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得晨 《农业考古》2012,(5):283-287
2002年,杨志玲博士师从云南大学林文勋先生攻读中国经济史博士学位,嗣后选定近代云南茶业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经多年潜心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近代云南茶业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就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精心修改、扩充和完善而成的。2011年8月24日,承蒙杨博士慷慨相赠大著,拜读后,本人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在都匀市举办的贵州省茶文化节,也跟历届茶文化节一样,都企望通过文化的力量来促进贵州茶叶经济的发展。应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活动,而是造福贵州茶叶经济的寓意深远的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著名茶叶专家童启庆、寿英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茶业展望》一文中指出:“新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不再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鼓励企业文化的创造与确立。”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当前必须“致力于茶文化研究与推广,用文化的力量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一、改变茶业现状的必由之路茶叶经济要在21世纪寻求持续发展,与茶…  相似文献   

3.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0,(4):298-302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中国当代茶学泰斗陈椽先生所著《中国茶叶外销史》一书(以下简称《外销史》),早于1993年由台湾碧山岩出版社出版。承蒙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先生鼎力帮助,1997年夏天我从他那里借到了这本书,立即予以全书复印、装订珍藏起来。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记录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史实的著作。该书运用丰富的资料、数字、统计表格和图片,翔实充分阐述中国茶叶外销的轨迹,并揭露隐藏在茶业贸易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其他目的,加以批判、针砭得失,提供足以为茶业今后发展的殷鉴,同时,也为研究茶业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经济史研究》将于1986年1月创刊。该刊以刊登中国经济史的论著为主,并报导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介绍有关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该刊为季刊,每期25万字,定价1.50元,对国内外发行。订阅者请将款寄到:北京阜城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经济研究杂志社。(古为农)  相似文献   

5.
军营茶文化     
军人醉心研究茶业经济,宣讲茶文化,恐怕我算“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军人的基本职责是习文修武,我当不能例外,然而我却有解不开的茶情结。在我硕士毕业分配进工程兵工程学院的三年中,人们逐渐知道有一位身上散发着浓浓茶气息的教员,他的言行无不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人们多少有些不解,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认同了。三年中,我潜心研究茶业经济,写出了40万字的专著《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计40余万字,未刊论文稿30余篇,在茶业经济史方面小有收获。为此入选四川省社科院编写的《中国当代学者大…  相似文献   

6.
李昕升 《古今农业》2014,(2):114-116
正茶文化是中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农业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茶文化诞生在先秦时期,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弗兰克林·哈瑞姆·金(F·H·king)在其著作《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认为茶业是中国的伟大产业,与蚕桑业的重要性并驾齐驱,他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茶文化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7.
陈涛 《农业考古》2012,(5):198-203
1930年代,茶叶经济不仅是中国农村产茶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利源,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亦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茶叶产销亦为国民政府所重视。但30年代国民政府茶叶外销不振,呈现出衰败的景象。华茶外销何以衰败?本文以二档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有关华茶外销档案资料以及民国时期茶叶界人士钱承绪著《华茶的对外贸易》、吴觉农编著《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等资料为依托,拟从影响30年代国民  相似文献   

8.
颜浩 《农业考古》2006,(5):296-297
茶业是江西省婺源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婺源是国家茶叶标准化示范县,是“中国茶叶之乡”,是全国绿茶外销出口基地县。茶业对婺源的农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婺源茶业的回顾1、全县茶业经济基本情况。2005年是婺源茶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年。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县实现茶业系列产值达2.16亿元,增长58%;茶叶总产量5000吨,比2004年增加807吨,增长19.4%,其中,名优茶产量1000吨,同比增产150吨,增长17.65%;茶业出口12500吨,比2004年增加4500吨,增长56.25%;创汇800万美元,比2004年增加200万美元,增长33.3%。全县农民…  相似文献   

9.
茶,中国悠久的文化之一,从古到今郝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近代它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代茶业的研究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整理十年(1998年~2008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的研究成果,从近代茶业衰落的原因、挽救措施、经营、市场、区域状况、茶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6,(2):246-247,252
王河、朱黎明先生在《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发表大作《陈讲与〈茶马志〉》一文,读来令人兴奋。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中意外发现长期被认为已散佚的明代陈讲所著《茶马志》一书,确是一件使人“分外欣喜”的事情。(当然,穆祥桐、王乐庆先生《明代茶马交易述略》已提到此文献,见《法门寺文化研究通讯》第23期)无疑,这对于研究茶文化尤其是研究茶政、茶业经济史的学者来说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此要感谢两位先生依据《四库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得到的这项颇有价值的“意外发现”。因为“这是一部弥补中国茶文化研究空白的茶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百科·农史卷》第三次筹备座谈会于1985年6月中旬在南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农业出版社、浙江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西北农业大学古农学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农业考古》编辑部的代表。会议对农史卷的条目及有关编撰、出版等问题进行认真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古为农)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古今农业》2013,(2):120-120
2013年5月18—2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省现代中国研究学会、《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社、《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  相似文献   

13.
稿约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03年成为公开出版物。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农业历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和"农业遗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自82年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了七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欢迎和好评,读者面日益扩大,发行量逐步上升。中国社会经济史是我国历史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任务是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进行研究,阐述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构成与阶级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依据。建国以来,这门学科不断发展,涌现不少研究成果,队伍不断壮大。但长期以来缺乏一个专门的园地能够集中地反映这一学科的成就。因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创刊,必然会对这一学科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它  相似文献   

15.
稿约     
《古今农业》2011,(4):26-2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灾害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农业技术史研  相似文献   

16.
稿约     
《古今农业》2008,(1):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农业历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和"农业遗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婺源县是"中国茶叶之乡",茶业是当地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婺源县把茶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强势推进茶业产业化发展.2007年实现茶业系列产值3.9亿元,茶叶加工出口贸易量1.8万吨,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2008年我县茶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灾年不减收.上半年,全县生产茶叶5200吨,其中名优茶1100吨,加工贸易量9500吨,实现系列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茶业系列产值可望突破5亿元.婺源茶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后劲增强,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产业效益全面提升的喜人局面.  相似文献   

18.
唐代茶农生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亮 《农业考古》2005,(4):197-200
唐代是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发轫时期,因此吸引了当今众多学者对唐代茶业进行研究。回顾近二十年来诸贤所取得的成果,大家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茶叶生产、茶叶消费、茶叶市场、茶业政策等方面。而本文主要想对唐代茶农生活作一个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巩志 《农业考古》2003,(2):305-308,319
茶树、茶叶、茶著作都证实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茶叶的发祥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无庸置疑 ,无可非议 ,而且中国茶文化是世人的一种常识。贡茶 ,是古代专门进献皇室与朝廷 ,供帝王将相享用的特制茶叶 ,属贡品之列。它是封建社会臣民们社交需要或进贡皇帝及上层人物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 ,而中国历史名茶大多数是来自贡茶的。所以贡茶的出现 ,既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中的一种特定现象 ,又是中国文明史的社会礼制的一部分 ,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为此 ,《中国贡茶》对古代贡茶及其宝贵遗产进行研究 ,借鉴历史的经验 ,促进中国茶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0.
茶业兴,婺源兴。2005年8月1日,作为“中国茶叶之乡”的江西省婺源县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县茶叶品牌,推出了“婺源茗眉”主打品牌,确定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从而使得茶业这一婺源传统支柱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