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中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数字化出版流程、数字化出版技术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敬告作者     
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凡向本刊编辑部投稿,均视为同意在本编辑部网站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出版,所付稿酬包含网络出版稿酬。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来稿时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媒体的日益多元化,提出建立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数字出版的互动环境。出版商应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协同创造用户互动平台,建立全面深入的互动链条,共同建造一个互动体验空间,它将贯穿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敬告作者     
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凡向本刊编辑部投稿,均视为同意在本编辑部网站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出版,所付稿酬包含网络出版稿酬。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技术是当今传媒业先进生产工具的代表。数字化出版客观上要求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精品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而我国科技期刊目前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削弱了科技期刊整体竞争力并成为其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编辑部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对此,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扶持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关政策。山东农业科技期刊必须因势利导、统筹规划,用足用好各项国家政策,才能顺利完成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科技期刊依托专业学术会议进行组稿并出版科技期刊专辑的传统专辑出版模式,提出了一种利用专辑出版来举办专题学术会议的新模式。从选题策划、组稿策略、审稿方式3方面详细比较了2种出版模式特点。通过专辑出版来举办专题会议的模式能够使专辑有较高的学术质量、较强的时效性,并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期刊编辑部的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已是大势所趋,成为科技期刊自我发展和革新的必然路径。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体现着其意识形态功用、编辑出版主体的规范与德行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处理,有着深刻的伦理内涵。当前,因新媒体带来泛自由化和娱乐化、互动性与即时性、虚拟化和利益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面临着内容弱化、主体迷失、道德意识和价值导向的消解等伦理困境。因此,必须强化主体德性建构、明确出版价值内容、规范出版利益共享,建立健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7月7~12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专题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圆满结业。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利华致开班欢迎辞,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期刊中心副主任刘培一出席了开班仪式。此次培训班为期6天,共有来自全国科技期刊的101名学员参加。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11场专题报告,数字出版专题培训围绕着科技期刊编辑面对数字出版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邀请了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领导、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中外知名信息服务商讲授和研讨,共有9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分别讲授了"数字出版及其战略"、"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9.
《油气储运》2012,(10):794-794
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科技期刊开展优先数字出版,不仅顺应了信息时代出版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对科研成果快速发表和传播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作者科研成果首发权,使广大读者能及时获取最新科研情报,确保在国内外同行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魏中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66-8467
数字出版带来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编辑形式由传统的纸质出版转变为网络在线电子版的模式,出版模式由印刷版转变为印刷版、电子版、全媒体出版多元化出版模式,发行模式也由印刷版的发行转变为电子版、数字化等电子终端和网络媒体联合发行.数字化出版不断推进,编辑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期刊编辑、出版、发行模式的变化,数字化发展动态,通过专业培训和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组织优秀稿件,从出版源头上进行多元化标引,进行多元出版和发行,通过多种模式对期刊进行宣传,实现科技期刊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为读者和作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一些期刊一号多刊违反了一号一刊的规定,未对新增期刊申请新刊号,为逃避新闻出版署的检查,把频次标识为ⅹ月上旬、ⅹ月上半、A、下半月刊等形式,而不按实际发行情况标识旬刊、半月、月刊等形式,以及以月代期。一些期刊出版不遵守封面标识的有关规定,刊名不突出,或作夸大宣传,误导读者,外文刊未标识中文刊名。刊期标识也未遵循有关规定,较多期刊以月代期或不标识刊期;较多的期刊对月份的标识执行不力,未标识月的高达29.6%;对卷号的标识仅19.4%;部分期刊以总刊期代替刊期、卷号、年份、月份、频次。频次的标识,按发行实际正确标识的仅14.8%。标识的数字标准还有待统一,有标中文的和外文,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调查的结果表明,期刊封面标识出版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不乐观,还需要共同努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为了系统识别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领域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加快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建设期刊数字化出版健康体系,[方法/过程]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2007—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CNKI)数据库中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相关研究的367篇文献进行研究,绘制出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发现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研究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从事相关研究的作者较多,并已经形成核心网络;但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差,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围绕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概念与内涵、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编辑人才转型与培养机制等方面梳理了数字出版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当前相关研究发展特征及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已有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对今后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ISI 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在1991~2011年期间发表与微藻生物柴油相关的文献,借助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文献类型和出版物语言、年份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国家/地区分布及研究机构分布等多方面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国农业类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演变过程及热点,为农业类期刊出版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应用Citespace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为例,对包括农业类的期刊信息化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期刊信息化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和信息化技术网络主要节点演变图谱,直观的展现其信息化研究、应用和发展过程。【结果】 CNKI数据库中2000至2019年期刊信息化相关文献共2 472篇,关键词共现网络具有304个节点、1 718条网络线,代表性的关键节点按照时间先后分别有网络化、数字化、新媒体、大数据、微信公众平台和媒体融合。关键词共现聚类中以微信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主的聚类最大。关键词频次分布也反映了新媒体技术及其融合是当前期刊信息化建设和出版的主流。农业科技期刊信息化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出现的仅“新媒体”。【结论】 农业科技期刊虽然在信息化建设上已有提升,但仍滞后于我国期刊的整体信息化发展。《新疆农业科学》在加快信息化和数字化同时,通过新媒体运营提升了出版和学术传播能力,已经走在我国农业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前沿,媒体融合与智慧出版可能是下一阶段该刊信息化建设和出版、提高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期刊网络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和分析中国大陆期刊业出版网络版期刊的现状。客观地归纳了现阶段期刊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上出版的文件格式和运行模式;对网络版期刊在出版实践中出现的诸如旧观念制约、版权度信息安全影响、期刊网站建设的技术含量、印刷版与网络版的关系、数据库建设等问题也做了相关概括;并从编辑实践的角度探析了期刊网络版建设走势,这就是网络版与印刷版将长期共存、但网络版的规模将会扩大、并且推迟技术和即时出版以度更符合期刊出版特点的新搜索引擎开发等等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为数据来源,以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延边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等五所吉林省高校2011~2013年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出版年、语种、发文机构、来源刊物、被引频次、研究方向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技术已经不断成熟,是出版的未来和方向。在数字出版时代,信息获取者主要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因此如何提高论文显示度成为了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医学期刊论文为例,从选择发表前沿和热点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凝练论文标题、丰富摘要信息量、准确恰当选择关键词、合理引用参考文献、熟练运用网络通迅技术等方面来加以论述,为提高论文显示度、扩大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进程影响到OA期刊的发展,探讨OA期刊亟待建立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措施,为我国出版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分析了2017年以来OA期刊发展特点,梳理期刊内部变革因素及外部压力因素,分析主要挑战,再讨论在开放科学路线图中OA期刊的发展机遇,并初步思考我国未来的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实践。[结果/结论]OA期刊在开放科学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开放科学已经不仅仅是开放获取,全球OA期刊发展加强了知识共享机制与知识利用能力以适应科研相关方的要求,但受到预印本、OA2020/PlanS、Projekt DEAL、开放转换、APC监测等压力,存在与不同利益方的关系、开放技术、期刊价值等方面的挑战。在开放科学实施中,OA期刊应加强与资助者的合作并积极探索自身的开放科学增值能力。这些也是我国出版业OA转型、图书馆OA博弈策略调整、开放科学实践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