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地处边疆首府的乌鲁木齐悄然兴起了十几家风格各异的茶楼,在盛行已久的众多舞厅、卡拉OK厅、宾馆、饭店中一枝独秀,成为边城人民文化娱乐消费又一新景观。众多的茶楼中,诸如红茶坊、东方茶园、一阳茶房、茶酒文化园等都各具特色。各家茶楼的主人匠心独具,纷纷推出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饮茶及品茶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处僻静、幽雅的休闲场所,填补了乌鲁木齐市乃至我区无茶楼、无高雅文化消费场所又一新空白。提及茶,人们或许并不陌生,因为家家户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位置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冲水泡茶,自古即有,而盛行则在元末明初以后。此前,茶的消费基本上为煮饮。茶叶自东汉末年传人河洛地区’‘’后,逐渐为居民所接受,市场上开始有茶制品的销售,茶的保健、药用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认知。北魏时,虽然鲜卑族的饮食习惯使茶叶消费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南北方交往的频繁,仍有一定数量的茶叶进入生活领域。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呈现出商贸繁荣、文化昌盛的景象,加之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茶叶消费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探讨此间河治地区的茶消费,不但能使我们了解茶叶在该地区的条消费过程,而且有助于认识茶叶在该地区居民生…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想学做茶叶生意,走出一条致富路,但我对茶叶知识了解甚少,请介绍一下识别真假茶叶的有关知识。王南华同志:假茶是利用茶树以外的其他植物芽叶为原料,制成外形类似于干茶的茶叶,或在假茶中掺入真茶,并冒充茶叶销售的。假茶叶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饮用假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消费者应引起注意,以防上当受骗。真假茶无论在外表形态上或内在品质成分上都是有差别的,只要把握住茶叶固有的特征仔细观察分析,假茶是能辨认的。现将鉴别真假茶叶的方法介绍给你,供参考。一、干看干看主要察看干茶色泽和嗅闻干茶…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的茶叶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小泽过去,茶叶消费主要是热饮慢品,加上做茶叶蛋、茶叶枕头等,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茶叶消费出现了一些新方式与新特点。一、茶膳茶膳是将茶作为菜肴和饭...  相似文献   

5.
印度三大名茶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消费、出口国。现有22个邦生产茶叶,共有14000个茶叶种植场,茶园总面积40万ha,1991年茶叶产量达74万t。生产的茶叶99%以上是红茶,绿茶产量不到1%。最著名有大吉岭茶、阿萨姆茶、Niliri茶。1....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饮茶实践的我国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艺、茶礼、茶俗、茶德和茶道。茶是属山茶科植物,叶含咖啡碱、茶碱、鞣酸、挥发油等,有兴奋大脑和心脏,提神益思,驱除睡魔,消除疲劳之功效,除充作饮料外,并为制茶碱、咖啡碱的原料,更有药用价值。用水沏茶叶而成为茶水、茶汤;茶与点心的合称为早茶、晚茶;旧时订婚聘礼代称为茶礼、受茶;以颜色而论有茶色、茶褐之称;以栽培茶树、采摘茶叶和粗制毛茶为主业或副业的农民又谓茶户、茶农;元代经营茶叶买卖的商人也称谓茶户;旧时茶商在茶楼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取代了饼茶,揉捻工艺也就取代了研茶工艺.碾茶是唐宋时期茶叶煎煮饮用之前的必要程序,通过碾磨、筛分,然后煎煮或者烹点,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饮茶和茶叶一起饮用.随着冲泡饮用茶叶方法的出现,碾茶的过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调查法,以昆明市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和普洱茶经销店为调查对象,对普洱茶消费市场情况、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个人对普洱茶的认知情况、饮茶目的及购买普洱茶考虑的因素等。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消费普洱茶受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的影响显著,获得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主要通过亲朋好友。同时,普洱茶消费以普洱饼茶为主,过度重视品牌,缺乏对普洱茶的品质鉴别以及保健作用的相关知识。该调查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普洱茶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广普洱茶的相关知识,提升茶叶品质,从而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废茶工艺品     
中国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所谓的废茶,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标准被淘汰的茶叶。如今,有人就在废茶叶上打起了主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0.
2014 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茶叶产量呈现地区协同增长趋势,主要气候变化引发的地区集体茶叶产量变化明显。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绿茶出口大国,在全球茶生产、茶贸易、茶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有众多优良的茶叶品种,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2013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达44.24万hm2、居全国第13位,产量达6.97万t、居全国第9位,平均每公顷产茶1.58 t、居全国第1位。2013年,广东茶叶总产值达2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3亿元,增幅达14.19%,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章凯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134-139
茶产业是安徽省政府确定的衣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全省共有58个县(区)产茶。目前,安徽拥有初精制茶厂7000多个,各类茶叶机械11.1万台套,茶叶交易市场700多个,茶叶合作组织200多家,改变了过去农村制茶手工状况,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制茶。介绍了安徽省茶机企业现状,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了茶叶加工过程对茶叶中铅、铜含量影响,并分析了茶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茶叶加工设备急需更新改造;茶园机械化管理、茶叶深加工技术发展缓慢;茶叶机械技术标准制、修定工作滞后;茶叶机械向加工清洁化、装备配套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茶史和茶马古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茶叶出产区与茶叶消费区之间的联系如何建立起来。关于茶叶贸易与茶叶消费的很多历史研究已经涉及这一问题,但较少论及作为茶叶生产者的当地人对茶叶消费者等他人的态度。本文讨论了云南景迈山布朗族和傣族的两种茶祖故事,它们都说本民族/族群的祖先是茶文化的发明者,本民族/族群种茶的历史大约有2000年,但没有讲述与对方民族/族群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茶祖故事是最近才产生的,它们之间不仅互相矛盾,而且与其他地方及族群的茶祖故事也不一致,很多内容与已知的历史不符。这些现象显示了这两种茶祖故事是在“以言行事”,通过宣称本民族是茶文化的发明者,来吹捧本地、本民族所产的茶叶。这一行为中隐含了“发明者即最佳者”的观念,凸显了这两个民族/族群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乌龙茶名考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乌龙茶是世界闻名的茶叶,是世界三大茶类之一。欲谈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 (一)从北苑茶谈起唐末以后,福建茶叶生产的发展比较突出,特别北苑茶形成为宋代最大宗的贡品后,名振国内,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扩展。因此历史上专门谈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也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正>经福建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一批重2.9t的福建茶叶近日出口台湾地区,实现闽茶首次输台。台湾茶源自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现有诸多名茶,如阿里山红茶、冻顶乌龙、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据了解,台湾也是茶叶消费地区,茶叶年进口量达3万多t,约占其茶叶市场的7成,多来自越南、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家地区。此前,由于台湾地区对当地茶叶的保护,大陆茶叶少有输台。该批输台茶叶为白茶,产自闽东宁德地区,因台湾地区没有种植该茶种,商家故希望"试水"台湾市场。  相似文献   

15.
佘志芬 《农业考古》2000,(4):135-136
随着国运昌盛,在我国饮茶史上曾经几度兴衰的茶馆业,现在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市里的各类新潮茶馆、茶楼如雨后春笋般随处可见。在我们常州城里,中高档茶馆、茶楼竞多达几十家。这些茶楼装潢别致、环境舒适,茶类品种繁多,服务也比较周到,这些茶楼的开设,不仅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也为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的都市人营造了休闲、交友、商务活动的好去处,可以使人们在幽雅的环境、轻松的气氛中获得放松自我、交流感情的愉悦享受。但是,随着茶馆业的堀起,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本人所开设的常州溢壶茶宴楼虽然规模…  相似文献   

16.
余悦 《农业考古》2002,(4):11-14
中国是茶的故乡 ,也是茶艺的故乡。 2 0 0 1年 1 2月 ,《茶的世界》发行人崔锡焕先生来南昌市与我恳谈 ,希望了解中国茶艺的发展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展望。这一话题 ,也是韩国和海外许多爱茶人迫切希望了解的。故借这次中韩茶文化交流会的机会 ,特撰此专文。中华民族发现和利用茶叶 ,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茶艺的滥觞 ,起码也有两千多年的岁月。西汉辞赋家王褒在《僮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之句 ,透露出当时家僮必须承担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的杂役 ,并且已有专门的饮茶器具。东晋杜育作的《赋》 ,描写了煮茶用…  相似文献   

17.
茶叶旅游是出于对茶叶历史、传统和消费的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由于茶树的自然习性及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产好茶的地方往往就是风景名胜区,茶叶的生产、销售、消费、文化与传统及茶园周边优异的自然环境为开发茶叶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茶叶旅游可以促进茶叶消费,同潜在客户建立关系,扩大产品知名度,使收入多样化,因此,开发茶叶旅游日益受到茶业界的关注。本文结合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的建设,初步探索龙州茶区茶叶旅游的发展潜力,为开展小规模茶叶旅游项目提供建议,并希望能为其他地区的茶叶旅游提供新思路。1茶叶旅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以茶叶消费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把日照绿茶品牌形象划分为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3个维度,同时引入了感知价值变量,构建了品牌形象、感知价值、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此外,本文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企形象、茶叶产品形象、消费者形象对感知价值及消费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感知价值在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中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第25回里,王熙凤当众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为何吃了人家的茶,就得给人家当媳妇?原来,自唐代“茶圣”陆羽撰著《茶经》后,茶在我国人们生活中摆上了重要地位,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习称茶叶叫“茶米”,意寓茶叶比大米更重要,故冠在“米”之前。台湾同胞中,相当大部分是古代闽南、粤东的移民后裔,台湾同胞秉承闽南、粤东的饮茶风习。至今,台湾民问饮茶之风不但盛行而且十分讲究,男婚女嫁也以茶为礼。适婚闺秀接受男方聘礼叫做“下茶礼”或“茶定”。据载,早在明朝,就已有了这…  相似文献   

20.
《今日农村》2002,(11):27-27
近年在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已开始出现特种茶消费热。我国香港、澳门茶叶消费的70%已是特种茶,日本进口乌龙茶也持续增长,从1965年至2001年已增长了454倍,目前,乌龙茶已占其茶叶消费总量的18%,日本专家甚至认为21世纪可能成为乌龙茶世纪。特种茶正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新兴的消费茶类,我国特种茶发展前景广阔。回顾20世纪最后50年世界茶叶产销情况,专家们认为,世界茶类生产和消费结构虽然仍以红茶为主导,但其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绿茶和特种茶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乌龙茶,已成为特种茶中增长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