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前后犊牛在不同固液比例饲喂模式下营养物质代谢及其瘤胃发酵的异同,从而探索基于不同饲喂模式下的犊牛断奶方式。试验选用7日龄荷斯坦公犊牛36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各组采用相同原料组成、相同营养成分的代乳粉和颗粒料。在总干物质饲喂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改变固液饲料饲喂比例,形成3种饲喂模式组:高液体饲料比例(HL)组,28~56日龄内,颗粒料∶代乳粉保持在1∶2,56日龄断奶;对照(LS)组28~56日龄内,颗粒料∶代乳粉从1∶2逐步降低到1∶1,56日龄断奶;高固体饲料比例(HS)组,28~42日龄内,颗粒料∶代乳粉从1∶2逐步降低至1∶0,并于42日龄断奶。试验期77 d。分别于犊牛28、42、56和84日龄采集瘤胃液,35和63日龄进行断奶前后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断奶前,与HS组相比,HL、LS组犊牛总能代谢率相对较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后,HS组消化能代谢率、氮利用率及氮的生物学价值较HL组显著提高(P0.05)。与HL组相比,HS组84日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3组间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84日龄时,HS组犊牛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比例显著高于HL组(P0.05),各组间丙酸、戊酸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得,适量增加固体饲料饲喂比例有助于改善断奶前后犊牛瘤胃发酵环境,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提高断奶后犊牛饲粮能量代谢率、氮的生物学价值及氮利用率;采用高固体饲料饲喂模式,犊牛在42日龄固体饲料采食量达到1.0 kg/d时实施断奶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固液饲料饲喂模式对犊牛体型和部分代谢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7 d荷斯坦公犊牛36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饲喂营养水平相同的固液饲料(代乳粉、代乳粉固体饲料)。在保证总干物质饲喂量一致的情况下,改变固液饲料饲喂比例。高固体饲料比例(HS)组在28~56日龄期间,固体颗粒饲料:液态饲料≈1∶2~1∶0,在42 d固体饲料采食量约为1.0 kg时断奶,此时总干物质采食量(DMI)约为1.1 kg;高液体饲料比例(HL)组在此期间固体颗粒饲料:液态饲料≈1∶2、对照组(LS组)为1∶2~1∶1,这两组犊牛均于56 d时断奶,此时固体饲料采食量分别约为0.5 kg和1.0 kg。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84 d时HS组体重显著高于HL、LS组(P0.05),试验期内各组犊牛的体躯指数、体长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56 d时,HL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浓度显著高于LS组(P0.05);42 d时HS组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HL、LS组(P0.05);84 d时,HS组的β-羟丁酸浓度显著大于HL、LS组(P0.05)。由此可见,犊牛哺乳期固体饲料采食量对其生长及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若增加固体饲料采食量,在42 d达到1.0 kg/d的前提下,提前断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模式对蒙贝利亚×荷斯坦杂交犊牛(以下简称蒙荷杂交犊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蒙荷杂交犊牛,按出生日期、初生重分为3组,即颗粒化开食料组(CON组)、口感化开食料组(Te组)和颗粒化开食料加苜蓿干草组(PeA组),每组10头牛。CON组犊牛3日龄开始饲喂颗粒化开食料;Te组犊牛3日龄开始饲喂口感化开食料;PeA组犊牛3日龄开始饲喂颗粒化开食料,并在15日龄开始饲喂苜蓿干草。试验期10周。所有犊牛第8周断奶,试验期内每周跟踪记录犊牛的采食量、体重、体尺指标,并测定血清学指标。结果表明:1)饲喂模式对断奶后犊牛的开食料采食量的影响呈差异趋势(P=0.068),以Te组最高,PeA组次之,CON组最低。2)饲喂模式对断奶前后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3)饲喂模式对断奶后犊牛的体长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Te组体长指数显著高于CON组和PeA组(P0.05)。饲喂模式对断奶前后犊牛的体躯指数和管围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4)饲喂模式对断奶前后犊牛的血清学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3种饲喂模式下,断奶前蒙荷杂交犊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断奶后蒙荷杂交犊牛体长指数呈显著差异,开食料采食量呈差异趋势,但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6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粉状开食料+干草+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粉状开食料,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和精饲料,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颗料型开食料。两组均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Ⅰ组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两组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前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45d、60dⅡ组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5dⅠ组尿素氮(BUN)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CP、EE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犊牛腹泻率(2.39%)低于Ⅰ组(3.12%)。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前犊牛生长状况、生产性能、断奶日龄等指标的影响。选取1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7头犊牛。向所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结果表明:断奶前犊牛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6.5%(P<0.01);开食料的日采食量下降11.9%;与对照组(57 d)相比,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49.7 d)显著提前了犊牛的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6.
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脂肪含量代乳品,研究脂肪水平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饲料进食量的影响,为犊牛生长规律和脂肪需要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际生产中犊牛早期断奶和培育提供技术指导。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EE9、EE13、EE17 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相同、脂肪含量为9%、13%及17%的3种代乳品。每日记录犊牛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并于犊牛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犊牛体重及体尺指标,同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组犊牛哺乳期的饲料日进食量分别为706.9、666.9、569.3 g;10~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8、544、488 g,EE13组犊牛日增重高于EE9、EE17组的犊牛;犊牛60日龄时,EE13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及管围均高于其它2组。血清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脂肪含量的影响,但日龄对哺乳期犊牛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日龄的增加,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进食量逐渐增加,低脂肪的代乳品(EE9)不能满足犊牛的能量需要,高脂肪的代乳品(EE17)抑制了犊牛对开食料的采食量,饲喂脂肪含量13%的代乳品(EE13)对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2组。脂肪含量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价液体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80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两种试验日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固体颗粒饲料,实验组前期饲喂液体发酵饲料,后期饲喂固体颗粒饲料,实验期11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7.12%,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22.08%(P0.05);实验组仔猪血液中的血清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显著降低(P0.05)。因此,液体发酵饲料能够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断奶仔猪的机体健康状况,是仔猪断奶初期的理想饲粮。  相似文献   

8.
代乳粉是模拟牛奶特性所制作的,含有易被幼畜消化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并强化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及其他辅助剂,经特殊加工工艺(如红外膨化、喷雾干燥等)制成的粉状物质.饲喂时需稀释成液体,用以代替母乳哺育犊牛.一般3月龄断奶的犊牛自出生到断奶每头约需要消耗牛奶350~450千克,约占奶牛1个泌乳期奶量的10%,培养成本较高.采用代乳粉代替牛奶饲喂犊牛,可以减少全奶喂量,降低饲养成本,同时可切断母源疾病的传播,促进瘤胃发育,使犊牛尽早适应固体饲料,为其后生产性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代乳粉是一种含有一定乳成分、无菌生产的,饲喂成本比全乳低的代乳饲料,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1传统的饲喂方式培育犊牛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加强犊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在犊牛的的培育上多采用传统的饲喂模式,即用鲜牛奶饲喂犊牛,犊牛60日龄断奶。培育1头犊牛需消耗牛  相似文献   

10.
提高犊牛饲养效率是目前奶牛养殖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试验以犊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阶段"饲喂初乳(1~3日龄)+定时定量牛奶(或自由采食酸化牛奶)+犊牛颗粒料"、60日龄断奶的饲养程序,定期监测犊牛生长指标,研究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酸化奶自由采食模式对30日龄和60日龄的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没有不良影响,但是由于30~60日龄自由采食酸化奶影响了颗粒料的采食,使得60日龄胸围日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可能影响了瘤胃发育,故建议在30~60日龄期间酸化奶定量饲喂,并加强诱导犊牛颗粒料的采食,以促进瘤胃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9,(19):30-33
试验旨在研究群饲犊牛自由采食酸化奶的条件下,结构性饲料对哺乳犊牛和断奶应激期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日龄、体重相近犊牛300头,随机分为6栏,每栏50头,随机选择3栏饲喂常规颗粒犊牛开食料(颗粒料组),其余3栏饲喂结构性犊牛开食料(结构料组)。两种日粮的配方完全一致。颗粒犊牛料中所有物料均经粉碎、混合、制粒,制成颗粒料。将饲粮配方中玉米和大麦取出,换为蒸汽压片玉米和带壳大麦,其余物料粉碎、混合、制粒,为颗粒浓缩料,再将颗粒浓缩料与蒸汽压片玉米、带壳大麦混合,制成结构性饲料。整个试验分为哺乳期和断奶应激期共计90 d,哺乳期试验第1 d饲喂酸化奶,第15 d供应开食料。颗粒料组犊牛在哺乳期饲喂开食料,断奶后补饲苜蓿干草。结构料组犊牛断奶后饲喂结构性生长料。将结构性开食料与20%苜蓿干草混合,制成结构性生长料。结果表明:哺乳期间,结构性饲料采食量比颗粒料组高40%(P<0.05),日增重高19%(P<0.01);断奶应激期间,结构性饲料采食量比颗粒料组高29%(P<0.01),日增重高25%(P<0.01),饲料利用效率高11%(P<0.05);试验结束时,结构料组犊牛体重更高(P<0.05)。综上所述,在哺乳期自由饮用酸化奶的条件下,结构性饲料在哺乳期和断奶应激期的效果均优于传统颗粒开食料,可促进犊牛生长,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2.
代谢印记是机体对早期营养状况的一种记忆效应。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代乳粉对断奶后羔羊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的影响,以探索羔羊早期补饲的代谢印记作用。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初生重为2.5±0.2 kg的新生羔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随母哺乳(ER),试验组分别于羔羊10、20和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EW10、EW20、EW30)至60日龄,之后所有羔羊停止饲喂液体饲料(代乳粉或母乳),饲喂相同的固体开食料至90日龄。结果表明:断奶前补饲代乳粉促进了羔羊开食料采食量和日增重,并且断奶前补饲代乳粉显著提高了断奶后羔羊90日龄体重、日增重和开食料的采食量,显著降低了断奶后羔羊胸围增长速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断奶体重、断奶前的日增重、采食量与断奶后的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断奶前后的体长、体高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断奶前羔羊生长性能的改善对断奶后羔羊的生长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当前国内哺乳犊牛强化饲喂的实际效果调研以大型牧场哺乳犊牛作为对象,分析强化饲喂犊牛60日龄断奶体重及体尺指标。结果显示:在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强化饲喂可以显著提高犊牛断奶时的体重及体尺等指标且不影响犊牛健康,获得显著优于传统饲喂模式下的培育效果,为实现后备奶牛13月龄达到初配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索适宜当地的犊牛早期断奶时间,促进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和使母牛尽快恢复体况,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方法]选择体格大小一致、健康无疾病、体重接近,父本相同,3月龄西杂犊牛20头作为试验牛,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0头(公、母数量相同)。A组经过1个月断奶精料、粗料和多汁饲料的过渡性适应,4月龄断奶,并根据犊牛生长发育逐渐增加精料、多汁饲料,B组按照养殖场饲喂方法饲养,并于6月龄断奶,A组与B组犊牛6月龄断奶后自由采食粗饲料、按体重1%饲喂精饲料,分别在犊牛6,12,18月龄称重。[结果]结果表明:肉牛18月龄时A、B组犊牛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38 kg,546 kg,A组高于B组92.00 kg(P0.01),表明犊牛早期断奶、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后期的生长速度比6月龄断奶高。[结论]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是一项实用技术,值得在养殖场和规模养殖户中大力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有抗奶的营养平衡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头,公母各半。对照(CON)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NE)组饲喂有抗奶+营养增强剂,代乳粉(MR)组饲喂代乳粉。犊牛自70日龄断奶,试验期98 d。结果发现:(1)生长性能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出生~70日龄阶段ADG、DMI、胸围变化率(P0.05)和出生~70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体高变化率(P0.05),代乳粉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71~98日龄阶段ADG(P0.05),在犊牛出生~70日龄、71~98日龄、出生~98日龄阶段MR组犊牛DMI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整个试验期间,CON组、NE组、MR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86.1.1.86。(2)血清指标方面,与CON组相比,营养增强剂显著提高了NE组犊牛42、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NE组犊牛98日龄血清MDA含量(P0.05);代乳粉显著降低了MR组犊牛42日龄血清T-AOC(P0.05),显著提高了MR组犊牛98日龄血清SOD活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抗奶中添加营养增强剂可改善犊牛体尺,增强犊牛抗氧化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16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饲喂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一号开食料和二号断奶过渡料,对照组饲喂未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三号开食料。60日龄时对犊牛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分析,每组屠宰3头犊牛,测定瘤网胃重及容积、瘤胃乳头高度及宽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瘤网胃重及容积、瘤胃乳头及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日增重和体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在7~40日龄饲喂一号开食料、41~60日龄饲喂二号断奶过渡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犊牛瘤胃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正断奶前犊牛饲养的日劳动力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均高于其他阶段;此阶段的重要目标是在不影响犊牛健康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早期断奶(21~35日龄)可降低饲料和劳动成本。因此,在喂足初乳的前提条件下,需要给断奶前犊牛饲喂代乳料。合格的代乳料可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和发育,为早期断乳做好准备。本文还将介绍代乳料的成分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1哺喂初乳初乳富有营养,但对犊牛的免疫效应(抗体保护)仅限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早期奶犊牛断奶技术,使犊牛阶段饲养成本下降,但奶农担心的问题是哺育方法和断奶技术,否则容易出现疾病、发育缓慢,影响后期的生长、发情、泌乳量。从1990年开始.笔者运用乳猪早期断奶技术原理奶犊牛从7日龄开始饲喂乳猪全价饲料(后有奶犊牛代乳料、开食料),经试验证明,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犊牛强化饲喂液态奶的可行性,本研究观测了鲜奶饲喂量对中国荷斯坦犊牛哺乳期生长性能、体型发育,断奶阶段血液生化指标以及断奶后养分消化的影响。选择4日龄中国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两个水平的鲜奶,即高奶量组和对照组。结果,高奶量组的鲜奶采食量较对照组多174.4g,开食料较对照组少95.5g;高奶量组哺乳期干物质、代谢能和可消化粗蛋白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高5.2%、11.6%、9.0%,其中高奶量组4~54日龄代谢能和可消化粗蛋白摄入量较对照组高,在55~60日龄代谢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较对照组低;高奶量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9.3%,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鲜奶饲喂量可极显著促进犊牛腰角发育(P0.01),具有促进体斜长增加的趋势(P0.10);对照组断奶阶段血糖浓度有提高的趋势(P0.10),两组犊牛断奶阶段血浆甘油三酯、尿素氮、β-羟丁酸和胰岛素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常值;高奶量对犊牛断奶后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全肠道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提高鲜奶饲喂量有益于犊牛生长发育,不影响犊牛养分消化。试验犊牛摄入代谢能较高,具有增加血脂的潜在风险,液态奶强化饲喂策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犊牛是指0~6月龄内的牛。根据生产管理的需要,又将犊牛期分为新生期(出生后至3~5日龄),哺乳期(6~90日龄)和断奶期(断奶后至6月龄)。由于犊牛不仅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而且还与未来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犊牛就是整个牛群的未来。因此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管理的关键之一。为了提高犊牛健康指标,我们必须加强犊牛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