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9):27-31
为探讨不同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生长、胴体性能、肉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分规模养殖场标准化育肥(对照组)、农村吊架子育肥(试验Ⅰ组)和全放养加补饲(试验Ⅱ组)3种方式进行育肥试验,测定其胴体、肉质、肌肉化学成分、氨基酸成分,结果显示:试验Ⅰ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6~7肋间膘厚、三点均膘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7.96%、21.04%、15.36%和47.29%(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43.60%(P0.05),胴体瘦肉率和肌肉甘氨酸含量分别提高8.82%和8.86%(P0.01),肌肉粗蛋白、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7.78%、10.69%、9.74%和10.15%(P0.05);试验Ⅱ组猪只的平均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37.71%、11.20%和47.29%(P0.01),胆固醇含量降低41.71%(P0.05),6~7肋间膘厚、三点均膘和肌肉甘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4.75%、23.19%和16.46%(P0.01),肌肉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10.52%、14.22%、13.08%和13.75%(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各氨基酸含量上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头猪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09.86元/头、10.39元/头和99.54元/头。吊架子育肥和全放养加补饲育肥均可降低滇南小耳猪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提高熟肉率、肌肉粗蛋白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改善猪肉食用品质;虽降低了生长速度,延长了育肥时间,但减少了精料用量,反而可获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南部低海拔热带地区选育形成的脂肪型猪种。具有早熟易肥,屯脂力强,屠宰率高,皮薄骨细,肉嫩味美,耐热、耐潮、耐粗饲等特性。其母猪发情征兆稍弱,发情持续期较外来猪种稍长,所以,在仔细观察掌握母猪发情征兆的基础上,需综合判断适时配种时间,采取适当的配种方式进行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产仔率。1母猪的发情表现1.1性成熟期滇南小耳猪性成熟较早,一般在4~5月龄达到性  相似文献   

3.
滇南小耳猪产业化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南小耳猪是西双版纳州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俗名:冬瓜猪、小耳朵猪、小山猪、勐腊猪、侵尼猪。分布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境内的傣、哈尼、布朗、瑶、拉祜等少数民族村寨。滇南小耳猪在自然封闭的环境中,多为自繁自养。主要饲养于山区,以放养为主,坝区饲养较少。具有耐湿热、边长边肥、皮薄骨细、屠宰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抗逆性强、遗传性稳定、胆小、性野、耐粗饲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影响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效率进行评价,并建立一套高效且完善的滇南小耳猪受精卵采集技术操作体系。对比不同发情时间和不同冲胚方法对滇南小耳猪受精卵发育情况、受精率和冲胚率的影响,同时研究排卵数量和产仔数的关系。结果发现,Ⅰ型和Ⅱ型排卵率分别为94.6%和95.2%,平均排卵数分别为7.7、7.8枚/头,1-cell期受精卵比例分别为76.3%和73.2%。一步法和三步法冲胚,胚胎回收率分别为59.7%和76.3%,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滇南小耳猪青年母猪两侧卵巢平均排卵总数为7.7枚/头,产仔数为6.8头。结果表明,按照Ⅰ型查情和配种更有利于实验的正常操作,使用三步法冲胚可以提高受精卵的采集效率,而提高受精卵采集效率的关键应是改进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5.
骨髓穿刺是使用穿刺针穿刺骨髓腔抽取骨髓的一种常用的医疗诊断技术,通过对骨髓的检查可对细胞学、细菌和寄生虫等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提供诊断的线索及观察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1]。但在实验动物方面,尤其是小型猪的骨髓穿刺主要是为了获得骨髓来分离骨髓干细胞供科学研究用。  相似文献   

6.
滇南小耳猪分布于云南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耐高温潮湿、抗逆性强、肉质优良,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本文综述了滇南小耳猪的种质特性及其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长抑素基因工程苗是利用激素免疫调控机理,通过免疫动物产生生长抑素(SS)抗体,中和动物体内生长抑素,使内源性促生长激素整体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动物生长的一种活载体疫苗,是由著名动物免疫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杜念兴教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制的用以促进动物生长的新一类疫苗,  相似文献   

8.
9.
<正> 滇南小耳猪是我国著名的主 要地方猪种之一,分布在云南省 西南部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带,亚然带广大地区。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西双版纳是滇南小耳猪的主要原始产区,境内所产的勐腊小耳猪素为滇南小耳猪的代表类型。 西双版纳所产的滇南小耳猪(以下简称小耳猪)是当地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长期选育形成的,并和边境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的猪种有一定的缘源关系。它能适应热带炎热潮湿的环境,能抵御热带地区体内外寄生虫和病害(传染病除外)的侵袭,能适应当地的放牧条件,早熟易肥,肉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育肥猪血清及肌肉中氨基酸水平的影响,选用420头日龄体重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和0.15%的NCG,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预饲期为3 d,正试期为44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NCG,血清中的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均显著上升(P0.05),精氨酸和蛋氨酸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0.1%NCG组,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NCG,肌肉中的氨基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0.05%NCG组氨基酸浓度及总氨基酸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NCG能够提高育肥猪血清中丝氨酸、谷氨酰胺和组氨酸的浓度,但对肉中氨基酸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 H45 m 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 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 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及杂交子代的生产性能,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猪种,试验选取撒坝猪、滇南小耳猪、滇撒猪、撒滇猪进行屠宰(每种猪各4头,公母各半),对屠宰性能、肉质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撒猪屠宰率、瘦肉率等胴体性能高于撒滇猪;滇撒猪p H值、肉色、大理石纹、猪肉持水能力优于撒滇猪;但滇撒猪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比撒滇猪低。说明在屠宰性能、肉质性能方面滇撒猪和撒滇猪杂交优势明显,滇撒猪胴体性能优于撒滇猪,撒滇猪肉品风味优于滇撒猪。  相似文献   

13.
<正> 用薄膜电泳的方法研究猪血清蛋自质的含量,国内已见一些报道,诸如四川大学冯文和等(1979)、四川农学院倪德光、胡祖禹等(1980)分别对成华猪、内江猪的血清蛋白质含量作了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14.
滇南小耳猪与巴马小型猪SLA-DQA基因多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滇南小耳猪和巴马小型猪的SLA-DQA基因的部分内含子1、完整的外显子2和部分内含子2共341bp片段进行了PCR-RFLP酶切分型,结果表明:2品种经EcoR Ⅰ酶切后BB基因型频率(0.468 8)高于AB型(0.375 0),AA型最低(0.156 3),B为优势基因(0.656 3),A为劣势基因(0.343 7).经AluⅠ酶切后,滇南小耳猪MM基因型频率(0.500 0)高于MN型(0.321 4)和NN型(0.178 6);而巴马猪则以MN基因型频率(0.485 3)高于MM型(0.338 2)和NN型(0.176 5);2个品种中M等位基因(0.604 2)频率高于N等位基因(0.395 8).经分析表明,2猪种在两酶切位点上各分型已达Hardy-Weinberg平衡.巴马小型猪和滇南小耳猪中分别存在9种和7种PCR-RFLP组合基因型,其中BBMN为优势组合基因型,AAMN为劣势组合基因型;AAMM组合基因型在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遗传多态参数分析表明:SLA-DQA基因外显子2的两酶切位点在2猪种间均表现为中度多态,AluⅠ的基因多样性略高于EcoRⅠ,巴马小型猪杂合性略高于滇南小耳猪,2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00 4.  相似文献   

15.
猪育肥方式主要有“一条龙”(集中使用精料)和“吊架子”(两头用精料,中间用粗料)两种。目前我省农村普遍用后一种方式,育肥期长,增重慢,耗料多,经济效益低。为了验证“一条龙”养猪的优越,为提高出栏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两种养猪方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滇南小耳猪为云南省地方"六大名猪"之一,同时也是澜沧县南岭乡唯一的地方养殖猪种,具有早熟易肥、皮较薄、肉质美味的特点。通过对滇南小耳猪在南岭乡的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及消费特点分析,探讨云南优质地方猪种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为边疆特色山地养猪业和实现农民养猪脱贫致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滇南小耳猪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以期为今后滇南小耳猪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对滇南小耳猪GH基因的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2种基因型AA和AB,没有检测到BB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结果表明:AB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在群体中占优势,所检测滇南小耳猪群生长激素基因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测量和生物统计分析,比较了成年滇南小耳猪头骨15个和华南野猪头骨5个,测定重量、尺度等39项。滇南小耳猪与华南野猪在头骨重量间差别不明显;头骨的宽度、高度、颜面角度各项尺度明显大于华南野猪,而长度、额鼻角等项均小于华南野猪,野猪的头更长、额鼻面更平直;二者泪骨形态相似,呈方形或菱形,依泪骨形态判断,滇南小耳猪由华南野猪进化、驯养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选用45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5头,研究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粉与鱼粉在设定的范围内(3%)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即添加一定比例的氨基酸蛋白粉或鱼粉(1%~3%)均可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添加氨基酸蛋白粉和鱼粉均可显著降低饲养成本(P<0.05);在第二阶段添加3%的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全株杂交构树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肌肉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育肥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使用3%的全株杂交构树发酵饲料替代豆粕。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9.00%、0.28%(P>0.05);试验组育肥猪肌肉中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瓜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8.59%(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9.30%(P<0.05),风味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9.90%(P<0.05),试验组育肥猪肌肉各必需氨基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WHO/FAO模式推荐值。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3%的全株发酵杂交构树饲料替代豆粕可提高猪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改善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猪肉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