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由不同用量的苄禾草克可湿性粉剂对稻田杂草的防效及与大面积推广品种丁苄对其防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苄禾草克对稻田杂草的防效较好,其最适剂量为150~200g对水稻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苄黄隆(通用名bensulfuron-methyl)化学名称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由于其除草活性高、杀草谱广、选择性强、对环境安全,被誉为稻田超高效除草剂之一。我国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研制的苄黄隆,被化工部列入“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经过三年的田间试验及扩大试范,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于1990年获准登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郯城稻区应用25%乙苄甲WP、37.5%丁苄WP和24%果尔EC与细砂混合撒施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安全性和增产作。试验表明:每亩用乙苄甲6.25克,对水稻产生药害,而丁苄37.5克和果尔4.8毫升对水稻安全,对杂草防效好且保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应用25%丁苄细粒剂、10%苄黄隆可湿性粉剂加50%丁草胺与尿素混合撒施对晚造免耕抛秧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安全性和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抛栽后5d施丁苄80g、120g以及在抛栽后7d施苄黄隆15g加丁草胺150g对晚造免耕抛秧田的主要杂草如稗草、矮慈姑、鸭舌草、异型莎草和节节菜等均有显著的防效,其总体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82.26%、91.13%和93.35%,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保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2、4、6、8 g/L的苄·二氯混配剂喷施水稻幼苗,喷药后第4天测定根长、苗重、根系CAT活性、土壤CAT活性和根系H2O2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的苄·二氯促进根的生长,浓度超过4 g/L后,幼苗鲜重下降;各种浓度的苄·二氯均导致根系H2O2含量下降和根系CAT活性上升,但苄·二氯不能抑制土壤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苄黄隆”系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研制的广谱、高效、低毒、安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新除草剂。稻田应用10%“苄黄隆”(Dpx—F5384)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0~30克(有效成分),防除鸭舌草特效高达100%;防除慈菇,泽泻等阔叶草,异型莎草、眼子菜等效果达90%以上,可用于直播田、移栽田,施药期幅度大,即杂草萌芽至展叶为施药最佳时期,施药方法简单,喷雾法、药土法均可,对水稻安全。它与丁草胺、杀草丹混用,能扩大杀草谱。稻田中一次施药,即可基本防除稻田杂草危害,与进口农得时相同,是当前比较理想的新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水合硫酸氢钠存在下由乙酸和苄醇合成了乙酸苄酯,当乙酸、苄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3:2:0.145,以环己烷为熔剂,回流分水55min,酯收率达74.3%,同时催化剂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玉米田杂草具发生种类多、数量大、发生期长、危害重等特点,若不及时防除,往往形成草荒,对夺取玉米高产丰收威胁极大.为探明丙草苄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安全性及使用技术,我们于1999~2000年在通州市二甲镇进行丙草苄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并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理想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标题纯品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标题纯品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有毒有害成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的水稻新产品除草剂10%恶.苄WP芽前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进行研究,掌握了该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及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丁苄、杜邦龙杀、丁草胺和等除草剂防治晚稻旱育秧田主要杂草马唐、碎米莎草及铁苋菜等阔叶杂草的药效试验表明,每666.7m^2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20g,在播种盖土后采用土壤处理方法,并严格保湿(盖膜至出苗)条件下,对秧苗的安全性及总体除草效果均高于参试的其它几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15.
1987、1988两年,在南京、厦门两地进行苄磺隆残留试验。稻株、稻田土和稻田水中残留的微量苄磺隆经过溶剂提取、溶液分配和C_(18)柱纯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37%~97.68%,最低检测浓度为0.02ppm。试验结果表明,苄磺隆在稻株、稻田土和稻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为两星期左右,喷药90天后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2pp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苄醇类化合物的氯代反应。[方法]采用氯化亚砜一三乙胺-DMF体系对苄醇类化合物进行氯代反应。[结果]结果表明,苄醇类化合物在氯化亚砜-三乙胺-DMF体系中反应2.0~40min时,收率为92%~98%,副产物少,无焦化产物。[结论]氯化亚砜-三乙胺-DMF体系具有良好的反应收率,且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对于苄醇的氯代反应速率快。  相似文献   

17.
有机酸来自有益菌的代谢产物,通过测定有机酸的组成来了解菌种类型,从而确认产品的保健价值,因此对有机酸测定很有必要。由于发酵豆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为此用硅藻土沉淀发酵豆奶中的蛋白质。此外,因短链脂肪酸及其酯化物的挥发性和水溶性强,分析较为困难。本文采用苄酯化法则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回收率也较满意。在对四种不同菌种发酵豆奶测定的同时,还对市场上常见的生态口服液和酸奶作了测定。结果表明本测定方法也是适  相似文献   

18.
19.
赤霉素和苄氨基嘌呤对柑橘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柑橘开花期喷1.8%苄氨基嘌呤(10 kg.hm-2)和20%赤霉素可湿性粉(1.5 kg.hm-2)有显著的增产效果,2种药液各喷1次(开花和坐果期,间隔15 d)的处理产量最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Vc和含糖量均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如2药液混用(用量减半)喷1次,其产量和品质次之,单用赤霉素产量虽增加,但品质下降。苄氨基嘌呤和赤霉素联用,可达到增产和增加营养,改善口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7.4%丁·乙·苄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介绍了27.4%丁·乙·苄可湿性粉剂的有效成分、主要技术指标、分析方法及其毒性和稳定性.湖南、江苏两省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粉剂用量为0.41-0.49kg/hm2时,一次性防除抛秧稻田杂草的药效稳定在90%以上,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