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试验选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杂交F1代羔羊20只(南甘杂交试验组)与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在相同舍饲条件下,测定分析两组F1代生长发育、屠宰指标及产毛性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南甘F1代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南甘F1公羔胴体脂肪含量(GR)值为1.53 cm,眼肌面积达11.95 cm2。研究表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较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与提高我县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毛肉生产性能,2011年9月引入7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观察试验,并对杂交F1代组和甘细羊纯繁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重、1月龄重、3月龄体重等性状进行了跟踪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从初生重到3月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C.V为15.99%。由此可见,高寒牧区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改良甘细羊是一项提升甘细羊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是肉毛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是体格大、产肉率高、生长快、羊毛性能良好.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东北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研究不同舍饲方式对杂交一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东北农区舍饲养羊,科学饲喂,生产优质肥羔羊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与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毛肉生产性能,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结果表明:南甘F1公羊羊毛纤维自然长度极显著高于F1母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P<0.01);南甘F1母羊毛纤维的伸直率极显著高于F1公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P<0.01);但在羊毛纤维的断裂伸长、断强力、功、强度、EYS1.5、屈服点、伸长率、卷曲度、卷曲回复率、卷曲弹性和细度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高寒牧区天祝县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一项提升养羊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与提高天祝县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毛肉生产性能,2011年9月引入7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F1组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重、1月龄重、3月龄重、6月龄重进行了跟踪测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初生重~6月龄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异系数15.99%;引入的种公羊在人工授精中,1次射精量0.6~1.3 mL,精子密度13亿~23亿个/mL,平均活力0.65,均达到标准要求。由此可见,高寒牧区引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一项提升天祝县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杂交效果,试验分4组(I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甘肃高山细毛羊♀F1(简称南甘F1)公羔;II组:南甘F1母羔;III组: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IV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对其6月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甘F1羔羊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均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P0.01);南甘F1公羔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达1.67 cm和11.56 cm2;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肉色评分最高,其次为南甘F1公羔,且显著高于南甘F1母羔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P0.05);失水率、p H1值、p H24值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南甘F1公羔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羔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杂交一代公羔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P0.05)。综上所述,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后代羔羊肉用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是南非独一无二的白色被毛、肉毛兼用绵羊品种。主要用于生产羔羊肉,100日龄羔羊体重可达35kg,成年母羊可生产4kg优质超细型羊毛。通常产羔率达150%以上,且母羊泌乳量足可保证所产羔羊的健康发育。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属无角绵羊品种,成年公羊体重达100-110kg,成年母羊70-80kg。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改良兴安细毛羊的产肉性能.通过德兴F1杂交后代产肉性能的测定,增重效果极显著.德兴F1杂交后代肉质鲜嫩,上膘快,在自然放牧条件下,6月龄平均日增重达225 g,达到德国肉用美利奴品种标准;6月龄公羔较兴安细毛羊公羔体重高5.7 kg,提高了14.18%;18月龄体重高4.4 kg,提高7.93%,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胴体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 kg和4.09 kg,分别提高25.03%和16.21%,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净肉重较兴安细毛羊6月龄和18月龄分别高4.13 kg和3.74 kg,分别提高33.71%和17.98%,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以进口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公羊为父本,以当地导入澳美基因的东北细毛羊为母本,采用级进杂交方法,经过13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绵羊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肉用绵羊品种体型外貌特征、产肉、产毛和繁殖性能,生产以19.0~21.5μm为主体羊毛细度的同质细毛羊。核心群种公羊、成年母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达到98.80±5.21 kg、70.71±2.10 kg、75.11±1.98 kg、59.36±2.22 kg,相应羊别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分别达52.94%±1.84%、76.86%±1.54%,53.16%±1.19%、78.72%±1.31%,50.08%±1.73%、75.62%±1.36%,51.42%±1.74%、71.99%±1.33%;成年母羊繁殖率130%~150%,羔羊成活率95%以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综合生产性能及品质达到或超过是国内外同类绵羊品种,是优异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利用该品种改良传统的细毛羊品种可以起到肉毛兼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