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较,滴灌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肥效快等诸多优势,以5a生灵武长枣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5、540、675、810kg/hm~2滴灌肥施用量处理以及复合肥施用量900kg/hm~2的常规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滴灌肥处理对长枣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75kg/hm~2处理下,长枣新梢生长量、枣吊数、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了17.3%;在滴灌肥施用量为405kg/hm~2处理下,果实中总酸含量最低,果实硬度最高;在施肥量675kg/hm~2处理下,长枣生长状况良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品质的影响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 a生"6-12"葡萄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水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品质的影响,并得出葡萄获得最佳品质时对应的水肥组合。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W1F1与传统沟灌处理CK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并且可以实现节水36.5%、节肥16.7%。滴灌施肥条件下,除果实Vc含量外,水肥交互作用对其余各项品质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W1、W2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果实纵径和单粒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同灌水水平下,果形指数和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果实横径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W2F3达到最大;在同一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均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灌水量、施肥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果实Vc含量影响均不显著。通过对不同处理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得出滴灌处理中水低肥W2F3即灌水量3 045 m3/hm2、施肥量750 kg/hm2时果实综合品质最优,是提高温室葡萄果实品质的有效灌水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拱棚辣椒水肥一体化施肥制度。【方法】设置3个施肥量和3个灌水量,按生育期进行调整,完全随机设计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灌水量与施肥量对拱棚辣椒土壤酶活性、土壤硝酸盐量、果实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苗期—开花期灌水量和施肥量分别为201 m3/hm2和60 kg/hm2,开花—果实膨大期灌水量和施肥量226.5m3/hm2和119.7 kg/hm2,果实膨大期—拉秧期灌水量和施肥量分别为300 m3/hm2和180.0 kg/hm2,辣椒植株根系活力最强,为18.905μg/h;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最强,分别为182.59、874.1 mg/(g·24h)、7.5 mg/(g·min)、0.15 mg/(g·72h);土壤硝态氮量最低,为5.91 mg/kg;辣椒根干质量、根冠比最大,为20.2 g、0.22;辣椒可溶性蛋白量、可溶性糖量、维生素C量最高,分别为32.24、37.9、130.42 mg/g。【结论】苗期—开花期、开花—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期—拉秧期3个时期,灌水量是201、226.5、300 m3/hm2,施肥量是60、119.7、180 kg/hm2,拱棚辣椒土壤酶活性,辣椒品质均比其他处理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红枣坐果率、果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甘肃省民勤县当地7a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在砂管灌条件下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2 700、3 375和4 050 m3/hm2)和一个地表滴灌(4 050 m3/hm2)对照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4 050 m3/hm2灌水量的坐果率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3%和12 589.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纵、横径存在两个明显的膨大高峰期,且第1个膨大高峰期枣果的膨大速率远高于第2个;坐果率、果实膨大速率和产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砂管灌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地表滴灌。结合当地环境状况,4 050 m3/hm2的灌水量适宜当地骏枣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甘薯产量、品质以及水氮利用效率,设置3个灌水水平:不灌水(P1)、滴灌湿润比30%(P2)、滴灌湿润比60%(P3),3个施氮水平:90kg/hm2(N1)、180kg/hm2(N2)、270kg/hm2(N3),共9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水氮组合下甘薯生长指标、产量以及营养成分对水肥的响应。研究分析不同水肥处理下甘薯蔓长、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块茎分级、产量、块茎可溶性糖含量、块茎淀粉含量、块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块茎粗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滴灌湿润比处理下,N3处理地上干物质量大于N2、N1处理(N1P2除外)。在定植后157d,N1、N3施氮量处理下的P3处理地上干物质量最高,N2施氮量处理下则是P2处理地上干物质量最高。在生育期后期、不灌水(P1)条件下,N3处理地下干物质量最高;在P2、P3处理下,则N2处理最高。在相同滴灌湿润比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大薯块个数(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小,甘薯块茎粗蛋白含量先略有减小、而后增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而在相同施氮量、不同滴灌湿润比处理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N2P3(中氮高水)处理甘薯产量、可溶性糖含量表现最优,N3P2(高氮中水)处理甘薯块茎粗蛋白含量最高,N1P1(低氮不灌水)处理甘薯块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综合考虑甘薯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与品质,经回归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甘薯较为适宜的滴灌湿润比为60%,氮肥用量为180.25kg/hm2。  相似文献   

6.
以7年生设施栽培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溶解氧含量增氧滴灌处理对枣树果实横纵径、单果重以及糖、有机酸、VC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解氧含量增氧滴灌处理,对设施枣树果实横纵经、单果重、VC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及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采用溶解氧含量为7mg/L左右的水滴灌,能显著提高枣树果实的单果重和VC含量;溶解氧含量为9mg/L左右的水滴灌能显著增大果实的横纵径;适宜溶解氧含量增氧滴灌能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供水量与施肥量对核桃的生长与品质的影响,以新新2号核桃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供水量8 955m3/hm2(1)、6 716m3/hm2(2)、11 194m3/hm2(3)3个水平;施肥量1 562.99kg/hm2(Ⅰ)、1 249.97kg/hm2(Ⅱ)、1 876.01kg/hm2(Ⅲ)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测定新新2号核桃的品质变化。研究表明:供水量、施肥量、施肥量和供水量的相互作用对核桃品质均有影响,在供水量为8 955 m3/hm2、施肥量1 562.99kg/hm2,核桃的出仁率最高;在供水量为11 194m3/hm2、施肥量1 876.01kg/hm2,核桃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单宁含量最少;在供水量为6 716m3/hm2、施肥量1 249.97kg/hm2,核桃中还原糖、脂肪含量最高;核桃品质的各指标受供水量和施肥量的影响不同,适当减少供水量、施肥量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供水量与施肥量两个因素对核桃品质的影响,以供水量为6 716m3/hm2、施肥量1 249.97kg/hm2为最佳搭配处理组。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滴灌为对照,研究痕量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茄子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肥量下降20%处理产量最高,与常规滴灌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2.25%;Vc含量提高了23.08%,含物质含量提高了6.4%。施肥量下降60%的处理茄子的Vc含量较滴灌处理增加了35.22%。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认为常规施肥量下降20%,即单次施肥180 kg/hm2是日光温室茄子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9.
沙漠绿洲灌区不同水氮水平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河西地区广泛应用的甜瓜品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河西灌区甜瓜生长期不同水氮投入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增加灌水和施氮均能促使产量和品质提高,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甜瓜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灌水量达到2 700m3/hm2、施氮量达到240kg/hm2时,甜瓜产量最高,为53 849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19.94%,氮肥利用率达到22.22%。继续增加灌水、施肥量,产量和品质有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率,灌水量为2 700m3/hm2,施氮量240kg/hm2为较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茄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设施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茄子冠层发育、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水下限为70%θFC、施氮水平为200 kg/hm2时,茄子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较高,但较其他处理并不显著(P0.05);茄子产量达到5.56 t/hm~2,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7.52 kg/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70%θFC灌水下限可显著提高茄子可溶性总糖、还原性Vc和粗纤维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茄子硝态氮含量也不断提高,但不同施氮量对可溶性总糖、还原性Vc含量未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表明,灌水下限为70%θFC、施氮水平为200kg/hm2的水氮组合对茄子的生长最为有利,该处理下冠层发育以及果实产量、品质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干旱区红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地区,采用随机区组布置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固定时,灌水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灌水量固定时,施肥量与产量相关性较好。水对生育期红枣产量的效应大于肥料,水肥合理时,水肥为协同作用,交互效应使红枣产量明显增加。红枣生育期水肥耦合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572 kg/hm2"。滴灌与水肥耦合节水技术集成的最佳模式为"灌水量5 248 m3/hm2+施肥量1 048 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定额对鲜食葡萄红地球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明确了滴灌条件下红地球葡萄在风沙土产区的合理灌水量。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滴水4 500m~3/hm2~能够提高果实的总糖、降低果实的总酸,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促产效应不明显;滴水7 500m~3/hm~2时,葡萄长势较明显,能够提高果实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总酸含量同时升高,品质有所降低;滴水量6 000m~3/hm2~时,红地球葡萄产量最高达到29.55t/hm~2,对灌水量与红地球葡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4a生红地球葡萄的最高产量灌水量为Nmax=6 173.7m~3/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3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宁夏非耕地温室春茬番茄滴灌条件下不同防渗处理、水质、灌水定额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番茄品质、光合作用和总产量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防渗措施,其次是灌溉水质和灌水定额。塑料薄膜防渗处理保水效果好,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使番茄果实中Vc和可溶性糖增加;全生育期灌水定额4 260 m3/hm2时,番茄果实的糖酸比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较6 690 m3/hm2灌水定额提高了21.93%~26.92%。灌溉水质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等有影响但均未达到5%显著水平。塑料薄膜防渗下,使用微咸水与净化水混合灌溉且全生育期灌水定额4 260m3/hm2为最佳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以金石王子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春种栽培期间,采用避雨栽培方法,探讨膜下滴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中使用膜下滴灌能大大节约用水量,折算灌水量为876t/hm2时,番茄产量可达9.2万kg/hm2;在55%~85%的土壤含水量,较多的灌水量能显著提高番茄单果重和果实产量,但降低其可溶性糖、总酸及VC含量。  相似文献   

15.
滴灌水肥条件对樱桃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樱桃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滴灌对植株进行灌溉施肥,设置9个不同水、肥量的试验处理,测定了樱桃果园土壤水分和理化性质,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樱桃果实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了土壤养分各指标与樱桃果实微量元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引入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土壤养分各指标与果实品质各指标作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在樱桃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在灌水时期,灌水越多,浅层土壤含水率越高,而对较深层次土壤含水率无明显影响。试验处理下的水肥条件能显著提高樱桃果实品质,较高施肥量能提高果实果径;适当灌水量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较高施肥量和较低灌水量能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灌水量和施肥量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施肥量和较低灌水量能提高粗蛋白的含量;较低灌水量和较低施肥量能提高果实内维生素C含量;适当灌水量以及较低施肥量能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处于不稳定状况,养分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各养分指标中,有机质含量与果实内全铁含量正相关;有效铵态氮含量与全氯含量呈正相关;有效硝态氮含量与果实内全钙、全锌、全氯含量呈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全铁含量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全钙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养分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与果实品质中的大多数指标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浅沟排水对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滴灌定额(200、250和300m3/hm2)及不同的排水沟深度(15和30cm)处理,对不同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番茄产量、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观测,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的综合品质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浅沟排水及膜下滴灌条件下0~20cm土壤盐分呈"膜内降低、膜外升高"的趋势;较高灌水量结合较浅的地表排水有利于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并提高番茄的产量;番茄综合品质随灌水量的增大而降低,总体上随排水沟深度的加深而提高。本研究中,I3D1处理(300m3/hm2滴灌定额+15cm排水沟深度)去盐和增产效果最优,I1D2处理(200m3/hm2滴灌定额+30cm排水沟深度)番茄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施肥量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模式棉花氮素利用效率(NUE)的水氮耦合效应的影响。试验设置1带4行、2带4行、2带6行3种滴灌模式,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大田小区膜下滴灌棉花试验。结果表明,1带4行灌水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2带4行和2带6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水量。3种滴灌模式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棉花产量与施肥量,1带4行呈显著的正相关,2带4行在施氮量为27.6~69.0 kg/hm2呈负相关,施氮量为69~94.2 kg/hm2呈正相关。2带6行施氮量为27.6~55.2 kg/hm2呈正相关,施氮量为55.2~94.2 kg/hm2呈负相关;灌水量和施肥量对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3种模式均为施氮量大于灌水量。氮素利用效率与施氮量的关系,1带4行和2带4行在施氮量为27.6~82.2 kg/hm2呈负相关,施氮量为82.2~94.2 kg/hm2呈正相关,2带6行呈负相关。3种滴灌模式氮素利用效率与灌水量呈正相关;根据不同滴灌模式对水氮耦合效应,建立以棉花产量、NUE为目标的不同滴灌模式水氮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大棚番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效应对大棚番茄品质的影响和寻求优质番茄生产的最佳水氮耦合模式,通过膜下滴灌试验,对不同水氮处理下番茄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试验设计4个灌水处理和3个施氮处理,灌水处理为苗期较充分灌水减少50%灌水量(W1)、苗期与开花期较充分灌水减少50%灌水量(W2)、全生育期较充分灌水减少50%灌水量(W3)、全生育期充分灌水(W4);施氮处理为200 kg/hm~2(N1)、300 kg/hm~2(N2)、400 kg/hm~2(N3)。结果表明,苗期和开花期减少灌水量能够提高番茄可溶性糖、VC与硝酸盐含量,降低有机酸的含量;增加施氮量和减少灌水量会使硝酸盐含量升高。灌水处理、施氮处理和水氮耦合对番茄可溶性糖、有机酸、VC、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水处理对番茄红素的影响显著,施氮量和水氮耦合效应对番茄红素的影响不显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番茄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水氮耦合为W2N3。  相似文献   

19.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灌溉量、滴灌频率、施肥量三水平三因素试验设计,对地膜洋葱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洋葱生育期最优组合为灌溉量为4 500m3/hm2,每10d滴水1次、施N 270kg/hm2、P2O5210kg/hm2。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和灌水效益降低。灌溉量为4 500m3/h...  相似文献   

20.
研究南疆和田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骏枣萌芽期、新梢期和花期生长的影响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情况.通过设置5个水分梯度,研究其对南疆骏枣树新稍、叶片、枣吊生长特征及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灌水量处理为6300 m3/hm2时新稍增长速度最快,枣树叶片长、枣吊长、开花数生长量均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此时萌芽期平均耗水强度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