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的术式来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47例(分为A、B两组)和单纯剖宫产26例(C组)。A组25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在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缝合完毕后进行,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B组22例,剖宫产术均采取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剔除肌瘤后纱块压迫创面,用1号带针聚酯线无创缝合针连续缝合术或间断缝合术。C组26例,无肌瘤孕妇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3组的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术后病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平均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则明显高于C组(P〈0.01)。3组的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用1号聚酯线无创缝合针外8字褥式连续缝合术或8字缝合术缝合瘤腔及切口(小肌瘤剔除后)是一种很好的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的治疗效果。方法经阴道对8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8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膀胱、直肠损伤,剔除肌瘤159个;手术时间40~90min;术中出血量15~140mL。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难度评分系统(difficulty degree index,DDI)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子宫肌瘤拟行剔除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DDI进行评分,综合评价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合并症及手术技巧等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手术难度评分越高则手术时间越长(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随难度评分增高而增长(P<0.05);出血量随手术难度评分增加而提高(P<0.05);手术前后Hb差值也随难度评分增高而增大(P<0.05)。结论 DDI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手术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同时考虑术者自身的手术技巧来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比开腹组少[(81.5±48.5)vs(113.1±53.8)mL](P<0.05)、肛门排气时间短[(20.5±3.8)vs(41.2±5.4)h)](P<0.01)、术后疼痛轻(VRS分级0~级所占比率腔镜组为89.3%,开腹组为20.0%,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5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率 98.8% ,总有效率 1 0 0 % ,手术平均时间 (37.1± 1 7.8) min,术中出血量 5~ 1 0 0 m L,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住院天数(3.5± 1 .5) d,术后异常子宫出血者均恢复正常。随访 2~ 36月 ,无肌瘤复发 ,术后总妊娠率达 62 .5% (1 0 /1 6)。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136例,所有病例按照收治时间前后分为一组(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和二组(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其中一组28例腹腔镜手术,33例开腹手术。二组59例腹腔镜手术,16例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一组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99.2±14.7)min和出血量(95.9±14.3)mL均高于开腹组(P0.05);二组中腹腔镜手术率高于一组(P0.05),二组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二组腹腔镜较一组腹腔镜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虽然两组中腹腔镜组的直接医疗费用高于开腹组,但非直接医疗费用和误工费低于开腹组,两者的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和腹式阔韧带肌瘤剔除术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术式,对于直径小于10cm的阔韧带肌瘤,腹腔镜下阔韧带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微创、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的可取性。方法 :选取指征类同的病例 ,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 ,并对新式剖宫产作了改良 ,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蠕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和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蠕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但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差异显著 (P<0 .0 0 1 )。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 ,手术损伤少 ,术后恢复快 ,改良的新式剖宫产除保留原有的特点外 ,更具有美观 ,手术方法简单 ,易于学习 ,母体损伤小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 (Stark)的特点。方法 :对新式剖宫产观察组 (n=132 )与传统剖宫产(Pfannenstiel)对照组 (n=132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 [分别为 (2 5 .3± 6 .5 ) min和 (4 0 .2± 7.8)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 [分别为 (5 .2± 3.8) min和 (13.9± 5 .2 ) min]、术中出血量 [分别为 (16 2± 48) m L和 (2 32± 5 2 ) m L]、术后排气时间 [分别为 (18.3± 7.2 ) h和 (2 4.6± 5 .9) h]及术后病率 [分别为 4.5 %和 11.4% ]均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术中出血少 ,恢复快 ,术后病率少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12例剖宫产后再孕产妇,要求阴道试产的56例产妇为研究组(A组),行再次剖宫产产妇56例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体质量情况,并分析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与失败情况。结果两组比较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达78.57%。结论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剖宫产再孕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蛇牌单、双电极电子腹腔镜实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通过对48例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观察,其中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最满意.肌壁间肌瘤小于1/2肌瘤核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高,出血少.瘤体2/3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较低,往往因术中出血多而中转开腹手术.娴熟的缝合技术和缝合技巧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关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微创手术,切口小,创面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目前保留生育要求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改良传统的子宫肌瘤挖除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4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观察组.观察组行改良的子宫肌瘤挖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子宫肌瘤挖除术,2组对比分析.结果:B组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A、B 2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的子宫肌瘤挖除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子宫肌瘤挖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前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伴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20例,采用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同时选用同期在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差异的未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服药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及肌瘤体积;对服药组及对照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服药组治疗期间均闭经,贫血较前纠正,子宫及肌瘤缩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前及术中输血率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术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开窗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且具备保留输卵管指征 2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4 2 ,术中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 )和对照组 (n =13 4,直接用纱布压迫止血 ) ,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2 .3 4± 0 .5 8)vs ( 5 .79± 1.12 )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出血量 ( 5 .2 7± 0 .75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3 .5 6± 1.15 )mL(P <0 .0 1) ;观察组手术时间 ( 2 6.89±10 .74)min ,对照组为 ( 3 4.0 1± 8.47)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 2d内体温 >3 8℃ 2例 ,对照组 11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输卵管妊娠开窗术创面止血效果显著 ,出血量少 ,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手术时间 ,副作用小 ,应用简便 ,费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程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产妇共89例,其中行B-Lynch缝合的34例设为A组;未行B—Lynch缝合、用其他传统方法治疗者的5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二次手术和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是(729.7±306.7)mL和(43.6±7.7)min,明显低于B组的(1235.6±637.6)mL和(55.6±17.2)min(P〈0.01);两组二次手术、DIC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ynch缝合可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0a间子宫肌瘤摘除术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5例手术患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251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者为94.1%(176/187例),术后妊娠率为71.6%(78/109例),有27例术后肌瘤复发,复发率为10.8%。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解除症状,保留年青患者的生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维持卵巢-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在生育期妇女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孕妇 1 2 0例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置直肠和常规使用催产素 1 0单位肌肉注射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卡孕栓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催产素组 (P<0 .0 1 )。结论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优于常规使用催产素 ,同时卡孕栓对产妇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MTX)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于术前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MTX 60 mg,于第1次注药后的第1个月及第2个月再分别给予一次注射,3个月时行宫腔镜经宫颈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则直接行宫腔镜经宫颈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实验组MTX治疗后1、2、3个月时肌瘤大小、血流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副反应,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于瘤体内注射MTX 1个月后的肌瘤体积为(48.65±25.76)cm3,与治疗前的(58.21±21.68)cm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3个月肌瘤的体积分别为(40.53±27.29)(、30.24±19.68)cm3,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l或0.05),且治疗后3个月的肌瘤体积比治疗后1个月更为缩小(P<0.05)。实验组治疗前0级3例,Ⅰ级5例,Ⅱ~Ⅲ级22例;治疗2个月后,0级10例,Ⅰ级12例,Ⅱ~Ⅲ级8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12±21.36)min(、12.31±3.72)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MTX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应用可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并减少肌瘤内的血流及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835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经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感染、子宫破裂或切除、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有无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有无差异。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感染率、产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子宫破裂或切除率稍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湿肺、吸入性肺炎、肺不张、颅内出血均低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预后影响较大,但对新生儿结局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维生素B1联合按揉对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 17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肌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揉,对比两组首次出现肠鸣音、肛门排气、首次进食时间以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首次肠鸣音、首次肛门排气、首次进食时间以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产妇肠胀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2%vs 9.4%,P<0.05)。结论穴位注射维生素B1联合按揉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快肛门排气,减少术后肠胀气的发生,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