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由软化病病毒引发的蚕病,往往被认为危害较小。但是,最近在熊本县感染了浓核病,因而观察了蚕病的发生。关于软化病病毒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新指定的蚕品种对软化病病毒的敏感性,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因此,作者从有利于熊本县的蚕造收成稳定出发,以本县饲养的蚕品种为材料,对新品种的抗病性进行调查;从现行普通蚕品种中选定五个品种,从具有某种特征的蚕品种中选定二个品种,调查软化病病毒的敏感性。另外,去年作者报导了现行蚕品种对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及品种间敏感性无差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小蚕期的光照条件,对蚕儿的齐一、饲育经过等产生影响的情况,以前报告过。这次关于光照条件是否对于蚕儿的病毒性软化病病毒的感染性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把病毒性软化病蚕的10%乳剂10,000rpm离心30分钟的上清液作为10~(-1)液,将其10~(-3)~10~(-7)液对蚁蚕(蚕品种是绵秋×钟和)经口接种19小时后,在24小时明、24小  相似文献   

3.
应用莹光抗体法研究了5龄蚕及其变态过程中中肠上皮组织的病变。病毒感染幼虫的中肠上皮细胞,在变态时全部脱落,在新形成的蛹中肠上皮组织和蛾中肠上皮组织中可见到病毒的增殖。前蛹期或化蛹后数日之内,在中肠上皮组织内发现有球状体,但这种球状体的可见数随着时间而减少,这是由于蛹中肠上皮组织中病毒的增殖很少,而幼虫期退化和缩小的杯状细胞还暂时残留在新的上皮组织内,到了蛹的后期中肠上皮组织中就不再见有球状体了。  相似文献   

4.
5.
<正> 岩手县夏蚕约占全年养蚕收蚁量的10%以下。夏蚕劳动力容易安排,蚕作也比较安定,随着多回育养蚕的普及在夏蚕期饲育春用种有增加的倾向。关于春用品种在夏蚕期饲育的适应性,从养蚕方法方面正在进行探讨,但是从蚕作安定方面适应性的报告较少。因此,选择近应于夏蚕期的蚕品种及制种时期(越年或者即时浸酸种)作为一个指  相似文献   

6.
在上次大会(45次大会)报告过小蚕期的饲育光照条件影响蚕儿对家蚕的病毒性软化病病毒的感染性的情况。这次报告关于对蚁蚕及2~4龄的各龄起蚕经口接种病毒,其前后龄期的饲育光照条件,用明、暗组合进行饲育,用这个过程中的发病率研究对感染性的影响。与此同时,报告关于病毒接种后经不同时间在中肠组织内的病毒抗原的状  相似文献   

7.
软化病病毒(FV)接种前后的光照条件对家蚕FV感染性产生影响的情况已报告过,这次报告是关于光照条件和FV感染性的关系,调查了不同蚕品种、不同照度及饲料(桑叶、人工饲料),得到的一些看法。 [方法]病毒接种以3龄起蚕为主,在桑叶上添食20小时。接种前后的饲育中光照条件,按全明、全暗以及8小时明、16小时暗等设置。病毒的感染性是从FV接种后第12天为止的发病蚕数,用Finny的概率法  相似文献   

8.
<正> 国内外迄今为止从病蚕体内分离到的浓核病病毒(Densovirus,简称 DNV)已有六株,其中伊那株、松井株和古田株病毒在对不同蚕品种的感染性、病毒本身的理化性状和血清学性状方面完全一样,属于同一种病毒,而佐久株和山梨株则同属于另一种与前者不同的浓核病病毒(松井等,1977;川濑等,1982;渡部等,1986)。对于我国目前生产上流行的 DNV,在对蚕品种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比较,对核多角体病病毒的经口接种抵抗力小的情况已有报告(松原、林屋;林屋等)。讲演者继续前报,研究了关于对用不同饲料饲育的蚕儿接种了NPV、CPV、FV的各种病毒时蚕儿的感染性等情况。首先,对1~2龄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的蚕在3龄起蚕时,分别经口接种了NPV、CPV及FV。其结果,经口接种NPV的,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之间的-log ED_(50)值相差最大,接种FV的  相似文献   

10.
苯氧基卡鲁普杀虫剂对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本省蚕种场早生桑栽植面积较小,且用不同早生桑品种与原蚕饲养成绩的关系,也未作详细的研究,为此,我们于1978年春期,在省原蚕种场的协助下,对小蚕期不同桑品种与原蚕的影响作了调查,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小蚕期供试桑品种有大叶早生、乌皮桑、桐乡青三种,饲养蚕品种是杭7和杭8,小蚕期按蚕品种不同分设混合区,每区收蚁量  相似文献   

12.
桑螟是桑园的主要害虫,由于气候、防治不当等原因,近年来在我国蚕桑主产区频繁发生,给当地桑农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桑螟对杀虫剂抗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桑螟抗药性机理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十几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广大蚕区,一种新型的柞蚕软化病日益严重的危害着柞蚕生产。由于该病多发生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或是由于患病蚕儿多吐无色消化液,因而被称之“高山型”软化病或“吐白水”型软化病。  相似文献   

14.
<正> 将对人工饲料无菌育与开放育蚕的研究结果,是在感染后下一龄期或再下一龄期,蚕停止摄食,出现吐液、缩小等症状,产生大量的发育迟缓蚕。从4眠时的调查可知:在稚蚕期感染的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10—37%(约2—7天)发育迟缓蚕;4龄期感染的蚕,到就眠止出现10%左右(2天)的发育迟缓蚕。开放育时更显著,在1、2龄感染蚕,到4龄就眠止出现30—80%(6—16天)的发育迟缓蚕;3、4龄感染蚕,到4眠止出现12—16%(2—3天)发育迟缓蚕。从开放育、桑叶育蚕比无菌蚕更易感染IFV出现,讨论接种细菌对IFV感染的影  相似文献   

15.
给无菌各龄起蚕添食不同浓度的IFV,调查其感受性发现:被添毒蚕出现致死和发育缓慢现象。比较其感受性发现;稚蚕比大蚕高10~3—10~6倍;人工饲料开放育和桑叶育蚕在各龄比无菌蚕感受性高10—30倍。而且,在S.fecalis或S.marcescens的存在下,其感受性增大。IFV和这些细菌混合感染的蚕,眠中有大量细菌存在。添食氯霉素后,眠中细菌激剧减少,蚕死亡率降低。在混合感染中S.faecalis的影响比S.marcescens大。  相似文献   

16.
经硫酸铵盐析及差速离心纯化了家蚕软化病病毒(FV),该病毒为直径约20毫微米的球形颗粒。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将病毒分离成四条结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VP_1 24,000、VP_z 50,000、VP_3 56,000和VP_4 66,000。该病毒核酸为单链DNA,其碱基组成为腺嘌呤16.2%、鸟嘌呤32%、胞嘧啶19.6%以及胸腺嘧啶31.8%。  相似文献   

17.
原蚕小蚕用桑的叶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蚕小蚕用桑的叶质试验顾靖怡,谈建中,卫正国(江苏省浒关蚕种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叶品质对原蚕饲育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对小蚕用桑品种及其适熟叶问题也已有较多的研究[1-3]。但是,由于决定叶质的因素比较复杂、蚕品种间的营养要求又有差异,因此...  相似文献   

18.
养蚕除要取得茧丝外,在种桑、养蚕、缫丝、织绸这一系列生产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产物可供利用。过去,用蚕沙作肥料和饲料,缫丝过程得到蚕蛹也是良好的饲料及榨油的原料,废丝可制成长吐及滞头,是绢纺的重要原料。此外,桑叶、桑枝及桑白皮;蚕沙,僵蚕可以入药。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对于桑、蚕的副产物是能给予充分利用,积  相似文献   

19.
为更合理地制订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通过不同蚕品种,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和发育迟早,对病毒致死中量进行测定,以了解蚕对病毒感染性的差异。试验初步了解到:1.家蚕因蚕品种不同,对病毒的感染性有较大差异,一般春用品种较夏秋用品种易感染,以东34×603与东肥×华合比较,达到致死中量的中肠型脓病多角体(CP)添食浓  相似文献   

20.
夏秋蚕空头性软化病发病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引言 近几年来,夏秋蚕的蚕作不很稳定,脓病、软化病的为害,特别是空头性软化病发生较多。发生空头性软化病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很多的争论。有的认为是细菌在消食管内繁殖而引起;有的认为是营养与坏境不良引起生理失调的关系;法国巴约氏认为是先由一种视外病毒所寄生,再由细菌繁殖而引起。在争论中大部分学者认为软化病是不传染的。我国农村普遍发生空头性软化病以后,对发病原因的看法也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