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初制机械是安徽省特色农机产品之一,在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劳动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下,茶叶机械化生产成为制茶行业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安徽省企业申报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茶叶机械产品年均100个左右,鉴定产品以茶叶理条机、茶叶烘干机、茶叶炒干机、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和茶叶揉捻机等机型为主.在实际鉴定中,现行茶机校准的局限性已...  相似文献   

2.
<正>茶叶是日照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促进茶叶机械化发展,提升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日照市农机局对全市茶叶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茶叶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茶叶机械化主要是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和茶叶加工机械化。上世纪80年代,日照市茶叶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偏锅手工制茶,后期逐步引进了简单的电炒锅、揉捻机、炒干机等制茶机械,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0年以来,在总结  相似文献   

3.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集杀青、理杀(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以其生产功效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扁形茶炒制机在全国特别是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名茶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这些地区茶叶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多产名茶,助推了茶叶初加工机械的不断创新,机制茶发展迅速。为适应茶叶的制茶工艺,各类茶机不断创新和推出特色机型,逐步形成繁简不同的机制茶工艺,为实现机械和茶叶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闽台专家共同商讨茶机发展趋势福建省茶机研究会1995年年会于十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在安溪宾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茶科所、杭州市茶叶机械研究所、福建农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有省农业厅、省农机公司、安溪茶委、沙县经作局等茶叶、茶机生产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是名茶生产加工的重点地区,其中又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为主要产品。据统计,浙江省2001年名茶产量为3.4万t,虽只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2.1%.而产值高达22.3亿元,占全省茶叶产值的84%传统的名茶(特别是扁形茶)生产主要以手工炒制为主,产量增幅不快。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强度低效率的手工炒制技术难以适应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茶机生产企业根据茶农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太湖县茶叶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湖县是安徽省产茶大县,茶叶在全县农业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从1995年起,太湖县即开始进行名优茶机械加工试点,经过10年的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同时,随着茶叶纳入食品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出台,市场对茶叶加工安全性要求的逐步提高,该区茶叶生产中存在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亟需引起政府的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1太湖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现状太湖县自1995年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名优茶机械,县财政部门和省农机局于1995-2001年、1997-2002年投入了20万元引导资金和名优茶机等设备,目前全县茶机设备拥有量已达30…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余杭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地之一,2010年全区茶园面积4 167 hm2.茶叶是余杭区农业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余杭区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优化茶叶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茶叶市场等系列工作,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余杭区茶叶从外形分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卷曲形茶(主要生产径山毛峰);第二类是扁形茶(主要生产径山龙井或龙井茶);第三类是针形茶(生产的蒸青茶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等).2010年全区生产各类茶叶9400t,实现产值4.4亿,综合效益在全省茶业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
因为茶叶产业是一种以茶叶产品为基础的导向性产业体系,所以,在保证茶叶本身品质的基础上,做好茶叶生产加工工作,保证生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茶叶产业批量化与体系化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文章对茶叶杀青机、理条机、烘干机及揉茶机的使用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推动茶叶加工机械化生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新泰市的茶产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徂徕山一带以零星种植为主,茶叶加工过程主要是依靠手工,致使茶叶生产加工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近十年随着新技术新机具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的示范、推广和应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促进了南茶北植。截至2014年底,新泰市市茶叶种植面积为7104亩,茶叶杀青机保有量36台,茶叶揉捻机保有量40台,茶叶烘干机60台,茶叶筛选机74台,机械化加工干茶总产量78326公斤,实现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正>7月6日早晨,在黟县碧阳镇古黟茶博园内,县农技站的技术员卢建斌正在演示茶机采茶。转眼间,绿油油的一畦茶叶就进了采茶机的"肚子"。在每年茶叶盛产期,如何把大面积的茶叶及时采摘回来,是一个困扰茶农多年的老问题。据了解,以前采摘茶叶全部靠的是人工,10个熟练工人1天最多也就能采摘20多kg茶叶。现在茶博园里的茶叶全部用机械采摘和加工,从采摘、杀青到理条,再到定形、烘干,全部采用机械作业后,只需要4个工人1天就可以生产加工茶叶200 kg,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茶叶价格的好坏,除了受茶叶品  相似文献   

12.
0引言茶为国饮。安徽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产茶历史悠久,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岳西翠兰等名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省105个县(区)中有58个县(区)产茶,茶产业已成为特色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茶区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值突破30亿元,并力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和文化,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世界产茶大国,茶叶更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媒介和纽带。由于长期受文化传统、经济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和建国后计划经济指导下茶叶产销体制的束缚,我国生产的绿茶素来以大宗的珠茶、眉茶、烘青等为主。传统的茶叶栽培、采摘和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从事茶叶加工机械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为探索机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2~15日,为加快咸宁市百亿茶产业发展,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经请示市农业局党组同意,咸宁市农机局局长伍朝红率队赴浙江省松阳县考察茶叶生产情况和加工机械,研究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路径。走进松阳,漫山遍野皆茶园,茶香徐徐沁心脾,十分震撼。考察团先后深入浙南茶叶市场、上河茶机公司和大木山茶园等开展调研,与茶企茶商亲切交流,了解实情,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皖政办秘[2021]28号)提出,推动茶叶加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精制茶加工提供充足、优质的粗制茶原料。目前,在我国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三大茶类中,绿茶消费量约占比72%,占绝对主导地位。安徽茶产区的茶农有着生产夏秋绿茶的传统习惯,  相似文献   

16.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集手工炒制工艺杀青、理杀(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因其生产功效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而受到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下面就谈谈如何选购和使用扁形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17.
绍兴茶叶产业发达,茶叶生产机械化和茶机生产发展较为领先,但是在新时期仍然存在茶园种植模式不统一、缺乏先进高效茶园管理机械、茶叶初加工机械智能化程度不高、茶叶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短板.在分析制约绍兴市茶叶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提出补齐短板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余姚市大岚镇有“高山云雾茶之乡”的美誉,如今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700hm2左右。为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茶农劳动强度,成功引进了集模拟手工制茶工艺——杀青、理条、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扁形茶炒制机,使得茶叶的炒制也实现了机械化。这种茶机以其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赢得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  相似文献   

19.
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1995年以前全靠手工制作,严重制约着茶叶产量和品质。为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95年我们进行了名优茶机推广,以尽快适应茶叶结构调整,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推广初期,茶农对茶机存有疑虑.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一是把黄山毛峰的正宗产地富溪乡长坞村作为试点村,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它的影响力,加强乡村联系.争取当地领导的支持,广泛开展工作.把有一定知识水平、勇于接受新事物的专业户及茶叶生产企业作为首批试点;二是安排试点户外出参观考察,邀请名优茶机厂技术人员到试点村做茶机操作示范表演;三是抓住首批茶机制作的名优茶外地反馈的信息,启迪茶农,两年来茶农自发购买名优茶机103台套,起到面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乘用式采茶机作业时对采摘面的茶芽不能识别大小、老嫩茶叶一刀切下的弊端,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乘用式采茶机,提出了嫩茶自动识别与采茶机割刀的自动调平调高控制方法。通过对采茶机割台的位置伺服和水平度伺服控制,使得割刀面与茶陇蓬面有一个较好吻合,并能将割台与大地水平面保持一致;为了实现更为精准地切割,在采摘面的茶芽识别时采用2次最大类间差分法。首先获取采摘面的图像,利用B分量的阈值分割出茶叶区域;然后选取G和G-B分量的阈值,从茶叶区域中再分割出嫩茶区域;最后计算采摘面上嫩茶部分所占面积比例,以70%作为视觉伺服的控制基准。试验研究表明,提出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乘用式采茶机的嫩茶自动识别与采茶机割刀的自动调平调高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目前机采茶叶老嫩一刀切下的弊端,为今后全自动化茶叶采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