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10%TrebonFL、5%TrebonWP和4%TrebonOL施于水稻田,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它们在稻田中的残留降解行为。结果表明:(1)3种剂型的醚菊酯施于稻田后,醚菊酯在稻田中的降解符合方程式:Ct=Coe-kt;(2)醚菊酯在稻田中的残留分布规律为:稻株>稻田土壤>稻田水;它在稻株中的分布为:稻草>谷壳>糙米,表现出明显的接触性残留;(3)稻田中选择施用4%TrebonOL最为理想,不仅可以延长醚菊酯在稻田中的残留时间,保持稻田中醚菊酯有较高的残留水平,提高其防治效果,而且还可明显降低醚菊酯在糙米中的残留量,确保人们食用稻米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毛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痕量五氯硝基苯。样品用丙酮—石油醚(1:4V/V)萃取,硫酸净化,K—D浓缩后用25×φ0.2mm的SE—52毛管柱GC测定,ECD检出限为4.7×10~(-13)g(PCNB)。该法用于分析0.010~0.40ppm五氯硝基苯的人参样品,方法回收率为84~103%;标准差为2.8×10~(-3)~3.7×10~(-2);变异系数为4.8~10.3%。  相似文献   

3.
从长期使用五氯硝基苯(PCNB)的栽参土壤中筛选对PCNB具有降解效能的菌株(S1、S2、S3),研究其对PCNB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适合各菌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合S1和适合S2、S3菌株生长的pH范围分别为5.5~7.5和6.5~8.5.在此pH和温度范围内,各菌株对PCNB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在最佳生长条件下,菌株达到最大生长量和最高降解率,在PCNB初始浓度为25.0 mg/L时,经过数天的培养,对PCNB降解率最高可达89.7%.与对照相比,土著微生物和接种微生物均能加速PCNB的降解.对泥浆相修复和纯培养基条件下的PCNB降解反应的回归方程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种条件下,PCNB生物降解速率差异显著性达到α=0.01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质同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MSPD-GC)技术,建立了人参中五氯硝基苯(PcNB)及其代谢物五氯苯胺(PCA)和甲基五氯苯基硫醚(PCTA)残留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将人参样品与弗罗硅土(m/m,1:2)充分研磨5min后装入10mL玻璃注射器内,通过正己烷:丙酮(V/V,5:5)混合溶液洗脱实现了人参中五氯硝基苯及其代谢物的同时提取和净化.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测定人参中五氯硝基苯、五氯苯胺及甲基五氯苯基硫醚,回收率为89.41%~104.42%,相对标准偏差为3.73%~7.43%,五氯硝基苯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检出限均小于2μg·kg-1.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研究员的研究团队自201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β——受体激动剂(俗称"瘦肉精",为一类物质)在肉牛体内代谢残留规律的研究,目前已完成盐酸克洛特罗在肉牛体内代谢残留规律研究和莱克多巴胺肉牛药代动力学、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并有了两个突破性的发现。(1)研究结构表明,停药早期盐酸克伦特罗在尿液和血液中的残留呈下降趋势,而毛发中的残留却  相似文献   

6.
从多年施用五氯硝基苯(PCNB)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菌,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属,命名为PB-02,并对其降解PCNB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8℃振荡培养条件下,PCNB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0.129t,相关系数R2为0.931,降解半衰期T1/2为5.3 d.在pH 6~8范围内,PB-02对PCNB具有良好的降解效能,降解率>85%.金属离子对菌株的生长量和降解效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甘氧酸、色氨酸、维生素B2和丙氨酸促进PB-02对PCNB的降解效能,维生素C和谷氨酸的作用不明显.PCNB降解程度与细菌数量增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五氯硝基苯对蔬菜大棚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五氯硝基苯(PCNB)对蔬菜大棚土壤转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CNB对4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高浓度PCNB对转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强,低浓度时,转化酶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2个阶段;脲酶活性在PCNB的作用下,出现"抑制-激活-恢复"的变化过程;PCNB对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将转化酶作为PCNB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硝酸铵在旱地土壤中后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玉米、高梁~(15)N示踪微区试验,对硝酸铵在白浆土、草甸黑土、淡黑钙土上施用的后效与残留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铵在三类土壤上施用,当年的残留氮平均占施入氮量的15~30%,施后第2、3年分别为12~22%,8~10%。在各类土壤中的残留量,三年结果都是白浆土>淡黑钙土>草甸黑土。残留氮集中分布在0~40cm的土层中,其量占残留氮量的84~93%,只有7~16%分布于40cm以下的土层中。硝酸铵施后三年总利用率平均为61.21%,硝酸铵施后第2、3年的总利用率为2.12%。硝酸铵有明显后效。  相似文献   

9.
以2年生人参为试验材料,研究海藻酸(FF-1)、海藻素(FF-2)、天达2116药材专用(FF-3)、志信高镁(FF-4)、磷酸二氢钾(FF-5)、海藻(FF-6)等6种叶面肥对单体人参皂苷以及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叶面肥处理对人参皂苷和农药残留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天达2116药材专用(FF-3)叶面肥处理对人参Re、Rb1、Rc、Rb2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FF-3号叶面肥对人参皂苷积累效果最佳,其次为海藻叶面肥(FF-6);FF-2、FF-3、FF-4、FF-5、FF-6处理组均有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其降农药残留作用强弱依次为FF-4FF-3FF-5FF-6FF-2。可见叶面肥具有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人参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人参和西洋参根、茎、叶中齐墩果酸型皂苷种类及人参皂苷Ro含量的差异,观察齐墩果酸型皂苷的分布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齐墩果酸型皂苷进行鉴定及Ro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2.5mmol/L乙酸铵(w/v)及0.05‰氨水(v/v)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 L/min;检测波长:203nm。共鉴定了6种齐墩果酸型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o(1)、竹节参皂苷Iva(2)、姜状三七皂苷R1(3)、Stipulenaoside R2(4)、Armatoside(5)和Elatoside K(6)。人参根、茎和叶中均含有化合物1、2和3;西洋参茎中含有化合物1、3和4,叶中含有化合物1和4,根中含有上述6种化合物。对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Ro进行分析发现,根部为人参皂苷Ro的主要积累部位,且西洋参根部含量(0.576%)高于人参根部(0.214%);两者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o含量差异较一致,皆为根茎叶。人参和西洋参不同部位齐墩果酸型皂苷的种类存在差异,人参皂苷Ro在二者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根部为齐墩果酸型皂苷的主要积累部位。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土壤有机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联机检测土壤中有机氯残留及人参中有机氯的富集量,探讨多功能微生物制剂对农田栽参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制剂后,土壤中有机氯降解作用明显,其残留量与施加鹿粪和对照处理含量达极显著差异,尤其以微生物制剂激活后施入方式最佳。当五氯硝基苯加入量为5g/m2、10g/m2及15g/m2时,经过降解后土壤中含量分别减少为0.023μg/g、0.114μg/g和0.135μg/g;相对应处理的人参中含量也为最低,分别为0.038μg/g、0.311μg/g和0.371μg/g,且人参中检测到了土壤中未检出的六六六的4个同分异构体;施用微生物制剂后有机氯的富集系数也较对照低。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是适宜农田栽参土壤改良的有效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应用绿粘帚孢霉(Gliocladium virens)的发酵制剂、菌粉和分生孢子及其与低量PCNB联合防治由Rhizoctcnia solani引起的杉苗立枯病,结果表明各种制剂与低量PCNB的联合防治效果都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其中发酵制剂与PCNB的联合防治效果最好。在土壤中发酵制剂增殖的水平最高,菌粉次之,分生孢子则不明显。低量PCN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制剂增殖的水平。同时,R.solani的群体受到生物制剂的抑制,低于对照的群体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3种生长模式人参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影响人参皂苷积累的主要养分因子,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和超声提取-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人参中9种单体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人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为野山参>林下参>园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系数为85.6%,属中等变异,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异系数大于1009,为强变异,结合国家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人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国家5级水平,速效磷为国家2级水平,有效钾含量为641.4 mg/kg,远大于国家1级水平(200mg/kg);野山参和林下参中9种单体皂苷中以单体皂苷Rb1、Rc、Rb2、Rd和Rg1含量较高,5种单体皂苷显著高于园参(P<0.05),林下参中单体皂苷含量以15 a生含量最高,其中Rb1、Rc、Rb2、Rd和Rg1分别为20.207、22.865、12.435、17.201和7.770 mg/g,为制定林下参适宜采收参龄提供参考;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直接影响人参皂苷的积累.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以野山参和林下参土壤为参考,科学施加氮、磷肥有助于提高园参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表明:利用耐 PCNB(五氯硝基苯)的 Trichodcrmaharzianum(哈瑞木霉)的野生菌株 F060,以玉米粉#石硫酸铵液为载体,与低量 PCNB 联合施入土壤中,能提高防治 Rhizoctonia solani(Rg)引起的杉苗立枯病的效果;而 F060在灭菌士中的群体数量呈现出10~7-10~9-10~5数量级的变化,Rg 的残存一般随时间逐渐下降,RCNB 表现出对 F060增殖和 Rg 残存降低有协同作用;F060群体数量与 Rg 残存及立枯病发生无线性相关,Rg 残存与幼苗生长状况呈负线性相关;F060对一年生杉苗的地径有促生作用,对苗高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野山参根区土壤的主要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对野山参根区和对照土壤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野山参根区土壤不同层次容重表层最低0.68.0.77g/cm3,根层次之0.73~0.83g/cm3,底层较大,其值最小为0.99g,cm3;根层土壤含水量最高是39.17%,其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恰好相反;根层土壤pH在4.74~6.36,,有机质在92.544—528.58g/kg,全氮含量在5.23~16.84g/kg,碱解氮含量42.20.141.19mg/kg,全磷含量0.15~0.21g,kg,速效磷含量20.96—55.44mg/kg,土壤全钾3.22—10.30g/kg,有效钾272.62。970.26mg/kg。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发现,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与有机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钾和pH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与全氮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钾与全磷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山参根区土壤丰富的养分组成和合理的配比,为山参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五氯硝基苯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多年施用五氯硝基苯的栽参地土壤中分离出8株可降解五氯硝基苯的菌株,并对其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细菌B1、B2、真菌R、放线菌S1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分别为73.6%、81.0%、73.4%、72.0%。将这4株优势菌株制成复合菌剂,对复合菌剂中各组成菌种的生长情况及其对五氯硝基苯代谢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剂A、B、C、D、F、G对五氯硝基苯的代谢能力强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连作花生的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用生石灰、多菌灵、五氯硝基苯、敌克松4种消毒剂,对连作花生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空白为对照,研究了土壤消毒剂对花生的成苗率、生长期内叶部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消毒剂可以提高连作花生的成苗率,降低花生生长期内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率,可建立较为理想的经济产量结构,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以五氯硝基苯的增产幅度最大,生石灰次之。  相似文献   

18.
林下护育山参发展过程中,山参红皮现象是影响护育山参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利用ICP法对15年生护育健康山参、红皮山参的根区土壤及对照土壤的表层和根层中的25种无机元素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均含有所测试的25种无机元素,但量上差异较大,以Al、Fe、Mg含量较高,Mn、Ti、Ba的含量次之;健康山参土壤与对照相比,根层土壤的多数无机元素含量比对照含量有减少,红皮人参表层土壤中的Al、Ba、Be、Cu、Li、Mg、Mn、Sb、Sr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表层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红皮人参根层土壤中的Ba、Be、Fe、Ni、Mn、Sr、Ti、V等元素与对照和健康人参根层土壤相比差异达屁著水平,其中病根土壤中Fe的含量显著低于健参土壤,Mn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参土壤。  相似文献   

19.
人参忌连作研究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人参存在连作障碍,栽过一次人参的土壤要30年后才能再栽参,否则会导致人参腐烂,这已成为参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已有的研究认为人参连作障碍是由于栽参土壤理化性质变劣、病原微生物累积所致,但改良土壤和彻底灭菌并不能解决人参连作障碍问题.作者从化感物质角度开展了人参连作障碍研究,提出了化感物质-土壤劣变-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连作障碍主要原因的新观点,对人参连作障碍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Fe2+胁迫下西洋参对Fe、Mn、Cu和Zn的吸收和分配状况,以土壤为基质外施FeSO4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Fe2+胁迫下,西洋参中Fe、Mn、Cu和Zn的吸收量受到影响,其中整株中Fe、Mn和Zn的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e2处理时最高,分别为653.031,271.716,175.606 mg·kg-1,Cu的积累量逐渐增高,Fe4处理积累量最大为33.412 mg·kg-1;Fe2+胁迫下打破了西洋参中4种元素固有平衡,各元素的地上部/根部比与在整株中积累相一致,其中Fe在根中积累量大于地上部,Mn、Cu和Zn的地上部积累量大于根部;Fe2+胁迫下土壤中Fe浓度与西洋参中Fe、Mn、Cu和Zn形成了较好的二次方程拟合,其中拟合曲线变化趋势与西洋参对各元素的积累一致。Fe2+胁迫打破了西洋参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固有平衡,导致代谢紊乱,最终影响西洋参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