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学军 《齐鲁渔业》2003,20(1):33-34
淡水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产量、商品率及效益都较低。我们经多年的试验探索,已摸索出一整套池塘立体养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及规格(亩产达90.120 kg,体长达5.5 cm)。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 池塘条件 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殖青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1hm~2,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维持在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20cm,排水口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75kg化水全池泼洒。清塘后向池塘注水50—70cm,注水时要经过40目筛绢网过滤,严防野杂鱼虾进入池中,放养前7天左右每亩施有机  相似文献   

3.
池塘青虾立体养殖是在池塘双季青虾养殖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各项技术措施并增设池中网片,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及空间,降低浅水区域相对密度,从而提高养殖产量。通过春秋双季养殖,实现亩产青虾100公斤,鱼种10公斤。一、池塘条件1-面积:成虾池5~10亩为好,虾苗培育池5~8亩,要求长方形,长宽比1∶2-5,塘埂宽度3~5米。2-土质:以壤土为好,有利塘埂的坚固、水质的肥沃,池塘不漏水。3-水深:水深在1-5米,不宜过深,有利水草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青虾的栖息吃食生长。4-水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  相似文献   

4.
薛志勇 《齐鲁渔业》2002,19(6):29-30
池塘养殖青虾主要包括以下3种模式:一是池塘主养青虾,适量混养夏花鱼种,可亩产青虾75kg,亩效益在2 000元左右;二是成鱼池混养青虾,  相似文献   

5.
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1 999年 ,杭州地区推广实施了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技术 ,推广面积达 1 71 .5hm2 ,平均产量 1 94.4kg/1 0 0 0 m2 ,商品虾规格约 40 0尾 /kg,平均净收益 5 75 5 .0 4元 /1 0 0 0 m2 ,投入产出比 1∶ 2 .5 8,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根据青虾的生物学特性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一 )虾塘条件1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 ,进排水方便 ,水质清新无污染 ,符合渔业用水标准。2 .虾塘面积  一般在 1 333~ 6 6 6 7m2 ,最好 2 0 0 0~ 3333m2 ,面积过大不易管理。3.虾塘坡度  因青虾喜栖息在浅水地带 …  相似文献   

6.
一、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能够促进青虾快速生长,延迟抱卵,水质总的要求是“肥、活、嫩、爽”。幼虾放养时,虾池的水深以O.8米为宜,过7—10天后开始逐步加深,高温季节水深保持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朱宝东 《科学养鱼》1999,(10):21-22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又称河虾,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的长臂虾科。青虾是名特水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行情好,且养殖技术简单,是深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利用颗粒饲料饲养青...  相似文献   

8.
1.虾池选择 养虾池塘宜选择在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动植物饵料丰富的地方,面积1亩以上,并有较大的浅水滩脚,池底淤泥5厘米左右,水生植物面积不超过1/3。水深1~1.5米,池埂不漏水,池水不串通。虾苗下塘前,必须清塘消毒,亩用75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清除敌害。  相似文献   

9.
池塘青虾养殖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宣州区青虾养殖基地20hm^2标准池塘,捕捞青虾54t,产值324万元。青虾个体大、光泽好,具有皮薄肉嫩、味道鲜美的特点,笔者对基地青虾高产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 )5 3 稻田养虾稻田养虾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它是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 ,调整养殖品种 ,利用稻、虾共生关系 ,既增粮 ,又产虾。 667m2 增稻谷 5%左右 ,产虾 15— 30kg ,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5 3 1 田间工程建设5 3 1 1 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 ,无污染、土质好、保水力强、不易受洪涝影响的田块。5 3 1 2 开挖虾沟、虾池。在田块开挖好虾沟、虾池、视田块大小 ,在田块中间适当开挖虾沟 ,与田块四周的沟串通 ,呈“田”、“十”、“井”字型。四周的虾沟宽 1 5m左右、深 0 8m ;田块中间沟…  相似文献   

11.
黄家庆 《科学养鱼》2001,(11):30-31
90年代初,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始进行“淡水青虾的繁殖技术研究”,1993年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自此拉开了浙江省青虾养殖的序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史。纵观全省整个青虾养殖史,90年代前多为混养,单产水平低下;进入90年代后步入精养阶段,1994~1995年期间,杭州余杭东塘镇水产村养殖户陆有林摸索出了青虾的立体养殖技术,1995年连片62亩青虾养殖平均亩产100公斤,之后,该户的青虾养殖面积扩展到100余亩,平均亩产达到了150公斤左右。以后,该项技术在杭州、嘉兴、湖州等青虾的主产区不…  相似文献   

12.
青虾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边坡较缓、淤泥较浅的2个池塘(共计3.3亩),通过人工设置水花生和网片附着物、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保持中度肥水等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措施,进行青虾养殖试验,结果亩产量 115.5 kg,亩利税 1709元,投入产出比 1:2.88。指出池水透明度应保持 30~40cm。  相似文献   

13.
双季青虾养殖是根据青虾生长规律,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一年养殖两茬青虾,前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40千克左右,后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50千克以上,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双季青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要求一般选用面积5~12亩,水深1.0~1.2米,砂土或壤土均可,坡比1∶(2~3),池塘不渗水,池底淤泥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进排水系统配套,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片。2.水源要求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6.5~8.0,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即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3.鱼池改造…  相似文献   

14.
15.
16.
孙亚伟 《内陆水产》2004,29(8):13-14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主要分布在我国和日本,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能很好地生长和繁殖,青虾是经济价值较高又普遍受市场欢迎的名特优水产品,不仅肉味鲜美无腥无刺,而且营养丰富。青虾的养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多以粗放粗养为主.产量低、效益差,2003年我们在平项山市新华区西治渔场进了池塘主养青虾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虾类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然增殖状态。1989年起,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展池塘青虾养殖技术的研究,经10年的研究、开发应用已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池塘青虾实用养殖技术,推广面积已达4000hm2以上,青虾也已成为浙江省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养殖品种之一,而且仍在继续扩大发展。为了让有关水产部门便于推广应用及养殖户少走弯路,笔者依据浙北地区养虾经验总结了其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池塘条件1.1水源水质水源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养虾池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不受农…  相似文献   

18.
赵春民 《河北渔业》2001,(2):18-18,25
<正> 青虾又称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容易养殖,成本低、效益高,但北方养殖单产低,效益不理想,笔者在几年的青虾养殖实践中,取得了每667m~2产量达100kg左右、纯利2000元左右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池塘的选择 池塘的面积以0.2~0.67hm~2为宜,以新池为好,如果是老的池塘,应把底泥尽量清干  相似文献   

19.
青虾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革利 《水产科学》2004,23(7):33-33
青虾广泛分布于日本、东南亚和我国南北各地的淡水江河湖泊中,也常出现于低盐度的河口或淡水水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经济价值较高。笔者于2003年5-9月在盘锦市大洼县王家农场西丰分场0.3hm^2的池塘,做青虾养殖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淡水青虾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有两个不同于一般鱼类的生态特征,一是青虾不耐低氧,窒息点为1.1毫克/升,比四大家鱼高得多,养鱼池中青虾先于鱼浮头便是这个原因;二是青虾游泳能力不强,逃避敌害能力十分弱,且青虾属底栖动物。人工养殖青虾时,从虾池建造到饲养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两个特点,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1.虾池条件1.1水源与水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毫克/升,pH7.0~7.5。1.2面积与水深适宜面积l~10亩,3~5亩为佳,可灌深度1.2~1.5米。1.3底质与坡比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底质硬结,淤泥层不超过10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