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病名称猪的用途疫苗免疫程序猪伪狂犬病种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5月龄进行第1次免疫,间隔4~6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在没有发病的猪场作为预防,则每半年注射1次;在严重发病的猪场应在配种前注射1次,分娩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商品猪弱毒疫苗应6~70日龄时免疫1次,4~6周后加强免疫1次,直至出栏。猪细小病毒感染后备种公猪和种母猪细小病毒灭活油乳剂苗5~6月龄注射1次,4~6周后加强免疫,产前1个月注射1次。猪乙型脑炎种猪原代细胞活疫苗或灭活苗每年3~4月份免疫1次;炎热地区可在10~11月份再免疫1次…  相似文献   

2.
一、养殖环境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养殖环境对发挥种猪生产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温环境中,有25%~30%的种公猪出现繁殖机能障碍,性欲减退或丧失,有性欲但不爬跨母猪和丧失交配能力,精液品质异常等现象。环境温度低时,精神沉郁或不安,食欲旺盛,肌肉紧缩或颤抖,性功能下降、射精量少、精子密度降低、精子活力下降等。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养鸡业走出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养鸡业走出困境的思考康相涛(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1997年1~6月份,河南省养鸡生产在1996年过热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但进入7月份以来,由于家禽及其产品价格的急剧下跌,河南省鲜蛋平均价格从1996年的每1k...  相似文献   

4.
盛夏酷暑季节,种猪普遍出现配种受胎率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大批母猪不发情,公猪没有性欲、精液减少、精子数量和活力明显下降,致使猪场繁殖工作受到影响。业内把这段时间称为"夏季不育期"。本文探讨如何度过种猪夏季不育期,为实际养殖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群体繁殖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母猪繁殖效率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所有养猪生产者极力追求的目标。母猪繁殖率高低主要与遗传、营养、管理因素有关。管理包括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等等。本文仅从瘦肉型种猪营养调控方面,将我公司种猪营养调控经验简介如下:1重视公猪营养,供给合理日粮参考NRC和ARC以及中国瘦肉型公猪饲养标准,将公猪日粮的能蛋标准定为:DE12.9013.20MJ/kg,CP16%~17%,Lys0.85%。基础日粮中加入3%优质鱼粉,高温季…  相似文献   

6.
饲养环境对公种猪繁殖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气候多变,天气寒冷,管理不好会对公猪造成严重的伤害,使种公猪的淘汰率上升。凌源市种猪精液供应中心存栏种公猪80多头,担负着本市大部分养猪户的精液供应任务,近两年来由于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变化.加强了对种公猪的精细化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种猪的繁殖率高低决定着养殖场的经济收益。饲料营养是否均衡与充足直接影响种猪的繁殖性能。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均衡除了会对妊娠母猪或哺乳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之外,也会导致种公猪及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下降。为此,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关注饲料营养的搭配与供应量,以提升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8.
山黑猪繁殖数据网络数据库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满足山黑猪种猪资源数据的保护,提高其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北方山黑猪从祖代种猪到父母代种猪及商品猪的生产管理流程,将种猪划分为种公猪、后备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育成公猪、育成母猪;育肥公猪、育肥母猪等,在设计种猪基本信息的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Net及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技术。【结果】研究构建了山黑种猪繁殖数据管理及分析平台,实现了对山黑猪种猪基本繁殖数据的网络远程数据库管理,包括平均胎间距、低产母猪、高产母猪等在线动态分析与数据输出,配种、临产、断奶、转群及淘汰等各类生产事件的智能提醒,以及各种繁殖性能参数,如猪群结构、母猪胎次结构等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图形分析等。【结论】 不管山黑种猪的类型、数量及世代繁衍过程多么繁杂,都可以通过数据库、业务逻辑及相应的模型等形成网络计算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分析及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9.
1988~1995年在甘肃武威对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繁殖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年龄结构看长爪沙鼠种群呈纺锤形,即亚成体和成体组占的比例大,成体是当年的繁殖主体,亚成体是翌年的繁殖主体,具有潜在的增长态势;其性比在繁殖月份中,除最初的两个月外,其余繁殖月份雌雄差异显著,而在刚开始繁殖的前两个月(3、4月)和非繁殖月份雌雄差异均不显著;长爪沙鼠的繁殖季节在3~9月份,其繁殖指数呈二次曲线变化,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其回归方程I= 15624+09945t 0085t2。  相似文献   

10.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11.
花叶芦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花叶芦竹通过组织培养进行快繁。经实验得出:用MS+6BA4或6mg/l+1AA1~4mg/l的培养基对芽的分化效果最佳;培养6个月平均一个芽可增殖731.2个芽,即平均每个芽在每个月的繁殖速率为3,0倍。MS+6BA4mg/l附加NAA0~mg/l均能生根。在最佳培养基上附加0.125%~0.5%活性炭不利于芽的分化,只能使茎伸长。  相似文献   

12.
《油气储运》2005,(11):45-45
重视猪种改良 丹麦种猪是以丹麦德瑞斯、约克夏、汉普夏和杜洛克4个纯种体系为基础,进行交叉繁殖选育的。在种猪育种过程中,90%~95%的母猪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这样使不同种猪之间建立起遗传关系。种公猪的精液最多只能与5%的母猪进行交配,以防止近亲繁殖,保证品种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猪具有较大的繁殖潜力,成年母猪每次发情可排卵20个左右,而实际繁殖力只有10个左右。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则是影响母猪繁殖潜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对于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只有保证种公猪的营养、运动和配种平衡,才能保证其提供优质足量的精液,为配种受胎打下基础。首先应做到满足其营养需要,成年公猪的日粮要求:消化能6600千卡,蛋…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都经过了严格的选种和选育,但是每到夏季,由于受高温和高湿及雷电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猪场公猪精液合格率下降,母猪奶水减少。无乳综合征上升、产活仔数减少,仔猪腹泻上升、存活率下降。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湿热环境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韭菜叶片生长动态和分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韭菜单株年生长叶片31~52个,每年新叶发生高峰在5~7月份,全年发生新叶间隔的天数平均为8.1天,叶龄全年平均为38~41天;叶片生长一年有两次高峰,第1次在5月份,第2次在8月份;叶片生长至最长所需的天数,年平均为17~19天。韭菜全年有两次分蘖高峰,第1次在6~7月份,第2次在10月份,以第1次为主。韭菜叶片数和分蘖数的多少受品种特性、植株生长年限等因素影响。在5~30℃韭菜的新叶发生数、叶片日生长量与温度呈正相关。新叶发生的间隔天数、叶龄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种猪夏季疫病的预防及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夏季炎热干燥,如果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不但会降低种公猪的受精率以及精液质量,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夏季疫病,影响能繁母猪的顺利配种和生产,继而降低乳猪的成活率,极不利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种猪夏季疫病综合防控中采取何种措施是目前亟需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了培养液容积、深度、更替时间对体外培养牛巴贝斯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减液层深度对牛巴贝斯虫的生长繁殖影响明显,理想的液层深度是6.2mm;在保持单位面积上培养液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培养容积大小对培养无影响;隔24h更换上清液,能使牛巴贝斯虫稳定地生长,延长更换增减液的时间能显著地抑制牛巴虫的生长繁殖。试验还在此基础上清液利用较大容积(16.0ml)对1株牛巴贝斯虫进行了长  相似文献   

18.
锌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动物机体多种酶的生理活动,对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以及生殖腺等都有极为重要影响.锌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可以保证公猪的性能力,治疗阳痿.由于在植物性日粮中内含植酸草酸等会妨碍锌的吸收,夏季天气炎热可导致公猪食欲下降,致使锌的摄入量减少.日粮缺锌可使公猪睾丸发育受阻.一般日粮中添加70~80毫克/千克的锌,即可满足猪的生长、繁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通过精心的饲养和护理种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种猪的生产力,增强种猪的抵抗能力,对防止发生繁殖障碍、提高窝产活子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探讨了种公猪和种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种猪易发的主要繁殖性疾病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出口面临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艳丽 《世界农业》2001,(11):20-21
分析·预测2001年1~6月份我国农产品(WTO口径+水产品)进出口呈现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局面,1~6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其中,出口额为756亿美元,同比下降009%;进口额为554亿美元,同比增长88%。农产品贸易顺差202亿美元,同比下降18%。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54%,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从上半年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特点来看,粮、棉、糖等大宗农产品出口普遍下降,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出口形势较好。12001年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