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人参锈腐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锈腐病是人参最重要的一种根病害。国内外人参产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再侵染和潜伏侵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病加重。有关病菌生物学特性和侵染规律有过一些研究和报道,但病害后期表现症状及病菌的再侵染和潜伏侵染现象等,均未见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水稻品种和试验菌株感病品种:特籼13;利富平抗性基腐病菌株:REch7。 1.2 种子萌发与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3.
皂苷被认为是植物抵抗病原真菌侵袭的防御物质,具有抗真菌活性.许多成功侵染植物的真菌通过产生皂苷解毒酶水解皂苷糖链上的糖残基,解除皂苷的毒性.本文研究了人参锈腐病菌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非人参病原菌构巢曲霉菌Aspergillus nidulans降解人参皂苷的能力.结果显示,毁灭柱孢菌能够产生胞外糖苷酶,水解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的C-3位和C-20位末端单糖,产生四种主要产物:绞股蓝皂苷XVII(G-XVII)、C-O、Mb和人参皂苷F2,而构巢曲霉菌只能将人参皂苷Rb1降解为Rd,不能降解其它的人参皂苷.这些结果说明,人参皂苷降解酶在毁灭柱孢菌的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参锈腐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容霖 《植物保护》1990,16(2):40-41
  相似文献   

5.
红花锈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病为害特征为叶片干枯,植株早衰,含油量下降,地下茎感染,使许多病株在营养期萎蔫死亡。初侵染源——冬孢子粘附于种子表面和冠毛上;散落田间时也能侵染。冬孢子人工接种下侵染真叶,但田间自然条件下不起作用。新鲜冬孢子有少量萌发,隔年冬孢子萌发率明显提高。冬孢子萌发温度极限为10至33℃,适温18至28℃,最适温度为25℃。冬孢子水滴上萌发率低,红花幼苗榨出液具激发作用;而夏孢孢子水滴上萌发远高于榨出液。冬孢子干藏可存活两年.夏孢子残存期可延续166天以上。共鉴定87份红花种质抗病性,差异很显著,但无一表现免疫。  相似文献   

6.
利用土壤拮抗性微生物防治人参锈腐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人参根围土壤中分离到250多株土壤微生物。通过土壤微生物-人参锈腐菌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7个菌株。室内参根生测表明,施用拮抗菌Bc009、Bc011、Bc022,24小时后再接种人参锈腐菌,比施用拮抗菌后马上接种人参锈腐菌的防治效果好,达62.4% ~80.0% 。田间小区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3个芽孢杆菌菌株处理参根防效明显高于化学药剂,其防治效果达到64.7% ~73.9% 。  相似文献   

7.
8.
川麦冬炭疽病菌的潜伏侵染和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12月至翌年3月,定期从田间麦冬采集有炭疽病症状和无炭疽病症的叶片,进行洗涤收集炭疽菌分生孢子,测定其存活力,并分离测定样本中是否有炭疽菌存在。结果表明,田间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具有一定存活力,病叶病斑中的越冬病菌菌丝仍具有生活力;无症状样本中能分离到炭疽病菌。这表明川麦冬炭疽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能以田间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和病组织中的菌丝越冬,作为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9.
人参锈腐病是人参的主要病害,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对人参质量安全保证和人参的可持续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离体对峙拮抗筛选试验,从种植人参土壤和其他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07株木霉菌中筛选出了5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应用这些筛选到的菌株的厚垣孢子处理人参苗床,人参的出苗率不受影响。播种后1年,5株木霉处理病情指数都在10以下,对照达到40.69,差异极显著,5株木霉防治效果都在75%以上,木霉菌株间防效差异不显著。播种后2年,5株木霉处理病情指数在13左右,对照达到46.84,差异极显著,5株木霉防治效果在67%以上,木霉菌株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玉米抵御鞘腐病菌侵染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深入探讨玉米抗鞘腐病的机制,以高抗品种浚单20、9058及中抗品种郑单958、郑58为材料,测定了接种层出镰孢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基因PR-1、PR-2a、LOX、MPI和GAPc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接种后不同抗性材料叶鞘部位的防御酶活性均上升,多数在6h达到峰值,且高抗材料酶活性增幅较大;供试材料的木质素含量均上升,且高抗材料的含量高于中抗材料;PR-1、MPI、GAPc和PR-2a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LOX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不明显.研究表明玉米对鞘腐病的抗性与防御酶活性、木质素含量及其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根腐镰刀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991-1994年对山东省11县市的小麦根腐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鉴定出6种镰刀菌,有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Smith Sacc)、禾谷镰刀苏(F graminearum Schw)、尖孢镰刀苏(F oxysporum Schl)、串珠镰刀苏(F moniliforme Sheld)茄病镰刀苏(F solani(Mart) Sacc)及木贼镰刀菌(F eq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是我国人参重要的生产基地,人参根部病害直接影响人参的产量和商品价值。从1985年以来,开展了人参病害调查研究工作。作者在抚松、浑江、辉南和桦甸地区的人参上发现一种与已记载人参根病症状不同的病害,该病害造成人参根呈褐色软腐,田间主要为害5—6年生的参根,一般发病率为3%~5%,严重田块发病率可达10%以上。为此,对这个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病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分离自吉林省主要参场的软腐病参根和厌气诱发产生软腐症状的参根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电镜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等。结果表明,造成吉林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种类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Dye)、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黑胫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atroseptica Dye)和石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aryophylli(Burkholder) Starr & Burkholder]。  相似文献   

14.
人参褐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棉籽携带棉铃疫菌及该菌的致死温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用显微镜镜检患有疫病的棉铃种籽,能检查到棉铃疫菌的游动孢子囊或卵孢子;重病棉铃种籽所带的卵孢子比轻病棉铃种籽多。疫病占整铃面积1/4以上时,其中的种籽可分离到疫菌;疫病在铃面的面积较小时,在其种籽上未分离到疫菌。将疫病棉铃中的自然带病种籽、健铃种籽与疫菌混合,或土中接种疫菌后播种,都能在铃期表现烂铃,烂铃数比播种健铃种籽多;但8月少雨时,种籽带菌对铃期烂铃影响不明显。疫菌在55℃5分钟即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三七根腐病病原及复合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从三七根腐病不同发病期根部分离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和小杆线虫Rhabditis elegans。活体接种假单胞杆菌的致病性最强,腐皮镰孢和细链格孢的致病性弱,小杆线虫无致病性。假单胞杆菌、腐皮镰孢和细链格孢混合接种的发病率都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尤以3种菌混合接种的发病率最高,含细菌的组合发病率高于不含细菌的发病率,说明细菌在侵染中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1960—1961年的研究,苹果干腐病在辽宁省,每年从5月中旬到10月均能发生为害,6月分为发生发展的第一次高峯;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二次高峯。苹果干腐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干旱与积水均能诱发病害的发生,而干旱的影响最大。地势与发病亦有影响,低洼地发病较重。树势强弱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栽培管理条件好,树势旺壮者,病势一般较轻。喷药保护树干有一定作用,彻底刮治病斑,再涂抹石灰硫磺合剂,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枸杞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宁夏枸杞根腐病普遍发生。作者对其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有4种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腐皮镰刀菌[F.solani(Mart,)Sacc]、同色镰刀菌(F.concolor Reinking)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on)。其中尖孢镰刀菌致病力最强。对上述病原的生长温度、pH值作了室内测定。此病病原菌能随病株、病残体和病果种子越冬。枸杞不同品种对此病抗性有明显差异。田间积水和根部损伤利于发病。45%代森铵药液灌根对此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培土垄作和中耕时不伤根的防治效果达7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