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退色型间接分光光度法的浓度测量误差,作出了浓度测量误差系数曲线。结果表明,退色型间接分光光度法的浓度测量误差系数不仅与测量透光率有关,而且与原有色溶液透光率有关。实验误差系数曲线与理论误差系数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有氯气干扰的情况下选择性测定二氧化氯气体的分光光度法。在pH10的NH3-NH4Cl缓冲体系中,二氧化氯能定量地氧化罗丹明B,其吸光度与二氧化氯的浓度在0-4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稳定性.[方法]以粉剂二氧化氯为试验材料,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的试验条件,然后分别用2种方法研究温度、活化时间、降解时间对二氧化氯的影响.[结果]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7 ~ 360nm.利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适宜pH 6.85 ~ 7.15.当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增加或溶液温度升高时,紫外吸收时吸光值随之升高,同时碘量法显示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也逐渐升高.二氧化氯使用时需活化210 ~ 220 min,此时溶液的吸光值最大,ClO2的离子浓度最高,ClO2-的离子浓度最低.二氧化氯使用时快速降解,溶液吸光值降低,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粉剂二氧化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振德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6,15(2):145-150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液对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提取液提取叶绿素,其吸收光谱相似,但至叶绿素的得率及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随着提取液中含水 提高,叶绿素提取速度,效率及叶绿素提取液的稳定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7.
分光光度法测定鸡蛋黄卵磷脂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鸡蛋黄卵磷脂含量快速测定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将鸡蛋黄用95%的乙醇溶液处理,分离蛋黄脂质。粗提的蛋黄脂肪经高氯酸-硝酸消化液消化后与钒钼酸铵反应,于分光光度计400 nm处进行比色测定磷含量,再乘以系数25即为卵磷脂含量。在0.5 g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50μg、100μg和200μg3个不同量的磷标准溶液,测定回收率。磷标准曲线在0~25μg/ml浓度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4。回收率为84.3%~93.4%,精密度为1.93%~2.90%。该方法符合食品卫生分析要求,可用于鸡蛋黄卵磷脂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壳聚糖分离富集Ni^2+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壳聚糖分离富集,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Ni^2+的新方法。此方法选择悸好,灵敏度高,用于天然水中痕量Ni^2+的测定,其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氨基苯乙酮作重氮化试剂,1-萘胺乙酸为偶联剂,在表面活性剂十六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存在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亚硝酸根。试验表明,表明活性剂HTAB有明显的增敏作用。不加HTAB时,偶氮染料呈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摩尔吸光系数为4.24*10^4L.cm^-1.mol^-1;而加入HTAB时,偶氮染料呈紫红,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摩尔吸光系数增大到4.69*10^4L.cm^-1.mol^-1。线性范围为0-2.86*10^-6mol.L^-1。 相似文献
11.
12.
以苯胺为研究对象,对微波/ClO2体系降解苯胺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ClO2投加量、初始pH和ClO2反应时间对苯胺降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波/ClO2体系适宜处理苯胺浓度较低的废水,在微波功率500 W、辐照时间10min、ClO2投加量180 mg/L,初始pH5时效果较优。微波/ClO2体系降解水中苯胺具有协同作用,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3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氧化氯对苯酚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二氧化氯的加入量、废水pH值、处理温度等因素对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获得苯酚废水处理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和各种操作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腐殖酸作为模拟废水进行试验,考察高纯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三氯甲烷和二氧化氯无机副产物的生成情况,研究温度、反应时间、pH、腐殖酸浓度和二氧化氯浓度等因素对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无机副产物形成的影响。[结果]有机物浓度、二氧化氯浓度是三卤甲烷形成的主要因素,三卤甲烷的含量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反应4 h后低于7μg/L,当二氧化氯浓度大于1.2 mg/L时,可产生大量的三卤甲烷,而pH的影响不大,温度有一定影响。无机副产物的形成与ClO2/TOC的值有较强的关联,pH为6和7时的ClO3-和ClO2+ClO2-+ClO3-的含量要高于在其他pH时的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效控制三卤甲烷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氯对可溶性染料的氧化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几种可溶生染料水溶液中二氧化氯的氧化脱色效果。结果表明:ClO2≥14mg/L时脱色率可达90%以上,水溶液中二氧化氯氧化指数可达500。 相似文献
17.
18.
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对青椒的保鲜作用,为青椒的贮藏提供新方法。【方法】用二氧化氯气体(0、5、10、20、50 mg·L-1)处理青椒,研究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5、10、20、50 mg·L-1的ClO2处理对青椒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 d时其腐烂率均小于对照的50%;其中50 mg L-1的处理对腐烂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贮藏到30 d时才有腐烂发生,40 d只有对照的1/4。20、50 mg L-1ClO2可显著抑制青椒的呼吸(P<0.05),5、10 mg·L-1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除50 mg·L-1外,5、10、20 mg L-1ClO2处理使MDA含量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5 mg·L-1的处理可以减缓青椒叶绿素的降解,10、20、50 mg·L-1的处理使青椒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影响(P>0.05)。ClO2可保持青椒的营养成分,对青椒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的保留作用;对青椒的风味无影响。【结论】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延缓青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青椒的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