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徐德坤王维惠冯希庆(临沂市植保站276001)(临沭县农业局)(蒙阴县农业局)1992年以来,临沂市从山东省农科院、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引进脱毒甘薯苗,在临沭、兰山、费县、蒙阴等县区建立繁育基地,发展甘薯脱毒栽培。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以脱毒甘薯和未脱毒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甘薯脱毒后物候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的缓苗期、分枝期、结薯期和封垄期提前;脱毒甘薯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未脱毒甘薯高;脱毒甘薯的大中薯率和产量比未脱毒甘薯高.  相似文献   

3.
甘薯脱毒是一项高新农业增产技术。其推广应用是迅速提高甘薯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方法。试验表明,脱毒甘薯一般可增产30%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推广刚刚起步,虽已推广一定面积,但发展很不平衡。本文就推广中的问题予以剖析,并提出对策。以加速脱毒甘薯的推广,使...  相似文献   

4.
由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在全国甘薯产区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为探讨脱毒甘薯不同种代的增产效果,我们对不同级别种薯(苗)进行了栽培试验,以期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脱毒甘薯和及时更换脱毒种薯,充分发挥脱毒甘薯增产潜力,提高甘薯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薯病毒病广泛见于福建省各甘薯主产区,甘薯病毒种类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 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其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是最主要的种类。各种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甘薯品种田间带毒率为100%。通过对甘薯脱毒技术、指示植物法甘薯茎尖苗带毒检测技术、脱毒苗的增产效果和增产机理及脱毒苗繁殖和利用等进行研究,建立了福建的甘薯脱毒薯(苗)生产技术体系,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甘薯脱毒苗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方法。从甘薯病毒病的发生、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甘薯茎尖脱毒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并就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南安市最主要的薯类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666.7hm^2,长期种植新种花、湘薯75-55、金山57、台薯系列等老品种,加上农户留种自繁和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导致出现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抗性差、产量低、品质下降等不适于甘薯食品加工的问题。为了促进南安市甘薯生产,南安市农技站在引进脱毒甘薯品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999年从龙岩市农科所引进脱毒甘薯品种(苗)试种,经南安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脱毒甘薯的增产幅度达10%~25%,且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脱毒甘薯品种,目前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666.7hm^2,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43.5%。推广脱毒甘薯栽培技术对提高甘薯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病毒,甘薯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大制约因素。据调查,南阳市一般田块发病率100%,一般减产30%左右,2010~2013年共检测病害样品2 214个。结果表明,南阳市甘薯病毒的病原至少有6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褪绿斑病毒(SPCFV)、C-6、C-8和甘薯轻驳病毒(SPMMV),其中以SPFMV的检出率最高,阳性率达72.12%,其次是SPLV达60.22%。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薯种苗,生产脱毒甘薯成为防治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最后概括了脱毒种薯的生产程序,即1选用优良品种,2茎尖分生组织,3病毒检测,4优良株系评选,5脱毒试管苗快繁,6网室内生产脱毒原原种,7隔离区生产脱毒原种,8大田生产脱毒良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脱毒甘薯栽培产量与质量,本文结合河北省秦皇岛市脱毒甘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分别立足于脱毒甘薯苗选种与繁育、脱毒甘薯栽培过程、脱毒甘薯切蔓与收获3个阶段进行介绍,结合秦皇岛当地土壤、气候等基本情况,提出脱毒甘薯栽培的建议,按照因地制宜要求总结高效栽培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当地脱毒甘薯栽培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从而为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农业结构调整和人们膳食结构变化,甘薯在江苏省已有增加趋势.但因甘薯病毒病侵染,使甘薯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且品质也明显改善.为加速脱毒甘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现将脱毒甘薯的增产特性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 ,对河南省 1 0个主栽甘薯品种进行了脱毒培养 ,经过对脱毒甘薯原原种、原种及良种的三级繁育和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比非脱毒甘薯平均增产 6 1 .8%,商品性状明显改善。此外 ,还对河南省甘薯病毒种类进行了鉴定 ,明确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和甘薯G病毒 (SPVG)等为河南省甘薯主要病毒 ,并对甘薯茎尖苗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脱毒甘薯在新疆北部种植成功,2001年乌鲁木齐县果蔬研究所开始进行甘薯脱毒试验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栽培经验。总结了近几年该所脱毒甘薯种薯栽培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促进脱毒甘薯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营养生长旺盛,主茎长、分枝数、茎叶鲜重等都显著高于普通对照苗;脱毒苗薯块膨大早、膨大速度快、产量高.甘薯脱毒后一般可增产50%以上,出干率提高1~ 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产量高、品质好、生长旺盛、结薯早,种植脱毒甘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邯郸市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多年来在开展脱毒甘薯研究、培育、推广的同时,总结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福建脱毒甘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甘薯病毒种类、脱毒苗的增产机理、甘薯脱毒苗的抗病性是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供试的 6个甘薯品种的田间带毒率为 1 0 0 % ,检测出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 (SPCFV)中SPFMV是最主要的种类。脱毒甘薯的主茎长度、叶片数、茎分枝数、茎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均高于普通甘薯。生长势强、结薯较早、收获期大薯的数量和重量显著增加 ,是脱毒甘薯能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脱毒“岩薯 5号”变异株对甘薯蔓割病、薯瘟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未脱毒的“岩薯 5号” ,经茎尖培养的甘薯脱毒苗 ,其抗病性存在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薯作为无性繁殖作物之一,其体内病毒常年积累可造成品种退化,导致甘薯产量下降。甘薯苗脱毒后可有效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保证种植者经济效益,因此,推广脱毒甘薯高产种植技术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脱毒甘薯种植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以供种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脱毒甘薯种性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脱毒甘薯植株生长健壮,病害轻,产量高.一般可比未脱毒的甘薯增产40%以上.要使脱毒甘薯高产,在栽培技术上应抓好选种、整地、扦插质量、追肥、防病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这样才能夺取高产,提高脱毒薯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唐河县是个农业大县 ,也是甘薯主产县 ,常年甘薯种植面积 2 .33万hm2 左右 ,由于病毒病的影响 ,造成产量低 ,品质劣 ,效益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自 1998年开始引进脱毒甘薯 ,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 1999~ 2 0 0 1年累计推广近 5 .33万hm2 ,单产在 375 0 0kg/hm2 左右 ,较未脱毒的甘薯增产 35 %以上 ,增加效益 2 .4 8亿元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推广应用脱毒甘薯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多数人对脱毒甘薯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从而影响了脱毒甘薯在生产中的持续推广 ,为此 ,我们就一些常见问题作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福建省甘薯病毒病的调查及病毒种类鉴定、主栽品种的茎尖脱毒、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等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甘薯脱毒生产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脱毒甘薯推广应用的网络体系。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推广的脱毒甘薯平均增产21.9%,平均每亩增产鲜薯358.3kg。现将脱毒甘薯配套栽培技术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