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在炎热的夏天必须预防牛中暑,先介绍6项预防措施,供同仁们参考。1饲料夏天气温高,天气炎热,也正是农民繁忙的季节,使役耕牛的时间较多,饲喂时增加精饲料,如:大米、黄豆磨的浆,以增强体质。饲喂青绿饲料时,应避免变质或晒热的,以免引起肠炎,而影响使役。2使役使役时间一般选择在中午的11:00前,下午4:00后,如果在炎热的高温下使役时,易引起中暑,甚至  相似文献   

2.
炎热的夏季,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在1996~2002年间对2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3.
正夏天气候炎热,耕牛劳役较重,但耕牛汗腺不发达,若使役不当、超负荷劳动、强光照射,易引起牛体况消瘦,甚至中暑死亡。因此,要加强管理,精心饲喂,预防中暑,确保耕牛安全度夏。1调整日粮结构供给豆饼、麦麸等优质精料,做到饲料营养全面,多样化搭配。一般每头牛每天饲喂豆饼或饲喂棉籽饼2.5-3kg、麦麸1-2kg、食盐5-6g,混合均  相似文献   

4.
中暑民间称为“发痧”,西兽医称为“日射病”或“热射病”,是耕牛在强烈的日光下曝晒过久,或在烈日下劳役,或者长时间地在闷热不通风的牛舍内饲养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病,轻者称为伤暑,严重者称为中暑。一般日射病是直接在太阳光之下长时间照射引起的急性脑充血,使血管及呼吸运动中枢麻痹而昏倒;热射病是耕牛体内热量不能散发出去而致病。这种病多发生夏秋两个季节。家畜中水牛发病率最高,猪次之。  相似文献   

5.
生豆浆治耕牛中暑生豆浆3000ml、白糖300g调匀灌服每日3次,连服2日。以上二则本刊辑生豆浆治耕牛中暑...  相似文献   

6.
炎热的夏季,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在1994~1999年间对2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1 症状 环境温度在38℃以上时,引起耕牛的产热高于散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站立不稳,全身无力,头摇晃,四脚撑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拒食,有时乱窜奔跑,四肢发抖、抽搐,最后昏迷不醒而死。2 治疗方法 发现耕牛中暑后,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每5kg泉水或井水(河水、塘水的水温较高,降温效…  相似文献   

7.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最常见的鸡病有以下几种:一、中暑气温超过32cc以上,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较差时,鸡群易发生中暑。鸡群密度过高,鸡体较肥胖时也易发生中暑。晚上19:00~21:00是鸡群中暑死亡的高峰时间,因为下午气温较高,鸡只体温调节功能已经发挥到极限,体温多在此时升高至休克的临界限,所以易发生中暑。处于中暑状态的鸡,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而且呼吸困难,部分鸡喉内发出明显的呼噜声,采食最下降,部分鸡绝食,饮水大幅增加,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部分鸡卧于笼底,鸡冠发绀,体温高达4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人每年在农村诊治耕牛各种疾病近50例,特别是在春夏季农忙期间,耕牛的发病率最高,其中以春末夏初的耕牛中暑较为常见。笔者根据四十多次的临床诊疗,采取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耕牛中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5%,现就耕牛中暑的防治浅谈如下:1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兽医称日射病及热射病为中暑,是耕牛夏季遭受光或热的物理因子作用的一种常见急性病。该病的发生,外界环境方面,与日光过强,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饮水不足等有关;内在体质方面,与动物肥胖、汗分泌衰竭、肺气肿、心力衰竭、神经兴奋(过度劳役)等有…  相似文献   

9.
正中暑病民间称为"发痧",西兽医称为"日射病"或"热射病",是耕牛耕田时在强烈日光下曝晒过久,或在烈日下劳役,或者长时间地在闷热不通风的牛舍内饲养,感受暑邪而致的急性病证,以大汗、出汗、大渴、神昏、痉挛为特征,轻者称为伤暑,严重者称为中暑。其发病急、转变快,临床较为常见。一般日射病是直接在太阳光下长时间照射  相似文献   

10.
本人每年在农村诊治耕牛各种疾病近50例,特别是在春夏季农忙期间,耕牛的发病率最高,其中以春末夏初的耕牛中暑较为常见.笔者根据四十多次的临床诊疗,采取中西兽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耕牛中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愈率达95%,现就耕牛中暑的防治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每年夏季,正值农村“双抢”季节,耕牛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此期间,耕牛长时间劳作,身体疲惫,再加上气温高,如不合理役用耕牛,很容易发生中暑。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中暑耕牛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于此,以供同行参考。1病因耕牛在炎热的烈日下长时间劳役或放牧、饮水不足、缺盐,或因牛栏闷热、运输家畜的车辆通风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2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烦躁不安,体表热,出汗多,随后大汗淋漓,呼吸快而困难,瞳孔散大,体温41~42℃,心音增强,心跳数达到100次以上,体表静脉怒张,可视黏膜由赤红变为赤…  相似文献   

12.
中暑病是家畜在夏秋炎热季节里,或烈日下劳役暴晒,或长时间车船运输,或畜舍通风不好等,使暑热熏煎,胸中积热、内外交迫、心肺热极致发本病,耕牛中暑病,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步态踉跄,毛松身热;重者瘁然发病,神态狂燥,眼红目瞪,喘促气粗,浑身肉颤,倒地抽搐,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耕牛是农民的得力助手,失之则贻误农时,影响粮食生产,必须做好预防工作。下面摘录即将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广东疗牛经》中部份防治方法,供参考。预防:在炎夏季节应防止过劳、暴晒,正午应让耕牛于阴凉通爽处休息,满足水牛水浴,给足饮水,牛舍清洁流通空气,预服清暑凉茶,淡盐汤等。  相似文献   

13.
到了夏天,气温较高,如果对牛饲养管理和使役不当,容易引起中暑。牛中暑的表现发病突然,精神失常,四肢乏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肢作游泳样运动。同时,具有一般脑病状,或精神沉郁,站立不稳,全身性麻痹,皮肤、角膜、肛门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腱反射亢...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液治疗耕牛中暑,在1994~1999年间共治疗26头,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 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站立不稳,全身无力,头摇晃,四脚撑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拒食,有时乱窜奔跑,四肢发抖、抽搐,最后昏迷不醒而死。 治疗:发现耕牛中暑时,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每5kg泉水或井水加0.5~0.7kg尿素,待充分溶解后,分装到不漏水的小塑料袋里,再把装好尿素液的塑料袋贴…  相似文献   

15.
炎热的夏季 ,耕牛劳作或放牧时 ,有时会发生中暑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 ,在1 994~ 1 999年间对 2 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 ,有效率达到 1 0 0 %,治愈率达到 85%。1 症状当耕牛周围温度在 38℃以上时 ,引起耕牛的产热高于散热 ,体温升高 ,精神不振 ,站立不稳 ,全身无力 ,头摇晃 ,四脚撑开 ,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 ,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 ,拒食 ,有时乱窜奔跑 ,四肢发抖 ,抽搐 ,最后昏迷不醒而死。2 治疗方法发现耕牛中暑后 ,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 ,每 5公斤泉水或井水加 0 .5…  相似文献   

16.
每年冬季,在我区的山区和半山区农村,耕牛因身体衰竭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给畜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搞好耕牛安全过冬,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做好牛舍的防寒保暖和清洁卫生冬季天气寒冷多变,容易造成耕牛受寒。入冬前要全面详细对牛舍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破墙漏洞的,要及时进行加固维修,确保牛舍室内温度适宜。同时,每天早上要及时铲除牛粪打扫卫生,必要时  相似文献   

17.
荷斯坦奶牛具有耐寒怕热的生物学特性,饲养乳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7℃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夏季气温炎热,奶牛极易发生中暑(热射病或日射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引起死亡,造成损失。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夏季防暑温工作,预防乳牛中暑的发生十分重要。1发病原因1.1剧烈运动夏季气候炎热,奶牛在野外放牧或运动时间过长,头部长时间被阳光直接曝晒,引起脑部充血,使血管、运动及呼吸中枢神经发生紊乱,严重者发生昏迷倒地,引起中暑。1.2舍内通风不良夏季牛舍闷热,通风或散热不良,温…  相似文献   

18.
牛氟乙酰胺中毒陈国生雷现林(广东省台山市畜牧局,529200)1997年3月15~21日,我市广海镇某管区耕牛发生氟乙酰胺中毒,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村160多户,共有耕牛90多头,全部野外放牧。这次发生中毒的耕牛晚上都是关在开放性牛舍,晚上无人看管...  相似文献   

19.
盛夏初秋,耕牛在烈日下劳役、驱赶、放牧,出汗过多,饮水不足,加之通风不良等,常发生中暑病,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死亡。近几年来,我们在抢救耕牛中暑中大胆试用自制冰茶药灌服患牛,同时结合补液、解热、强心、镇静等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中暑耕牛劳疫中因日晒缺水而发生中暑,起初表现为精神沉郁,出汗,泛力,呼吸及心跳加快,有时出现兴奋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耕牛就会停止出汗,皮肤灼热,血管塌陷,视力减弱或消失,反应迟钝,呼吸及心跳极快等。如果病至后期,耕牛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