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减少产犊对母牛产后子宫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收集荷斯坦牛分娩及新生犊牛数据,分析上述因素与奶牛难产及子宫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胎、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死胎、公犊和犊牛初生重≥44.0 kg为难产风险因素;犊牛初生重≤34.0 kg和(或)死胎为胎衣不下风险因素;死胎和胎衣不下为产后子宫炎风险因素;死胎、产后子宫炎和分娩体况评分3.25或3.75为子宫内膜炎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畜主张洪,家住长寿县凤城镇五一黄金村养牛小区。已养牛八年,其饲养的品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共有奶牛15头:成年母牛10头含干奶牛2头、产奶牛8头;后备奶牛5头含犊牛2头、育成牛3头。日产鲜奶115公斤,所产奶全部交天友乳品公司,售价为1.98元/公斤。  相似文献   

3.
1991年8月27日到9月24日,奶牛流行热病在我场蔓延了29天。全场先后共有11头成年母发病(犊牛、育成年、青年牛未见感染),占成年母牛总数的12%,经过治疗全部病愈,且泌乳量大部分回升到原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 在以色列一家大型奶牛场,每年约产900头犊牛,新生犊几乎全部发病,冬季其死亡率高达50%,全年死亡率约10%。1~20日龄的犊牛发生腹泻,其中多数还伴发上呼吸道感染。检查发现大多数分娩奶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极低。所以称这种现象为乳生性免疫缺乏综合症(LIDS)。对两组检查初乳,病牛组的IgG平均水平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我场是一个饲养黑白花奶牛的专业性牧场1982年饲养奶牛912头,(其中成奶牛525头,育成牛268头,犊牛119头),全年产鲜奶297.8万公斤,繁殖犊牛543头,每年向省内外推广良种奶牛100余头。据82年结束305天产奶量资料分析:成母牛305天产犊量为5618.5公斤,其中4000~6000公斤牛291头,占成母牛的66.4%,6000~7000公斤牛95头占21.7%,7000公斤以上的牛52头占11.9%。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我场于1986年10月栏存中国黑白花奶牛78头,其中有成年牛(2.5岁以上)48头,育成牛(1—2.5头)13头,饲养在大牛舍,犊牛舍有犊牛(1岁以下)17头。成年牛、育成牛的主要草料是玉米、稻草、麸皮、青玉米杆,青草少量。犊牛主要饲料是牛奶、黄豆、玉米、麸皮,青草较多。三者都只添加贝壳粉、兽用盐。从1986年10月22日发现大牛舍54号奶牛不食不饮,行走不稳,精神沉郁,心动过速,呼吸迫促,体温不高的症状到11月9日共发现19头奶牛表现出相同症状。  相似文献   

7.
1998年7~8月,时值我市遭受特大洪涝期间,本市国有奶牛场饲养的奶牛群发霉饲料中毒。全群62头奶牛中发病51头,死亡7头,发病率为82%,死亡率为11%。现将我们的诊断防制体会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症状1.11998年7月5日,1头头胎产犊2月泌乳牛发病不食,经场兽医治疗5天无效,于7月10日死亡。此后2~5天场内奶牛相继发病,并随之陆续死亡,大约每隔7天左右死亡1头,死牛时间持续到8月28日发病51头,死亡7头,其中泌乳牛6头,育成牛1头,犊牛无发病死亡。病死的6头泌乳牛均为产仔两月内的高产奶牛,发病前除1头体质较差外,其余5头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8.
皮肤乳头状瘤是由病毒引起的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摸清这种病在我们乳品厂奶牛中的发病情况,我们对全部奶牛群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 (一)发病和分布我们乳品厂共有中国黑白花奶牛538头,其中成年母牛281头,青年母牛109头,育成母牛75头,犊母牛73头。调查未发现成年母牛和犊母牛患皮肤乳头状瘤。青年母牛和育成母牛共有55头发病。在  相似文献   

9.
我场于1954年建场以来,奶牛流行热共发病8次,最近的1991年7月4日发病至8月19日结束,历时45天。我们奶一场发病牛共344头(其中生产牛127头,发育牛213头,犊牛4头)占存栏牛37.3%,共死亡发育牛5头、生产牛3头、死亡率占发病中2.3%。其中危重病牛达30余头,经我们抢救的16头,由于抢救及时、方法对路、降低了病牛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1月26日,我们“牛胚胎移植技术开发”课题组移植的48号受体黄牛分娩了一对异性双胎黑白花奶牛犊,雌性是死胎,雄性是弱胎,经过全力救治,雄性犊牛竟意外的存活下来,并得到良好的发育,现报道如下。 1.情况简介 1988年8月23日来自农村的48号役用黄牛被选为胚胎移植受  相似文献   

11.
我场1986年5—6月曾一度流行犊牛腹泻病,后经诊断为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报道如下。一、一般概况全场共有黑白花奶牛594头,其中基础母牛325头,育成母牛94头,1—6月共产犊175头,5—6月共产犊44头,牛群基本是自繁自养,全年舍饲。采取集中产犊办法,即大母牛产前10天进入产房待产;犊牛生后7天内吃初乳,此阶段犊牛单圈单独管理,7天后吃混合乳,并混群集中管理,以上均采取人工哺乳。15天后逐渐补饲草料。全牛群5—6月期间共产犊44头,发病23头,发病率(占犊牛)为52.2%,死亡21头,  相似文献   

12.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  相似文献   

13.
后备牛舍相对泌乳牛舍来讲,要简单一些,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犊牛阶段,应该将每头牛单独分开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到了育成牛阶段,为了改进劳动和设施的效率,可以将奶牛分小群饲养,同时为转入待配种育成奶牛群作准备。配种后进入青年牛群,产犊后转入泌乳牛群。本文讨论后备牛舍的几种类型分别是:①犊牛舍(0~2月龄)、②犊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啤酒糟中毒的诊治陈美芳(江苏省南通市乳品厂226008)1995年3月28民我场大牛四组4头头胎怀孕牛发生以拉稀、少食、心律不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前后十多天相继发病16头,最先发病的2头病牛很快死亡,怀孕四个月内的2头病牛流产。报告如下:1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海西州德令哈市宗务隆乡白水河村,共饲养奶牛31头,其中成年牛23头,母犊8头。在2006—2007年6月期间,共有22头母牛分娩,其中有8头母牛和5头产犊牛出现钙磷缺乏症。母牛的发病率是36.4%,犊牛的发病率为62.5%。据调查,该村养牛户对饲养管理欠缺,措施不当,投入过少,是引起怀孕奶牛、产犊钙磷缺乏症的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1症状怀孕母牛主要表现是产前截瘫,产后瘫痪,一般多发生在怀孕后期和产后2d内。发病初期,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站立不稳,交替踏脚,肌肉震颤,以后卧地不起,最后昏睡,意识和知觉丧失,由于颈肌痉挛而头颈弯向一侧。2诊断通过了解…  相似文献   

16.
犊牛冠状病毒性腹泻病国内很少报道,作者于1987年1月在长春郊区某奶牛场发现本病,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场饲养黑白花怀孕姆牛210头,由1月份相继开始产犊,至3月31日共产犊44头,于1月9日有犊牛发病,到3月末共发病28头,死亡16头,死亡率为55.6%。其发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牛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牛均易感。4周龄以内的犊牛发病率、死亡率最高。断奶牛、育成牛及成年牛发病症状较轻。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的病毒常污染环境、饲料、水、空气及用具。犊牛吮吸含病毒的乳汁或被污染的乳头后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8.
育成牛是指犊牛断奶后至第1胎产犊前这时期的牛,育成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期的饲养,关系到体型的发育和终身的泌乳性能,因此,不可忽视育成牛的培育。1育成牛的饲养为便于管理,将育成牛的饲养分为4个阶段。1.1第一阶段3-6月龄育成犊牛饲养。通常犊牛生长到2个月龄时断奶,断奶后犊牛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精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  相似文献   

19.
用“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对连续三年不孕、产奶量低的奶牛39头进行催乳试验,成功35头,成功率89.75%。青年牛催乳后305天产奶量平均6242千克,成母牛催乳后305天产奶量平均5580千克。注射后,育成牛发情率100%,产犊率75%,成母牛发情率77%,产犊率77%。  相似文献   

20.
准确把握奶牛预产期对实施精准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奶牛妊娠天数的长短是有差异的。为了解荷斯坦牛妊娠天数长短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收集了河南省某大型奶牛场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产犊的荷斯牛产犊记录5000条,就分娩季节、新生犊牛性别、使用普通冻精或性控冻精配种、新生犊牛初生体重、母牛胎次等因素对妊娠天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犊季节、新生犊牛性别、不同冻精、不同胎次及犊牛初生体重对奶牛妊娠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