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行24%氰氟虫腙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氰氟虫腙悬浮剂600、8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最佳,其药后3、7、10 d的防效均可达90%以上,持效期长,对小菜蛾高龄幼虫有很好的灭杀作用,防效明显优于对照农药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2.
6种杀虫剂对露地西兰花小菜蛾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观察了6种杀虫剂防治露地西兰花小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BT乳剂250倍液、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氰氟虫腙悬浮剂2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效,且持续时间长,药后14 d的防效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3.
24%氰氟虫腙悬浮剂对甘蓝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24%氰氟虫腙对甘蓝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4%氰氟虫腙悬浮剂600、8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甘蓝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效果最佳,其药后3、7、10 d的防效均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对照农药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4.
四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明确替代氟虫腈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效果,对24%氰氟虫腙SC、3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32%丙溴磷.氟铃脲EC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有效用量分别为180、135、30和240 g/hm2时在药后3~15 d对2~3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达72.85%~86.69%、85.92%~85.72%、73.16%~90.13%和62.14%~87.26%,与氟虫腈相当,并且对水稻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的安全性要高于氟虫腈,能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代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240 g/L氰氟虫腙悬浮剂1 050~1 950 mL/hm2药后12 d卷叶防效达84.62%~88.85%、虫口防效达84.44%~97.22%,高于或略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450 mL/hm2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900 mL/hm2的防效,可以推广应用,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1 050~1 950 mL/hm2。  相似文献   

6.
每667㎡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0 ml、20%氟虫双酰胺WG10 g、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30 ml、24%氰氟虫腙SC40 ml在三代棉铃虫卵孵高峰期施药,防治棉铃虫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极佳,药后7d和14 d防效均达到93%以上,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为避免害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推荐混用或轮换交替使用上述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采用对水叶面喷雾法测定了其中杀虫效果较好的5种制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最高,其LC50为0.17 mg/L;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及多杀菌素,其LC50依次为0.44、0.84、1.25 mg/L;丁醚脲和氰氟虫腙的毒力最低,其LC50分别为10.43和11.17 mg/L。田间施药后6 d,5%氯虫苯甲酰胺SC 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较好,高达82.33%;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 500倍液、10%虫螨腈SC 1 500倍液、25%丁醚脲EC 1 500倍液及2.5%多杀菌素EW1 500倍液难以控制其危害,防效分别为60.50%、58.02%、55.64%和55.40%。[结论]为小菜蛾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药剂,于2016年进行了33%氰氟虫腙SC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3%氰氟虫腙SC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稻纵卷叶螟一般发生年份,适期用药,用33%氰氟虫腙SC450g/hm~2,药后14d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达95.0%、相对保叶防效为96.9%,且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作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药剂在宜兴市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对小菜蛾、斜纹夜蛾不同种群的毒力,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具有中等水平 的抗性,而斜纹夜蛾对其敏感性较高,未表现出明显的抗性。不同剂量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和 24%虫螨腈悬浮剂对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1 500 倍液防治小菜蛾效果最好,防 效为91.49%;溴氰虫酰胺1 500 倍液和2 000 倍液防治斜纹夜蛾效果最好,防效均达到90%以上。溴氰虫酰胺是防 治斜纹夜蛾的首选药剂,应有限制地使用其防治小菜蛾。 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6-07)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女贞球象杀虫效果较好的杀虫剂,采用喷雾法进行了不同药剂对女贞球象幼、成虫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5.7%氟氯氰菊酯EW 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氯氰·毒死蜱EC 1 000倍液、77.5%敌敌畏EC 1 000倍液、0.3%印楝素EC 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EC2 500倍液、40%噻虫啉SC 5 000倍液等对幼虫都具有较好防效,死亡率均达90.0%以上。药后5 d,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对成虫的死亡率为100.0%,防治效果显著。幼虫室外药效试验表明,药后5 d,1.8%阿维菌素ME 1 000倍液、25%灭幼脲SC 2 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EW 1 500倍液、氯氰·毒死蜱EC 1 000倍液、77.5%敌敌畏EC 1 000倍液、40%噻虫啉SC 5 000倍液等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60%,具有一定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11.
刘天霞  刘雅琴  赵福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06-18407,18437
[目的]选育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菌株。[方法]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能够发酵戊糖产生乙醇的酵母菌株,并对所得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选出了1株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菌株b-11。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11耐乙醇浓度为5%,对数生长期为12~18 h,在50 g/L的木糖发酵培养基中发酵48 h时乙醇浓度达到最高值3.105 9 g/L,木糖利用率达82.52%,糖醇转化率是理论转化率的16.36%。[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霞  余胜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0-5401
[目的]探讨在灰树花生产中使用液体菌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比较使用液体种与固体种灰树花的菌丝活力和栽培产量。[结果]将液体菌种、麦粒原种接入在栽培袋培养基,液体种萌发速度和菌丝长势都明显优于麦粒原种。与固体种相比,使用液体菌种培养原种的平均满罐时间提前了15 d,其栽培袋的平均满袋时间提前17 d,平均出菇时间提前了9 d。使用液体菌种可使整个培养周期缩短25~35 d。使用液体菌种、麦粒原种的灰树花栽培产量有明显差异,使用液体种的袋均产量比固体种高13.8 g,其生物学效率提高6.9%。[结论]在灰树花的工业化生产上,使用液体菌种能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从新鲜牛奶样品中用M17G筛选培养基定向筛选出20株目的菌株.应用琼脂扩散法,以黄色微球菌(Micrococcus flavus)NCBI8166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效价测定,经反复筛选,获得1株稳定的高产菌株KY08,产Nisin效价为813IU·mL-1.用细菌鉴定系统Vitek-32进行生化特征鉴定,并参照了<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第八版),将KY08菌株初步鉴定为乳酸链球菌种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14.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京分离株(BJ株)、广东分离株(GD株)各9条基因片段,并将这9个片段分别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上进行测序,按顺序将这些序列进行拼接得到PRRSVBJ株和GD株的全基因组cDNA(GenBank:EU825723,EU825724)。测序结果表明,BJ株和GD株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340和15336bp,各包含9个开放式阅读框,5′UTR都含有189nt,3′端URT分别含有170nt、166nt,其中各包含20ntPoly(A)、16ntPoly(A)。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J株和GD株与ATCCVR-233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8.9%和89.0%,与高致病性PRRSV毒株JXA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0%和99.4%,与PRRSV毒株HuN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8.9%。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可降解苯并芘的高效降解菌,从长期受苯并芘污染的焦化厂周边土壤和废水中取样,以苯并芘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苯并芘的菌株A18。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初步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菌株A18在苯并芘溶液浓度为5 mg/L下,28℃振荡培养12 d,苯并芘的降解率达到44.8%。该菌株首次被证实具有降解苯并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观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又名大观放线菌素、奇霉素、壮观霉素、淋必治、奇放线菌素、治淋炎,是在1961年由Mason等从壮观链霉菌(Streptinomyces spectabilis)发酵液中分离发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大观霉素作为一种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从铅污染较严重的石家庄市华北蓄电池有限公司的车间土壤中初步分离了多株细菌和真菌,经过进一步筛选,发现有些菌株具有较好的耐铅能力和富铅性能,其中一株斑点霉菌,可在含铅达1 0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微囊藻毒素降解菌EMB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藻毒素提取液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太湖蓝藻堆积点底泥中分离筛选高效微囊藻毒素降解菌。结果表明:经过驯化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解菌EMB。在培养温度30℃、pH值为7时其降解毒素效率最高,培养21h内可将初始浓度为2.99 mg/L和2.15 mg/L的MC-RR和MC-LR完全降解,此外菌株EMB可以将太湖水华样品中的MC-RR和MC-LR在2周内降解到安全饮用水标准范围内。形态、生理特性和16 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EMB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与已报道的B.subtilisB-FS06在进化树上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20.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筛选具有透明圈的方法,从肥沃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溶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可达4.75的细菌,命名为DBJ。该菌最适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时间是60 h,培养温度是35℃,起始p H 7.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对DBJ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DBJ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其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 DBJ,DBJ的16S r DNA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JX3924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