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蚯蚓养殖对幼龄胶园土壤养分及橡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林下蚯蚓养殖对幼龄胶园土壤养分及橡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牛粪作为原料,于 2017年4—11 月在 4 年生幼龄胶园铺设粪垄养殖蚯蚓,并测定土壤养分和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铺设粪垄无蚯蚓养殖(WQ)和铺设粪垄蚯蚓养殖(Q)处理总体上可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水分含量以及土壤 pH,而对土壤铵态氮、有机质、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群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和 CK 相比,WQ和 Q 处理显著促进根的生长,并提高吸收根的比例(p<0.05)。综上所述,在幼龄胶园养殖蚯蚓短期内(半年)可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2.
刺激割胶制度对广东植胶区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后广东植胶区胶园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前胶园的土壤养分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施刺激割制14a后,胶园的土壤养分总体水平比较低,其中花岗岩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玄武岩砖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而有效钾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说明现行胶园培肥等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刺激割胶制度下的橡胶树正常生长、生产的需求。在刺激割胶制度下,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速效氮和pH等6种指标是影响橡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胶园土壤pH在下降,胶园土壤有呈酸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对细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根钻法对幼树期(5a)、初产期(9a)和旺产期(16a)3个树龄橡胶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对橡胶树细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橡胶林0~60cm土层的土壤中,5a橡胶林土壤肥力相对比9a、16a橡胶林的高,9a橡胶林肥力相对较低,土壤养分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层养分含量各有差异。不同树龄橡胶树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除了受树龄影响外,橡胶树细根生物量主要还受以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养分为代表的土壤肥力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合适的土壤肥力条件是确保橡胶树细根高生长量、高吸收效率和养分循环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研究成龄胶园条件下间作不同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影响,为成龄胶园禾本科作物间作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间作3种禾本科作物的胶园为处理,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结果表明:间作的3种禾本科作物对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显著降低了全磷、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脲酶活性;显著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除坚尼草外)、速效钾及土壤蔗糖酶活性(除旱稻外)。这些结果说明,间作禾本科作物能提高土壤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能提高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间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维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研究幼龄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以实现幼龄橡胶树的养分诊断,为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在橡胶树定植后的第2~5年,每年9月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同时测量橡胶树茎围与树高.在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茎围与叶...  相似文献   

7.
8.
施用不同配比生物炭对橡胶树根系生长的短期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施用4种用量的生物炭对橡胶根系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呈增加趋势,而容重呈下降趋势;施用不同用量生物炭处理对橡胶树根重、根长、根面积和根体积的影响各异,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低配比(1%)和高配比(10%和15%)的施用量短期内对橡胶树根鲜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无显著影响,而施用配比含量为5%的生物炭处理短期内显著提高了橡胶树根鲜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同时,不同施用量生物炭处理的橡胶树吸收根占总根重的比例介于64.8%~76.1%之间。综上所述,施用配比含量为5%的生物炭可在短期内显著促进橡胶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养模式对椰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种养模式下椰园田间试验,研究了椰园间种牧草-养鸡、间种牧草-养羊及椰园自然状态下的杂草-养鸡3种不同种养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种养模式下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椰园间种牧草-养鸡模式显著提高土壤pH值,其它种养模式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 (2)不同种养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且椰园间种牧草-养鸡模式土壤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杂草-养鸡、间种牧草-养羊与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3)在不同种养模式下0~20 cm表层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20~40 cm土层中各处理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典型胡椒园0~40 cm土层养分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和全N属弱变异,其余养分均属高变异;除全N和交换性Ca外,其余养分的中心趋向分布为非标准正态分布;土壤有机质与碱解N、速效K、有效Cu、有效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Ca呈显著正相关;pH与碱解N、交换性Ca、有效Mn、有效Cu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K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橡胶树细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橡胶树根系形态特征和细根的划分、生长规律和动态、橡胶树细根对士壤环境的响应及农业措施对细根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推动对橡胶树根系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提高橡胶树对水分及养分的利用率和设计人工调控措施营造细根发挥良好作用的土壤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红根病对橡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以患红根病和健康橡胶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样本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患红根病橡胶树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OTU数量和Alpha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健康橡胶树根际土壤;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略高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出289类土壤真菌、525类土壤细菌,病原菌Ganoderma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高达31.32%,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H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含量高,碱解氮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含量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noderma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呈显著负相关。该结果为揭示红根病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研发红根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试验,通过生长速率法分析木薯根系分泌物及其土壤浸出液对橡胶树白根病病菌及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效果,为判断胶园林下种植木薯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木薯根系分泌物对橡胶树白根病和棒孢霉落叶病病菌均表现为化感促进效果,但在任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间对白根病病菌的化感效果与对照均未达显著差异,而对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效果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浓度达40 mg/mL时,化感促进效果与对照达到显著水平。(2)木薯根系分泌物的任一浓度,对橡胶树白根病和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效果,在不同处理天数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木薯土壤浸出液对橡胶树白根病和棒孢霉落叶病病菌均呈现化感促进效果,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对橡胶树白根病病菌,处理后2 d,达到显著化感效果所需浸出液浓度至少为40 mg/mL,处理后3 d和处理后4 d,达到显著化感效果所需浸出液浓度至少为8 mg/mL;对棒孢霉落叶病病菌,在任一处理时间达到显著化感效果的浸出液浓度均至少为200 mg/mL。(4)土壤浸出液小于8 mg/mL时,3个处理时间之间的橡胶树白根病病菌化感效果无显著差异,当浓度达到40 mg/mL时,处理后2 d的化感促进效果显著大于处理后3 d和4 d;4种土壤浸出液的任一浓度,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效果在不同处理时间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所以说,幼龄胶园间作木薯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和白根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PR107,RRIM600,GT1为试验材料,研究乙烯利和乙烯刺激对胶乳黄色体中几丁质酶活性和胶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烯利和乙烯的有效刺激浓度范围内,几丁质酶活性随乙烯利和乙烯浓度增加而增加;乙烯和乙烯利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几丁质酶活性达到最大值;3种不同排胶特性品系橡胶树在施用乙烯利刺激后胶乳中几丁质酶活性和胶乳产量较施用乙烯利刺激前均有所增加,其增加强度存在着品系差异,表现为:PR107>GT1>RRIM600。   相似文献   

15.
概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种植形式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够、开垦种胶的产量底线缺乏系统研究、胶林林下资源利用研究不足和缺乏不同植胶环境类型区的采胶策略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的蒴果中通常含有3颗种子,但大田调查中发现,有含4颗种子和2颗种子的现象。对3个品系的橡胶树蒴果进行大田调查,并对雌蕊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橡胶树的雌蕊中均存在四心室的现象,其发生频率品系间差异较大,没有观察到二心室的雌蕊;在橡胶树雌蕊中存在单个心室内2个胚珠的现象,品系间发生比率差异较大;3个品系的橡胶树均存在4颗种子的蒴果,品系间发生比率差异较大;只有GT1中存在2颗种子的蒴果。橡胶树4颗种子的蒴果由四心室雌蕊发育而来,2颗种子蒴果的形成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分根试验,设计了5个局部施磷区比例,研究了局部等量施磷对橡胶树幼苗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施磷区占盆栽土壤1/4以上时,可促进根系的发生,根系总长度及根系总表面积增加,但植株叶片磷含量及株高无显著影响;局部施磷区占盆栽土壤1/4以下时,根系数量、总长度、总表面积、生物量、叶片磷含量及株高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乳管分初生乳管和次生乳管2种类型,前者分布在叶片和初生生长茎干的皮组织,后者分布在次生生长茎干的皮组织。目前,商用橡胶主要来自次生乳管,关于次生乳管橡胶的认识较透彻;由于初生乳管橡胶未被开发利用,因此人们对其了解也较少。以来自橡胶嫁接幼树枝叶的初生乳管橡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初生乳管橡胶产量相关的因子,包括枝叶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等,明确初生乳管橡胶的产量潜力。同时,还研究了初生乳管橡胶的生胶性能和硫化特性。结果表明,橡胶幼树枝叶的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因无性系而异,受无性系影响。在枝叶生物量组成中,叶片、树皮和木质杆分别占枝叶生物量的55.5%、10.5%和34.0%。叶片和树皮的橡胶含量分别为每克干物质含橡胶13.7和35.6 mg。初生乳管胶乳的橡胶粒子平均粒径(0.36 μm)和相对分子量低于常规割胶树的胶乳橡胶。初生乳管橡胶的氮含量和PRI分别为0.56%和89%,均高于常规橡胶的氮含量(0.50%)和PRI(80%)。初生乳管橡胶的门尼粘度和塑性初值P0分别为66和26,均低于常规橡胶的门尼粘度(101)和P0(50)。初生乳管橡胶的挥发份和灰分含量均与常规橡胶相同,分别为0.50%和0.38%。初生乳管橡胶的初始硫化时间T10为2.00 min,正硫化时间T90为19.12 min,均比常规橡胶的T10 2.47和T90 25.08硫化时间短。初生乳管橡胶硫化曲线的最小扭矩较小(0.22 dN·m),而最大扭矩较大(8.25 dN·m)。通过分析3个无性系材料,结果表明萌条枝叶生物量、生物量组成和橡胶含量具有品系特征,并影响初生乳管橡胶产量,这为初生乳管橡胶在资源育种与栽培技术指明了研究方向。鉴于初生乳管橡胶的门尼粘度和P0达不到标准胶要求,但其他理化性能指标与常规橡胶相似,建议初生乳管橡胶不能作为标准胶使用,但可作为普通胶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