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使用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3、7、14日龄三组商品肉鸡各40羽,同时设一组空白对照组。各免疫组及对照组于3、7、14、21、28、35、42日龄采血检测新城疫、禽流感抗体,于21、28、35日龄进行禽流感病毒攻毒,对比不同日龄免疫组的抗体消涨情况及不同日龄禽流感攻毒结果。发现对照组随鸡日龄增加,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逐渐下降,在42日龄时下降至0,而不同免疫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均先下降,21日龄左右开始上升,至35日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升至6log2以上。3日龄免疫组的禽流感免疫保护效果最好,21、28、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7日龄免疫组在21、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28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达70%;14日龄免疫组在28、35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均达100%,21日龄时禽流感强毒攻毒保护率只达30%。试验表明,商品肉鸡选择3日龄免疫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时禽流感免疫保护效果最好,采用3日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新城疫与禽流感的免疫保护效果,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是鸡肠道内一类重要的菌群,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能,为检测乳酸菌制剂对鸡新城疫疫苗协同免疫效果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给7日龄雏鸡饲喂植物乳杆菌,并接种新城疫疫苗(IV系),通过监测抗体水平,比较乳酸菌制剂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粪便大肠杆菌及乳酸菌的数量,初步研究乳酸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制剂能够协同增强新城疫疫苗的抗体水平,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加乳酸菌的数量,初步表明植物乳杆菌能够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揭示了乳酸菌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本研究设计了4种免疫程序,即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鸡新城疫灭活油乳剂疫苗分别单独免疫和共同交叉免疫,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对以上组别进行免疫效果检测和母源抗体消长分析。结果表明:商品肉鸡15日龄为最佳疫苗接种时点,首免接种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35日龄和55日龄分别加免新城疫灭活油乳剂疫苗,这种免疫程序可维持稳定持久的抗体水平,且大大减少鸡只的应激反应和养禽户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产蛋鸡及其子代鸡的新城疫抗体消长规律,对5、7、10、12月龄的海兰蛋鸡及其子代鸡在7、14、21和28日龄时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海兰蛋鸡在7月龄时新城疫HI抗体最高,为211.2,随后逐渐下降,12月龄时的HI抗体下降到29.5。子代鸡新城疫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1日龄时HI抗体效价在24左右;种鸡在7月龄时所产子代鸡的母源抗体最高。本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新城疫疫苗免疫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维生素A对肉杂鸡生长性能、钙磷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肉杂鸡饲粮中合理添加维生素A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罗斯308×海兰褐肉杂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2 000、6 000、10 000、14 000和18 000 IU/kg维生素A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8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肉杂鸡21日龄体重显著高于1 000、2 000和6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与10 000和14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14和21日龄肉杂鸡体重及1~21日龄耗料量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各组肉杂鸡22~42日龄耗料量和料重比、42日龄体重和1~42日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2) 21和42日龄肉杂鸡肝脏、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6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肉杂鸡21和42日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高于1 000和2 000 IU/kg维生素A添加组(P0.05),并且血清新城疫抗体与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有显著二次曲线回归关系(P0.05),维生素A添加量为12 000 IU/kg时效价最高。肉杂鸡血清禽流感H9抗体效价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0.05≤P0.10),血清法氏囊病毒抗体效价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3)各组肉杂鸡21和42日龄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胫骨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提高饲粮维生素A水平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肉杂鸡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H9抗体效价以及21日龄生长性能,但对肉杂鸡骨骼代谢和42日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认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 000和1 000 IU/kg维生素A可满足肉杂鸡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免疫状况和骨骼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型101佐剂制备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与进口白油佐剂新流二联灭活疫苗进行SPF鸡、AA肉鸡免疫比较,结果表明:试验一,SPF鸡10日龄免疫,免疫后7d,肉鸡专用新流组H9、ND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二,AA肉鸡7日龄免疫,肉鸡专用新流组禽流感H9抗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新城疫抗体对比不明显;试验三,AA肉鸡不同公司不同免疫日龄(1日龄、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3、30、37日龄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禽组流感H9抗体产生速度比同类产品及空白对照差异显著,1日龄免疫效果对比更明显;新城疫抗体对比差异不显著;试验四,田间7日龄免疫对比试验,26日龄抽检各舍抗体,齐鲁肉鸡专用新流H9抗体明显优于该公司新流,新城疫对比不明显。结果表明,齐鲁肉鸡专用新流二联灭活疫苗更适合于商品肉鸡免疫,1日龄免疫对比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核桃青皮水取物对云南本地土杂鸡生长性能和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120只28日龄本地土杂鸡,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3%、5%核桃青皮水提物),每组30只(公母各半),1只为1个重复。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65日龄时,各试验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3组的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ADG)为62.89 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料重比(F/G)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分别降低了12.00%、13.39%、5.17%(P0.05)。新城疫(ND)和禽流感(H7、H5)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免疫46 d后试验3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各组(P0.05)。免疫48 d后试验2和3组鸡禽流感(H7)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和3组禽流感(H5)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水提物可提高云南本地土杂鸡的生长性能和新城疫、禽流感(H7)抗体水平,且其效果随着核桃青皮水提物饮水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来看以5%核桃青皮水提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核桃青皮水取物对云南本地土杂鸡生长性能和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120只28日龄本地土杂鸡,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3%、5%核桃青皮水提物),每组30只(公母各半),1只为1个重复。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65日龄时,各试验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3组的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ADG)为62.89 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料重比(F/G)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分别降低了12.00%、13.39%、5.17%(P<0.05)。新城疫(ND)和禽流感(H7、H5)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免疫46 d后试验3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各组(P<0.05)。免疫48 d后试验2和3组鸡禽流感(H7)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和3组禽流感(H5)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水提物可提高云南本地土杂鸡的生长性能和新城疫、禽流感(H7)抗体水平,且其效果随着核桃青皮水提物饮水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来看以5%核桃青皮水提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鸡种对新城疫和禽流感的免疫性能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抽取如皋、文昌和安卡鸡各80只,经新城疫和禽流感免疫后分别于30、41、56、71和89日龄检测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如皋鸡公母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而文昌鸡和安卡鸡在性别之间差异显著。文昌鸡新城疫抗体在所有检测日龄均低于如皋鸡和安卡鸡,而安卡鸡禽流感抗体在所有检测日龄均极显著低于如皋鸡和文昌鸡(P<0.01)。本研究初步表明,就新城疫和禽流感而言,不同鸡种以及性别之间的免疫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鸡新城疫活疫苗紧急免疫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通过大肠杆菌人工感染30日龄蛋鸡,待出现病症后,紧急免疫新城疫La-sota弱毒苗(Ⅳ系)4羽份.免疫后5~17 d,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试验组新城疫抗体水平逐步提高,对照组抗体略有下降,免疫后17 d两组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已经过去,整体来讲鸡病控制好于往年,未发生重大疫病流行,尤其是禽流感控制的较好,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夏季多雨未出现高温应激反应,但今年鸡病发生仍有许多新的特点,值得我们去回顾总结。1鸡新城疫1.1发病情况鸡新城疫仍是危害养鸡业的头号疾病,超过一半的鸡病是由新城疫引起的,前期肉仔鸡、蛋雏鸡、育成鸡时有典型新城疫暴发,死亡率高达20%觸50%,有的甚至全群覆灭。产蛋鸡及较大日龄肉仔鸡的群发性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更是普遍发生,肉仔鸡非典型新城疫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及少数鸡的神经症状,随之而来的是大肠杆菌、霉形…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鸡新城疫和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选用Marcol 52、T1和SNB白油及S71油佐剂与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混合制成灭活疫苗,免疫适龄SPF鸡,比较不同佐剂对鸡的安全性及新城疫和禽流感的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4种佐剂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良好;应用T1白油佐剂的灭活疫苗,免疫SPF鸡产生的新城疫和禽流感HI抗体水平优于其他佐剂,免疫后2周检测新城疫和禽流感的抗体水平均合格,确定为最佳白油佐剂。  相似文献   

13.
对江门地区两个种鸡场的H5、H9及ND母源抗体进行了监测,发现雏鸡19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母源抗体水平低于4log2,确定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首免日龄为20日龄;经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免疫后,肌肉注射和点眼滴鼻免疫的实验鸡组禽流感(H5)和新城疫(ND)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群,肌肉注射2头份组H5抗体可在六天内升至4log2以上;肌肉注射2头份和点眼滴鼻组2头份组新城疫(ND)抗体水平达到4log2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种鸡场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本试验对父母代种鸡和出壳当日蛋雏鸡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检测以及对1、8、15、22及29日龄蛋雏鸡进行禽流感H5、H9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父母代种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通过卵黄传递给蛋雏鸡,使其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抵抗病毒侵袭。同时发现蛋雏鸡在出壳当日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最高,均达到6log2以上,且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随后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在15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22日龄时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也已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因此在15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首免,在22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9亚型首免,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H5和H9亚型和新城疫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环境,不同日龄的鸡,应用新城疫疫苗与禽流感疫苗同步注射研究两种疫苗间是否对互相的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我中心三年来分别在散养户,小型规模场进行实验经观察和检测无异常后,逐步向模养殖场和全县71.5万羽陈兰家禽推广,通过在散养户和规模场随机采样抗体检测试验,常规注射的抗体几何平均效价;鸡新城疫29.8,禽流感29.5;同步注射的抗体几何平均效价为鸡新城疫293,禽流感29.6,结果显示,不同饲养环境,不同日龄的禽类采用常规注射和采样同步注射的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基本一致,且通过同步注射可以减少鸡在疫苗接种后的一次应激反应期提高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低致病性禽流感是由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1)引起的以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常常并发大肠杆菌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下面介绍一例肉杂鸡发病后的诊治经过。1发病情况2016年11月13日,张寨镇唐楼村一户规模养殖场新进20000余只817肉杂鸡,大棚内饲养,按防疫用药程序接种新城疫(7、2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14日龄)、弱毒活疫苗和禽流感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高致病禽流感H5N1亚型和鸡新城疫疫苗混合免疫对其产生抗体水平的影响,将4 000只10日龄同品种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对照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和新城疫疫苗同时分别注射免疫,35日龄时按相同的方法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前及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50,66天随机采集血液样品不少于30份,进行H5N1 Re-6株、Re-7株、Re-8株和新城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混合后注射和同时分别注射的免疫效果一致,对禽流感、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物力成本、降低了免疫应激次数。说明可以将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考察益生菌配合发酵床模式饲养对巴中山地梅花鸡母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600只30日龄巴中山地梅花鸡母鸡随机分成3个试验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垫料饲养;发酵床组使用发酵床进行饲养;益生菌组使用发酵床同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益生菌,试验为期90 d。在45、90 d统计生长性能,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4只进行屠宰,用于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测定。结果显示:1~45 d时,与对照组比较,益生菌加发酵床组显著提高了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降低了料重比(P0.05);1~90 d时,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与对照组比较,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显著提高,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免疫器官指数,对照组在90 d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发酵床组和益生菌加发酵床组(P0.05)。法氏囊指数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和益生菌加发酵床饲养模式显著减少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还能显著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加发酵床和发酵床饲养模式对巴中山地梅花鸡的生长性能和部分屠宰性能等都优于普通垫料模式且能实现零排放,可以在优质鸡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程序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茶花鸡2号"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分别对两批次的"茶花鸡2号"商品鸡群在不同日龄随机采血124份,分离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对鸡群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30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较低,4~5周龄时间段的病毒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要求。因此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制定了防控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优质地方鸡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的佐剂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对比不同剂型佐剂的新城疫-禽流感(简称"新-流")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为生产上选择最佳剂型佐剂应用于新城疫-禽流流感二联灭活疫苗提供依据。分别将油包水型、水包油型、水包油包水型佐剂与新城疫及禽流感灭活抗原乳化成不同剂型的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HP株)二联灭活疫苗,将这三种不同剂型的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HP株)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一组7日龄SPF鸡。每羽颈部皮下注射0.2 m L,同时设一组未免7日龄SPF鸡作为对照组,各免疫组与对照组SPF鸡于免疫组免后6、10、15、21、28、35 d进行采血,检测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免疫油包水型疫苗组SPF鸡免疫后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上升最快,在免后10、15、21、28、35 d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也最高,其次是免疫水包油包水型的,而免疫水包油型疫苗组的SPF鸡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上升最慢,而且在免后10、15、21、28、35 d的新城疫与禽流感抗体也最低。此外,从各免疫组可以看出,在免后6 d时新城疫抗体已开始产生,在1log2以下,而禽流感抗体仍未产生。可见免疫新-流二联苗后,新城疫抗体比禽流感抗体更早产生,油包水型新-流二联苗的免后抗体高于水包油包水及水包油型,而且能持续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抗体,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