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二棱大麦6个品种之间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大麦抗赤霉病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大麦抗赤霉病是作用相加的很多基因起作用的数量性状遗传,这些基因之间不存在上位性,只存在显隐性关系,抗性强的基因是显性.所计算的广义遗传力为0.60,狭义遗传力为0.45.一部分品种中存在母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5个二棱大麦“抗性强×抗性中”组合的F6集团和4个“二棱抗性弱×六棱抗性”组合的113个F7系统以及50对二棱和六棱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大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受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其广义遗传力为0.60,二棱系统的抗生比六棱系统强,但控制抗性的基因和棱型基因之间连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在二棱大麦中赤霉病抗性很强的Russia6号和六号大麦中抗性很弱的HES4的杂交后代F2代的560个个体中,以随机抽出80个个体所展开的F3-F5系统来分析赤霉病抗性的亲子相关,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推进,系统内标准差逐渐变小,相关系数逐渐提高,到F5抗性分离逐渐稳定,F4个体和由这个个体所展开的F5系统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0,F4个体所在的系统平均值和F5系统的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5个二棱大麦“抗性强×抗性中”组合的F_6集团和4个“二棱抗性弱×六棱抗性中”组合的113个F_7系统以及50对二棱和六棱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大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受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其广义遗传力为0.60;二棱系统的抗性比六棱系统强,但控制抗性的基因和棱型基因之间连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在二棱大麦中赤霉病抗性很强的Russia6号和六棱大麦中抗性很弱的HES4的杂交后代F2代的560个个体中,以随机抽出80个个体所展开的F3—F5系统来分析赤霉病抗性的亲子相关.结果表明,随着世代的推进,系统内标准差逐渐变小,相关系数逐渐提高,到F5抗性分离逐渐稳定,F4个体和由这个个体所展开的F5系统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0,F4个体所在的系统平均值和F5系统的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90,系统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亲代个体和次代系统平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美国的985份品种(品系)进行赤霉病抗性的鉴定,并研究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系)间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10份高抗大麦赤霉病的品系,包括2ND27705、CHEVRON、ID:LA-6、ID:LA-4、ID:LA-7、2ND27732、2ND28086、ID:LA-35、ID:LA-1、2ND29870;棱型、单穗穗粒数与大麦赤霉病抗性呈显著负相关,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抽穗期、株高、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均显著。筛选出高抗和高感赤霉病品系,为其遗传群体的构建及赤霉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切穗鉴定法”分别对大麦1668个品种(二棱大麦435个品种、六棱大麦1233个品种)、413个品种和346个品种进行了大麦抗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二棱大麦的赤霉病抗性比六棱大麦强;来自温带湿润地区(日本、中国、朝鲜等国)的大麦品种比来自干旱地区(土耳其、非洲等地)的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强;用方差分析法估算的大麦赤霉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9和0.52。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来源的大麦品种进行了赤霉病抗性和DON毒素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赤霉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皮大麦的赤霉病抗性也明显好于裸大麦,大麦的抽穗期和株高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不大;地方品种较抗DON毒素积累;赤霉病表型抗性与DON积累抗性既有相关性,又存在显著差异;浙皮2号和余姚红大麦是较好地结合了两类抗性基因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理来源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的抗性遗传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12.
影响小麦赤霉病抗性的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禾谷镰刀菌 (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穗腐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几年 ,国际上许多研究者把赤霉病问题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研究 ,对赤霉病抗性遗传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本研究中 ,我们利用Lophopyrumelongatum染色体附加系为材料研究发现 ,Lophopyrumelongatum的赤霉病抗性在小麦背景中得到充分表达 ,其赤霉病抗性主要归功于 1Ee 染色体的作用 ,同时 3Ee,4Ee,6Ee 染色体可能有作用微弱的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13.
用“切穗鉴定法”分别对大麦1668个品种(二棱大麦435个品种、六棱大麦1233个品种)、413个品种和346个品种进行了大麦抗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二棱大麦的赤霉病抗性比六棱大麦强;来自温带湿润地区(日本、中国、朝鲜等国)的大麦品种比来自干旱地区(土耳其、非洲等地)的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强;用方差分析法估算的大麦赤霉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9和0.52.  相似文献   

14.
两个小麦遗传群体不同年份和地点赤霉病抗性鉴定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两个小麦遗传群体 (“望水白”/“Alondra”和“苏麦 3号”/Alondra)在南京、苏州、建阳、武汉 4个地点连续两年 (1999~ 2 0 0 0年 )的抗赤性鉴定资料分析发现 ,抗、感性稳定品种的抗赤性以及遗传群体内个体抗、感趋势和病小穗率的频率分布均较一致。但无论是同一年份的不同地点间 ,还是同一地点的不同年份间 ,遗传群体内个体抗赤性的相关系数极小。这使小麦抗赤性分子标记的QTL分析受到影响。文章对抗赤性鉴定方法和抗赤性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用于抗赤性分子标记分析的抗赤性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麦品种赤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病是一种重要的流行性麦类作物病害,主要是由玉蜀黍赤霉[Gibberrella zeae (Schw) Petch]引起.大麦在整个生长阶段都可受到侵染,导致苗腐、穗腐、茎基腐、秆腐,以穗腐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6.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赤霉病性遗传稳定性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经组织培养筛选出的小麦体细胞无性系抗赤霉病突变体各世代的抗性平均表现、突变体的配合力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组织培养能诱导抗病突变体,突变体能稳定遗传,利用突变本作亲本,其抗性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从其后代中能选出32% ̄38%的抗性单株,遗传力较高,可作抗原利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品种温州红和尚对赤霉病抗性指标的单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品种温州红和尚抗赤霉病扩展过程的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各由不同的基因所控制,其中3D和7D两个家系在全过程中均有减轻病害的作用,显示出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主基因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抗赤霉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9.
20.
用不同抗性品种进行品种间杂交,杂交后代的单株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特性。田间鉴定结果,小麦品种间杂交中用抗性强的品种作父本或作母本,它们的F2代抗、感单株出现数量一致。对不同抗性品种间杂交后代抗赤性的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抗×感病及中抗病×感病组合的遗传力大于感病×感病组合的遗传力。从不同抗性品种间杂交后代不同抗性单株出现的比例,可以看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不属质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