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21年10月,广西桂垦牧业下属永新畜牧集团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54个生产型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广西4家入选单位中唯一一家生产型示范单位。信息化浪潮下,广西桂垦牧业公司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贡献了信息化养猪的"永新源方案"。上世纪90年代,标记有"永新源"的生猪走进了香港市场,30年来,共有30万头"永新源"猪被端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不仅仅在香港,因为带有全程可追溯的猪界"身份证","永新源"猪在"猪江湖"中有响当当的名号,闻名全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西"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为"互联网+"助力广西蚕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归纳总结的方法,系统分析"互联网+"在广西蚕桑产业的管理、生产、经营和服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结果】蚕桑产业是广西优势特色农业,桑园面积和蚕茧总量持续12年全国第一。随着"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入融合,给传统蚕桑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广西蚕桑产业也驶入新航道。但是广西发展"互联网+蚕桑产业"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管理效能低下;生产模式单一,互联网应用受限;互联网构建不足,物联网发展滞后;信息平台缺乏针对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广西蚕桑产业应当紧握"互联网+"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强化互联网技术在蚕桑产业的应用,推进"互联网+蚕桑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推动"互联网+蚕桑生产",提升高效生产能力;加强"互联网+蚕桑营销",助力蚕桑产品流通;打造"互联网+蚕桑服务",搭建信息沟通桥梁,以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24日,广西农学会携手中国农学会赴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平果县马头镇开展2017全国科普日暨广西"十月科普大行动"平果山区行活动。平果县科协、平果县气象局、马头镇人民政府、平果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广西平果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以及周边农民朋友35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以"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为主题,开展了形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连续11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同时也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把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广西蚕业发展怎样才能越做越强呢?业界普遍认为管好种子、用好种子是关键。2016年3月31日,广西壮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广西农垦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质增效转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垦改革,统筹推进垦区"五大板块经济"建设和民生建设,垦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汇聚,"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广西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桂发[2017]3号)出台,标志着2017年是全面启动广西农垦改革的开局之年。2017年,垦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垦  相似文献   

7.
广西林业在"十二五"规划的5a历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的成果十分显著。规划一般都是在实现规划前的1a就对规划做出详细的研究,2015年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年头,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广西林业的发展实际,对广西林业的"十三五"规划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几个重点工程的建议,探究广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工作措施建议,从而推动广西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对广西提出殷切期望和工作要求,为加快广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重大机遇。回顾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广西发展做出的明确定位,即: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  相似文献   

9.
实施"千亩万吨"工程推动农场甘蔗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菱农场地处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几年来,农场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千亩万吨"工程,推动了生态甘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场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糖料蔗总产达25.63万吨,提前3年实现广西农垦下达农场的甘蔗生产"十一五"任务目标;平均亩产糖料蔗达8.99吨,创造了广西乃是全国万亩以上连片甘蔗单产新纪录,承包甘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2019年8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发布会上,首批获得认定的245个生产基地名单中有广西6家,其中,广西农垦畜牧集团良圻原种猪场生猪生产基地就占了5家;9月20日,广西农垦优质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广西农垦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揭牌,两个"中心"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传递"良品生活、源自农垦"价值理念,提升农垦产品美誉度、知名度,扩大农垦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学报     
<正>1986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农学会承办。自创刊以来,《广西农学报》始终秉承服务"三农"宗旨,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坚持宣传与指导相结合,科学与新颖相结合,实用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执行"内容为王、读者为先"的基本理念,既具备学术性,又注重实用性,集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地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种茶,发展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大面积种茶,迄今种植面积已有38万亩(其中云大群体种占28万亩),开采面积29万亩,总产约2万t。广西曾是国内主要红碎茶生产、出口  相似文献   

13.
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广西清洁乡村的升级版;既是"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第2阶段,也是推进广西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以梧州市的生态乡村建设为例,围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和道路硬化3条主线,探讨广西生态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创建。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按照"产业组团、县级组队、定点到村、统筹调度、组合服务"方式,实现科技服务覆盖所有贫困村,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生力军"作用日益显现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广西科技特派员队伍从无到有,从个别市县、小队伍发展到成为覆盖全区的大规模团队,全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已成为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8日-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广西农垦借助中国—东盟关系迈进"钻石十年"的重大机遇,借势而上,再下一城,在本届博览会上共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72.95亿元。据统计,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博览会,广西农垦累计签约项目376项、投资总额约1443.28亿元,与东盟国家贸易额已占整个广西农垦进出口总额的35%以上。依托博览会合作大平台,东盟已成为广西农垦"走出去"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6.
一、广西"三田"的基本情况 1998年,"三田"建设在全区迅速展开,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全年完成"吨粮田"建设面积41.52万公顷,增产粮食623万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粮食生产的发展,确保全区1998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33万吨,为实现广西粮食增产"四连冠"立下了大功劳;建设"吨糖田"2.47万公顷,总产增加27.6万吨;建设"万元田"2.8万公顷,实现总产值44亿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1月23日,广西茉莉花茶产业创新研讨会在"中国茉莉花之都"南宁市横县隆重举行。自治区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广西农业厅厅长、广西农学会理事长张明沛,广西科协副主席方芳,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覃志坚出席会议。广西茉莉花茶产业相关专家、技术管理人员、企业代表以及广西各兄弟学会的领导专家等8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绿城南宁东北角的九曲湾农场,有一位领头人——黄江山。20年来,九曲湾人在他的带领下,自强不息,团结拼搏,铸就了新的辉煌。临危受命,一片丹心谋发展九曲湾农场成立于1973年12月,是一个少数民族群聚的地方。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九曲湾农场走农工商一体化道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为广西农垦打破"铁饭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面旗帜。上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9日,由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西甘蔗生产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制糖企业、农机厂商、专业公司和合作社等60余名代表,为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把脉问诊",并达成"南宁共识"。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继2003年绿茶、红碎茶获"广西名牌产品"之后(有效期3年),今年在全区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评比中"绿茶"继续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茶司的产品连续两轮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是与公司坚持走品牌兴企的发展道路密不可分的.纵观茶司创品牌、保品牌之路,为使农垦茶叶品牌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品牌内涵更加丰富,品牌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品牌、创造品牌的经验,措施以及思路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