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进行正反交,研究了花期调控、不同授粉方式、蒴果采收时间及胚挽救培养基配方对杂种胚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延后种植及大花卷丹提前种植,可有效地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时,花期授粉的蒴果膨大率可达93.3%,种子有胚率为2.00%;大花卷丹与兰州百合杂交授粉时,切割柱头的授粉膨大率最高,仅为7.6%,但种子有胚率为0%。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后60~70 d的蒴果进行胚培养较为适宜。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的杂交胚适宜培养基为MS+0.3 mg/LNAA+0.2 mg/L6-BA。  相似文献   

2.
在兰州榆中地区对野生兰州百合、大花卷丹、王百合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野生百合品种均能适应榆中地区的环境条件,但生长周期存在差异,为174~226 d。王百合花型大、柱头长、植株高、茎粗、叶多;大花卷丹花型、花形等花性状与王百合相似,但自身结实率较高,采收后产量增长率较高;兰州百合花型小、柱头短、采后母籽个数,但母籽周径小于大花卷丹。可利用各自的优良性状进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对朱顶红红狮品种种球进行3种药剂消毒处理后,鳞茎切割,在8种不同基质中扦插,统计籽球产生个数,计算结球率、生根率、出叶率,测量籽球直径和叶长,研究不同基质和药剂处理对朱顶红鳞茎扦插成活率和籽球数量的影响,最终推荐了5种进口草炭混配基质和消毒药剂的搭配和2种国产草炭混配基质和消毒药剂的搭配。进行了双鳞片扦插,研究不同切割方法对朱顶红成活率和籽球率的影响,推荐适宜双鳞片插穗成活的消毒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进行鉴定,明确其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对带毒种子进行不同消毒处理,筛选出有效的消毒方法,为内蒙古地区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金粒1号、金丰娇子、瑞丰9号、金丰光板、希望9号、晶莹118籽用西葫芦种子,对其进行反转录PCR检测及病毒序列分析对比,采用温汤、干热、磷酸三钠、盐酸、药剂等对带毒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带毒量,测定消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采用反转录PCR扩增,在6个品种籽用西葫芦种子中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通过5种处理方法对籽用西葫芦种子进行消毒,结果表明,温汤、干热、磷酸三钠、盐酸和药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籽用西葫芦种子带毒量,其中磷酸三钠处理对CMV的消毒率为99.68%,药剂处理对ZYMV的消毒率为99.74%,温汤处理对WMV的消毒率为99.89%,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论】内蒙古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病病原为CMV、ZYMV、WMV,且存在复合侵染。磷酸三钠处理对籽用西葫芦种子病毒病消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室内不同基质(蛭石、锯沫、沙子)、不同温度(19℃、23℃、27℃)和不同低温(5℃)时间(0d、15d、30d、45d、60d)对大花卷丹鳞片产生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大花卷丹鳞片形成小鳞茎的影响为锯末增量率最高,锯末和沙子鳞片增量率差异显著;沙子鳞片腐烂率高,鳞茎直径大;蛭石繁殖率高,根数多,芽短。不同温度对大花卷丹鳞片产生小鳞茎的影响是19℃鳞片增量率、繁殖率和鳞茎直径较大,芽短;23℃根数多;27℃鳞片腐烂率最高。不同低温时间对大花卷丹鳞片产生小鳞茎的影响是5℃0d根数和繁殖率高,5℃0d与15d、45d及30d与45d根数差异显著,0d和30d根数差异极显著;5℃15d芽最短,5℃0d和15d、30d、45d芽长差异极显著;45d鳞茎直径、鳞片增量率和腐烂率最高,5℃45d和60d鳞片增量率差异显著;60d鳞片腐烂率最高,与30d差异显著。综合来看,大花卷丹鳞片不需5℃处理,蛭石包埋19℃产生小鳞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绿豆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中最佳种子消毒方式,利用乙醇、次氯酸钠(NaClO)、氯化汞(HgCl2)和氯气(Cl2)作为消毒剂,组合搭配16种消毒方式对绿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对发芽率、污染率、种皮破损率及愈伤组织诱导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75%乙醇30 s+1.0%NaClO 10 min的消毒方式处理的绿豆种子发芽率为90.11%,该处理无污染,种皮无破损,出愈率达到92%,诱导的愈伤组织呈黄绿色块状,结构紧密且质地硬,生长速率与生长状况良好.因此,该消毒方式适用于绿豆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种子消毒,且有利于绿豆子叶节的愈伤诱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橡胶树种子(仁)不同组织作伤害处理,如“断子叶”、“切半”和“去胚乳”处理,查明了橡胶树种子中不同组织与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的关系。子叶对种子萌发及籽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外)胚乳对种子萌发及籽苗高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籽苗茎粗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橡胶树种子(仁)单粒重对萌发率有一定影响,但对萌发时间、小苗高和粗生长的影响不大,即一般种子的单粒重差异并不足以影响其萌发及小苗生长。不连接胚芽的子叶在催芽过程中膨大,在受伤处能生根,这表明:(1)在断开与胚芽的连接后,子叶产生的大量激素仍呈极向运输,且在子叶受伤处积累,诱导受伤组织的分化;(2)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另一种新的(组织)器官,如根。由橡胶树种子的子叶生根的现象推测,橡胶树种子的子叶也许能作为培养橡胶树再生植株的外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8.
卷丹百合种间杂种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倍体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母本与兰州百合等7种百合进行种问杂交,以所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消毒方法、幼胚处理方法、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大花卷丹有胚率最高,达41.3%;未开裂蒴果用70%酒精浸泡1min消毒效果最好;剥除种皮和胚乳接种幼胚的萌发率比不剥除高60%~70%,且萌发时间提早17~22d;授粉后40~50d的杂种胚最适于胚培养;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MS+NAA0.01mg·L-1+6-BA0.1~0.5mg·L-1.  相似文献   

9.
消毒处理对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4种常用消毒药剂对百合鳞片消毒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片扦插中,进行了鳞片消毒处理的腐烂率明显低于未经消毒处理的腐烂率;鳞片消毒的时间宜控制在30 min左右,消毒药剂的稀释倍数宜控制在1 000倍左右;在鳞片扦插中,若所用鳞片为健壮鳞片,只需对其进行单药剂的消毒,无需多药剂处理;鳞片阴干处理有利于鳞片伤口的愈合,可以减少鳞片的腐烂;不同消毒处理对产生的小籽球直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排除外来污染源的条件下,研究NaClO(有效氯含量为10%)、H_2O_2(30%,w/v)、CuSO_4(1.0%,w/v)、HgCl_2(0.1%, w/v)、KMnO_4(0.3%, w/v)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6种消毒剂对木棉(Bombax ceiba L.)种子的消毒效果、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处理的木棉种子的污染率、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指标呈现显著性差异,与对照和其他消毒剂消毒处理相比0.1%HgCl_2、1.0%CuSO_4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处理的木棉种子污染率低,萌发率高。萌发幼苗的生长状况和死亡率统计分析表明0.1%HgCl_2和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处理种子的幼苗健壮,后期成活率高,且HgCl_2处理优于多菌灵。综合考虑,0.1%HgCl_2是木棉种子的优良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种间杂交及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东北原产的野生百合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与亚洲百合杂种系、东方百合杂种系进行正反交,并对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花卷丹与亚洲百合杂种系精粹、多安娜的正反交组合均获得了有胚种子,而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大赖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 (Lam.) Tzvel)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高,但实生苗较少.对大赖草种子在5个温度梯度(5 ℃/2 ℃,15 ℃/5 ℃,25 ℃/5 ℃,25 ℃/15 ℃和30 ℃/15 ℃)下的萌发特征、稃和消毒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寿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赖草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 ℃/15 ℃;稃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效应不显著(P>0.05);消毒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低温储存条件下大赖草种子在收获24月内萌发率变化不显著(P>0.05),而在自然生境中大赖草种子的寿命不足9个月.初步得出大赖草的种子初始萌发时间长、萌发指数低、在土壤中寿命短及生态环境的恶劣是导致大赖草在自然生境中种群更新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一、砧木选择黑籽南瓜作砧木时黄瓜生长势强,适于冬季生产。用白籽南瓜作砧木时,植株一般耐热,耐干旱,适于气温高的时期使用。二、培育砧木和接穗苗1.种子处理在栽植密度不同时,每667平方米温室需要黄瓜种子75~150克(50克种子约合2000粒),黑籽南瓜种子750~1500克(每0.5千克种子约2200粒)。两种种子均用温汤浸种法消毒,而后在25~30℃的温度下  相似文献   

14.
大花卷丹和卷丹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辽宁省产大花卷丹和卷丹百合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如下:①大花卷丹BH31(L.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核型公式为2n=4m(2SAT) 10st 10t;②卷丹BH15(L.lancifolium Thunb.)核型公式为2n=6m(3SAT) 12st 15t 3T.它们不仅在染色体数目、相对长度、臂比和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有区别,而且核型类型也不同.大花卷丹的核型为3A型,卷丹的核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15.
大花卷丹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花卷丹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研究大花卷丹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鳞片组培快繁的最佳取材部位是中层鳞片。大花卷丹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3mg/L+6-BA 1.5mg/L,其分化率可达76.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2mg/L+6-BA 2.0mg/L,增殖系数达到4.9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2mg/L,生根率达到96.7%,平均每苗根数可达8.8条。移栽前期最佳的基质配比为河沙∶草炭土=1∶1,成活率达到76.0%。  相似文献   

16.
胡麻种子丸粒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胡麻的播种质量,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选用吸水保水能力强的活性炭、凹凸棒和膨润土为主要原料,以不同配比对胡麻种子进行丸化处理,研究了丸化种子发芽指标和质量指标.结果表明:丸化种子的发芽指标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活性炭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达到对照的95.12%~99.51%,材料配施处理均高于其他丸化处理;除单用活性炭的处理外,含活性炭、膨润土的处理种子发芽势较其他丸化处理高出2.04%~39.41%,含活性炭、凹凸棒的处理种子发芽率较其他丸化处理高出2.66%~27.48%;除活性炭∶膨润土=1∶2、活性炭∶凹凸棒=1∶2的处理外,其他处理种子各发芽指标与裂解率变化趋同;活性炭处理的种子丸粒大小(6.76mm)、净度(83.6%)、均匀度(71.4%)、包籽效果(单籽率43.7%、含籽率208.7%)等质量指标较差,但其发芽指标高,可以通过与其他材料配施,既可改善种子的质量指标,又可保证高的发芽指标,因此,它是胡麻种子丸化处理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和鉴定不同产地的苜蓿种子寄藏真菌,明确其寄藏真菌种类和带菌率,为首蓿的引进、抗病育种及生产中苜蓿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区域的11个苜蓿品种,进行种子寄藏真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检测到种子寄藏真菌13属16种.其中来自国外的阿尔冈金、4030、金皇后、巨能2号、超音速等品种带菌率较高.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是优势种群.[结论]苜蓿种子携带真菌现象极为普遍,经消毒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显著降低,且经过表面消毒处理的种子,与未进行表面消毒种子检出寄藏真菌种类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4种常用消毒药剂对百合鳞片消毒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片扦插中, 进行了 鳞片消毒处理的腐烂率明显低于未经消毒处理的腐烂率;鳞片消毒的时间宜控制在30 mi n左右, 消毒药剂的稀释倍数宜控制在1 000倍左右;在鳞片扦插中,若所用鳞片为健壮鳞片,只 需对其进 行单药剂的消毒,无需多药剂处理;鳞片阴干处理有利于鳞片伤口的愈合,可以减少鳞片 的腐烂;不 同消毒处理对产生的小籽球直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辐射对盐碱胁迫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杜鹃花耐盐碱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分3批对不同种杜鹃花种子进行不同剂量辐射,分析辐射对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辐射剂量;选取辐射处理的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分析辐射对盐碱胁迫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辐射处理对不同种杜鹃花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5种杜鹃花种子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21~213 Gy,排序为映山红>大白杜鹃>羊踯躅>满山红>鹿角杜鹃,杜鹃花种子的适宜辐射剂量为100~150 Gy.辐射剂量与杜鹃花种子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呈负相关,但100 Gy处理可提高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率,50 Gy处理可促进映山红、鹿角杜鹃和满山红幼苗生长,150 Gy处理可促进大白杜鹃幼苗生长.盐碱胁迫可抑制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100 Gy辐射处理提高了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在盐碱胁迫下的萌发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害程度.在酸性环境(pH 5.0)和中性环境(pH 6.5)下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较好,在碱性环境下(pH 8.0)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结论]60Co-γ辐射可作为提高马银花和映山红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的一种手段,适宜的辐射剂量为100~150 Gy.  相似文献   

20.
以剥皮、不剥皮野生巨球百合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10种培养基进行无菌播种,研究不同培养基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诱导率、诱导芽数及形成小鳞茎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巨球百合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不剥皮处理的种子亦具备较高的萌发率,剥皮处理对提高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有一定的效果;剥皮巨球百合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萌发率为100.0%,诱导率为65.0%,平均诱导不定芽1.28个,转入MS培养基生长45 d后,平均形成小鳞茎2.35个,平均生成3.6片叶,平均生根达6.7条,且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