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2010年-2012年通过对邢台市苹果产区早期落叶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苹果早期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规律,并通过药剂防治试验研究,总结出防治苹果早期斑点落叶病的最佳时期,为防治该病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流行历史较短、为害严重的早期落叶病。主要危害苹果叶片,是主栽品种新红星等元帅系的重要病害。该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导致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斑点落叶病菌容易侵染富士苹果的果实,在果面形成斑点和疮痂状小病斑,特别是套袋果发生较多,明显影响果实外观,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造成腐烂。2009-2012年连续4年,庄浪县果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调查。以富士系、元帅系品种发生最重。2010入夏后,降雨频繁,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上呈大发生趋势;2012年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较重的果园,苹果展叶后就有病斑,6月上旬病斑增多,在秋梢生长期间,如果防治不当,感病后可一直延续到10月,并危害摘袋后的果实,形成针状小红点,降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提出苹果斑点落叶病综合防控技术,为苹果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宁夏农学院学报》2010,(2):F0003-F0003
新品种吴红苹果属实生苗选育(见本刊“苹果新品种吴红的特性研究”一文),易成花,花期晚于富士、金冠,树体连年结果,丰产性强(图1),抗苹果斑点落叶病能力优于金冠等品种。果实中大型,平均单果质量150g左右,果形指数近1;果皮红色鲜艳(图2),  相似文献   

4.
【目的】斑点落叶病是中国苹果产区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发掘具有高抗病性的苹果栽培品种和探寻调控斑点落叶病抗性的关键基因,为苹果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对84份苹果栽培品种进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从病斑面积和病斑面积增长率两方面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苹果栽培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用接种后叶片的病斑面积作为表型性状,以全基因组深度重测序获得的1 243 071个高质量SNP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EMMAX方法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84份苹果栽培品种接种后统计病斑面积发现,不同的苹果栽培品种在对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其中感病和中抗的品种占绝大多数,而高抗和高感的品种占比较少;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最终获得6个SNP位点呈现显著水平P≤0.0000001(-LgP≥7),深入分析将其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包括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FMN连锁氧化还原酶、B-box型锌指蛋白、GATA型转录因子等,并验证了整合素连接蛋白激酶在苹果抗病中的作用。【结论】经过两年数据的综合分析,最终从84个苹果栽培品种里,鉴定到稳定抗性品种7份,稳定易感品种2份。通过全基因组关联性状分析鉴定到与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显著相关的6个SNP位点,关联到7个关键候选基因,并验证了其中一个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以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控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根据试验结果,建议该复配剂适宜的田间有效成分使用量为133.3~200 mg/kg(2000~3000倍),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6.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为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发生比较普遍,是生产中最严重苹果叶部主要病害,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病因,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学研究》2010,31(2):F0003-F0003
新品种吴红苹果属实生苗选育(见本刊“苹果新品种吴红的特性研究”一文),易成花,花期晚于富士、金冠,树体连年结果,丰产性强(图1),抗苹果斑点落叶病能力优于金冠等品种。果实中大型,平均单果质量150g左右,果形指数近1;果皮红色鲜艳(图2),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观察苹果木材超微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了苹果木材在构造上容易发生皱缩的原因,同时观察了苹果木皱缩材组织结构的变化,验证了皱缩机理;分析了温度和含水率对苹果木材基本皱缩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雨季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苹果的病害是影响苹果果品质量及商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苹果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炭疽病、白粉病、烂果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以及根部病害和一些生理病害等。其中,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烂果病、苹果褐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以及部分生理病害在雨季发病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树体的寿命、果品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0.
洛川苹果病害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洛川苹果病害发生规律及其动态监测,对渭北黄土高原果园有害生物生态调控具有指导意义。为此,2002-2010年,在洛川苹果园,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病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苹果腐烂病有逐年加重之态势,而白粉病的发生表现不同程度的减轻,苹果褐斑病相对平稳,斑点落叶病发生程度为多数年份中度-中偏重,黑红斑点病发病较轻,锈病2010年发生面积较常年增加。该地区果园病害不同年度的发生期和危害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只有根据当年监测结果并结合常年发生情况,才能为该区苹果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5,(10):28-29
钙(Ca)是果树生长的必需元素。果树缺钙(Ca)的表现:(1)叶片。叶片较小、幼叶出现褪绿与坏死斑点,严重时枝梢先端嫩叶、叶脉、顶叶和叶茎枯死。(2)花。营养不良、萎缩。(3)根。新根停止生长、粗、短、扭曲、褐变枯死。(4)果。落花落果,产量下降,导致核果流胶病(如桃)的发生,并引发苹果苦痘病、红玉斑点病。  相似文献   

12.
丽江是云南重要的苹果老产区,病虫害连年发生,严重制约苹果产业的发展。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在丽江市的玉龙、古城和宁蒗3个主产区,连续3年系统调查苹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找出了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其规律。调查结果显示:病害种类有2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6种、病毒性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4种。危害较重的有腐烂病、白粉病、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腐烂病在玉龙、古城和宁蒗3个产区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在宁蒗发病最为严重;褐斑病、斑点病和白粉病在3个产区差别不大。从季节动态看:腐烂病发病率相对稳定;白粉病发生高峰出现较早;斑点落叶病与褐斑病有着相近的动态规律。从年度动态来看:发病率基数存在差异,腐烂病、白粉病有逐年加重的发生趋势,褐斑病与斑点落叶病年份间波动较大。苹果害虫有28种,危害相对较重的有苹果棉蚜、苹果黄蚜和红蜘蛛等3种,在不同产区和不同年份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和动态波动。该研究为云南丽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甘肃省7个地区30多个县市果园均有分布,以天水、兰州地区部分发生较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以菌丝在落地叶片,芽鳞等部位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兰州地区分别在7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两次病发生孢子分散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叶龄,降雨量等与该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目的根据《甘肃省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项目》课题组安排,于2011年、2012年两年期间在甘肃省宁县瓦斜乡原沟村实施了苹果斑点落叶病及褐斑病发生规律实验研究,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和研究分析,旨在总结我县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发生规律及相关环境影响因素,为适期防治、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苹果是庆阳市确定的“五个百万亩强农富民工程”之一,近年来庆城县的“赤诚”、西峰区的“庆庆”和“庆发”、正宁县的“金牛”、合水县的“董志塬”牌苹果热销市场,确有“庆阳红富士红遍全世界”之势,但各县苹果主产区果园成龄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苹果树腐烂病和病毒病的危害。再过一二十年后老苹果园将完成使命退出生产,苹果专业户现在必须考虑续建接力果园,以使苹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北方苹果主产区面对腐烂病(一病)和病毒性失绿黄叶病(一毒)危害,果农除投巨资买科研院所严格生产的脱毒组培苗建园外,防治“一病、一毒”危害,并自育无病毒苗续建接力果园,则是庆阳苹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近年来继褐斑病大发生后早期落叶病中又一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咸阳市苹果产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采用定点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对咸阳市2015-2016年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咸阳市苹果病害有25种,虫害33种,主要病虫有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锈病,绣线菊蚜、山楂叶螨、金纹细蛾、桃小食心虫等,其中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绣线菊蚜和山楂叶螨中等发生,白粉病、锈病、金纹细蛾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盐城、淮阴、扬州等地区9个县市及农场近年发生的小麦“酱油秆”病进行了症状、病原菌种类及致病力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镰孢霉(主要为Fusariumnivale(Fr.)Ces.)、交链孢(Alternariaspp.)和麦斑点附球孢(EpicocumtriticiP.Henn.)均可侵染小麦形成“酱油秆”症状,但以雪腐镰孢为主,交链孢次之,麦斑点附球抱作用较小。雪腐镰孢在苗期即可造成叶鞘褐枯,成株期可侵染基部茎秆造成褐腐,而交链抱和麦斑点附球抱主要在成株期造成茎基褐腐,沿海垦区农场多以雪腐镰孢为主要病原菌,其他地区交链孢为主。小麦“酱油秆”暂定名为小麦茎基褐腐病。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2011-2013年甘肃省天水市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发生规律,提出了清除病菌、果实套袋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1、合理轮作换茬 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区,至少应实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