟夜蛾为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豫西烟区烟草病毒病的主要病毒种类,利用9种病毒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19年豫西(三门峡、洛阳、济源)3个烟叶产区的102份病毒病样品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豫西烟区病毒总检出率为94.12%;病毒种类主要有5种,分别为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TVB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tobacco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及烟草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TMV和TVBMV为优势种,其中三门峡优势种为TVBMV,洛阳优势种为TMV,济源优势种为TMV.豫西烟区病毒侵染类型中单一侵染率为35.42%,TMV的单一侵染率最高,为18.75%;2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率为64.58%,其中TVBMV+TEV的复合侵染率最高,为11.46%,其次是TMV+CMV+TVBMV+TEV,复合侵染率为10.42%.  相似文献   

7.
采用五级目测法,对我省西北烟区的烟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烟区烟田杂草共21科,44属,53种,其中优势种14种。优势杂草群落组合51种,出现频率较高的11种。达三级以上危害较严重的田块为31.1%。  相似文献   

8.
通过同田对比试验和资料分析显示,在玉溪烤烟最适宜区和适宜区气候条件下,山地烤烟地膜覆盖进行适时揭膜培土,可有效提高烟株对土壤肥料的利用率,对提高烟叶的产量、质量及种烟效益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主要种类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调查,基本上了解了昆明烟区烟田杂草危害情况、种类、分布与群落结构,明确昆明烟区烟田常见杂草有36科159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0种,阔叶杂草96种,莎草科杂草15种。主要危害性杂草共38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2种,阔叶杂草23种,莎草科杂草3种。针对昆明烟区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提出了杂草的防除策略与方法,可为烟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洛阳烟区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烟苗根系常见的亚健康问题,本文从烟苗根系发育特点、亚健康特征表现及根系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论述,并结合烟叶生产漂浮育苗技术,就改善烟苗根系发育中易出现的根系侧根数量不足、螺旋根偏多、隐性病菌感染等亚健康问题,从烟草育苗方式改革、育苗过程管理、营养调控和激素调控方面,探索促进烟苗根系发育、改善烟株根系亚健康问题的对策,为有效解决烟苗根系亚健康根系问题,切实提高洛阳烟区烟苗质量提供生产依据,进一步筑牢洛阳烟区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制定洛阳不同区域烟草施肥方案,提高烟草生产效益,于2011年对洛阳烟区3个主要植烟县共52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与2002年烟田土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2g/kg,有78.1%的土壤有机质在适宜范围;速效氮含量偏高(>65mg/kg)的土壤占16.6%;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9.52mg/kg,有68.8%的土壤速效磷处于缺乏或极缺的状态;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3.1mg/kg;全市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基本不缺乏,缺锰的烟田主要集中在洛宁烟区,全市有68%烟田施锌有效,有效硼普遍缺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整体适宜。同2002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下降,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微量元素中有效锌略有降低,有效硼下降幅度较大,土壤氯离子有较明显的下降。对烟区不同茬口土壤养分特征分析表明,不同茬口烟田养分存在明显差异,土壤速效氮含量以玉米和花生茬烟田较高,红薯和大豆茬烟田土壤速效磷明显低于其他作物茬口,土壤速效钾以花生茬最低,不同茬口烟田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长沙主产烟区设置长期定位监测点,基于GAP理念并结合当地烟叶生产实际,探讨烟田管理监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包括监测点基本情况、品种与育苗、烟草栽培管理、烟草施肥状况、烟田土壤管理、烟田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产量品质、非烟物质处理、烟农种烟效益等内容,并对于长沙烟区推行烟田GAP管理提出建议,以期为烟区优质烟叶栽培、烟叶生产施肥调控、烟田精细管理与产地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洛阳烟区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烟苗根系常见的亚健康问题,本文从烟苗根系发育特点、亚健康特征表现及根系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论述,并从烟草育苗方式改革、育苗过程管理、营养调控、激素调控等方面探索促进烟苗根系发育、改善烟株根系亚健康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洛阳烟区烟苗质量提高提供生产依据,进一步筑牢洛阳烟区烟叶高质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4.
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阳烟区7个主要植烟县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洛阳烟区气候适应性指数平均为0.78±0.03,各烟区之间差异不大,变异系数为4.87%。结合采用k-均值快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洛阳植烟县大致分为2类:第Ⅰ类是洛宁、宜阳和伊川,第Ⅱ类是嵩县、孟津、汝阳和新安。  相似文献   

15.
优质烟区气候特征及江苏烟草气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美国、巴西、津巴布韦及中国云南等世界主要优质烟区烟草气候生态诸因子分析,揭示了优质烟区气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根据江苏淮北烟区气候与世界优质烟气候相似分析,明克我省与美国优质烟区气候较为相似,但也有不足之处。采取选适生地与适宜播期,使季节气候与烟草气候最佳配置,并加强烟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烟田灌溉排水,则在我省发展优势烤烟生产仍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模式烟田对烟草病虫害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稻草覆盖烟田、地膜覆盖烟田和不覆盖烟田,分别于地膜覆盖田破膜时、团棵期、中部叶成熟采摘期进行3次定点调查。[结果]对虫害的影响而言,烟蚜在地膜覆盖烟田较稻草覆盖和不覆盖烟田有较大程度降低,斜纹夜蛾在地膜覆盖烟田有提早加重发生趋势,而不同覆盖模式对烟青虫和地老虎的发生影响不明显。对病害的影响而言,花叶病在中部叶成熟采收前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烟田较不覆盖烟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气候斑病和赤星病稻草覆盖烟田较地膜覆盖烟田和不覆盖烟田较明显降低,而不同覆盖模式对黑胫病影响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烟田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垄不同覆盖方式对烟田环境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烟垄不同覆盖方式对烟田环境、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地膜覆盖、揭膜培土后进行稻草覆盖处理能够维持较高的根系土壤含水量,提高中部叶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烟株旺长期后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豫烟12号在洛阳烟区的适宜施氮量,研究了洛阳烟区不同施氮量对豫烟12号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豫烟12号在中等施氮量(45 kg/hm2)下农艺性状较好,产量和上等烟比例较高,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之间较协调,产值高;高施氮量(52 kg/hm2)下农艺性状最好,但由于施氮量过高不宜烘烤,上等烟比例较低,外观质量一般,化学成分之间不够协调;低施氮量处理在各方面亦表现较差。因而,在洛阳烟区豫烟12号施氮量为45 kg/hm2左右时可获得最佳的产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烟垄不同覆盖方式对烟田环境、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地膜覆盖、揭膜培土后进行稻草覆盖处理能够维持较高的根系土壤含水量,提高中部叶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烟株旺长期后的生长发育,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选用不同烟草专用肥,探求适宜豫西地区烤烟的最佳专用肥品种。结果表明:处理②与其它处理相比,烟株大田长势较好,落黄正常,病害发生同时用于情况比其它处理都低,产量提高44~272kg/hm2,产值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分析,在豫西烟区处理②(洛阳天露10∶12∶18)肥料在生产中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