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为了保证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种质资源的保存安全,设计并构建了中期库种子活力监测系统,通过种子活力监测数据采集与种子活力模型预测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中期库内保存的种子进行监测,以提醒工作人员对处于临界期的种质及时进行检测和繁殖更新。介绍了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设计等内容,并详细描述了活力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江苏省种质资源工作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前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时期。经过80多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成47家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形成了"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显著改善了种质资源保藏条件,收集并安全保存种质资源62 553份;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筛选出"静系46""关东194""西风小麦"等一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创制抗赤霉病小麦、优良食味、抗豆象绿豆等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新种质;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开放服务以来,累计向33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发放资源材料5.7万份,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省级种质资源平台,平台在经费保障、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和条件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质保藏与研究条件,建立多元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度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促进种质资源有效利用,为建设种业强省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哈尼梯田水稻(Oryza sativa L.)资源,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资助下,广泛收集哈尼梯田水稻资源并帮助当地农民建立社区水稻种质库,对种质库保存的72份水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基于表型性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种质资源株高、茎秆直径、有效穗、第一剑叶长宽比变异较大,穗长、结实率、谷粒性状和千粒重变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当欧式距离为11时,72份材料可聚为4个组群,各组群性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种质资源的优劣对中药材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作用.采用样线调查和样点调查取样法,对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和湖北以及湖南等省(市)的野生蕲艾和艾草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发现了17个野生艾草种群和2个蕲艾种群,其中北京市1个,天津市1个,河北省4个,湖北省10个.通过收集不同分布区野生艾草活体样本,开展了艾草种质资源库(圃)建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共享建设进展,对种质资源利益共享和种质资源库(圃)运行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通讯》2007,(9):100-100
从在扬州召开的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全省已建成或在建包括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畜禽、花卉、菜、豆、林、草、蚕等19个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机制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分析国外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机制,针对我省生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广东生物种质开展资源目标与重点,以及广东生物种质开展资源保障的措施,为加强我省生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为基础,从目前庞大的种质资源保存规模入手,设计构建"江苏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信息管理系统",用于受理全省种质资源入库保存申请,管理种质资源实物的出入库,保存入库种质的应用反馈信息.探讨了系统功能设计与数据库建设,介绍了条形码技术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9.
黄炜  李大伟  逯明辉  赵彩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65-166,1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形势下以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切实加强与完善蔬菜种质资源圃建设,提出了园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的新思路、新举措,明确了今后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运行管理,使各类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用于23家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材料的网上填报,考核分值的计算、统计分析、分类排名,当前考核的流程管理及历年考核信息的分类保存.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实现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考核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冷藏库为基础,从目前庞大的种质资源保存规模入手,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管系统",用于受理全省农业种质资源入库保存申请,管理种质资源实物出入库记录,保存入库种质的应用反馈信息。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物理及逻辑架构以及系统数据模型等,详细描述了系统关键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建设专职科技服务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专职科技服务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职科技服务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从打造优质品牌、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专题培训、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专职科技服务队伍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认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具有克服农产品交易的空间和时间障碍,以使农产品价值顺利实现的功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影响着农产品交易主体的交易能力,以及农产品交易效率;文章最后给出了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在江苏省沿江农业开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沿江农业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沿江开发区域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的事实说明,实施网络中心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从信息的优势,到知识的优势,再到决策的优势,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是取得沿江农业开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益性农业科研的主要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12,他引:3  
本研究以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这一公共物品的管理为视角,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介入,把公共经济学(政府职能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创新理论)等西方最新经济研究成果应用于公益性农业科研发展与创新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公益性农业科研的组织、计划、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进行纵向的进展分析和横向的国内外比较,对当前公益性农业科研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公益性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及相关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107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低收入农户参与行为对灌溉用水及时性和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行为提高了自身的灌溉及时性,在操作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到宪政规则渐次升高的制度安排层面,灌溉及时性提高幅度更大。低收入农户参与层次的提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灌溉及时性,而且比同层次高收入农户的灌溉及时性更强。农户参与层次越高,其农业收入提高越明显。参与层次越高,低收入农户的参与行为带来的增收效果越明显,而且均高于同一个参与层面的高收入组农户。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107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不同层面的低收入农户参与行为对灌溉用水及时性和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行为提高了自身的灌溉及时性,在操作规则、集体选择规则到宪政规则渐次升高的制度安排层面,灌溉及时性提高幅度更大。低收入农户参与层次的提高可以获得更好的灌溉及时性,而且比同层次高收入农户的灌溉及时性更强。农户参与层次越高,其农业收入提高越明显。参与层次越高,低收入农户的参与行为带来的增收效果越明显,而且均高于同一个参与层面的高收入组农户。  相似文献   

18.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是新形势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知识激励的必然选择。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效、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并从院系统一体化管理的视角提出了组织框架、职能调整、资金筹集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高风险性起因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农产品市场的多变性,过高的农业经营风险严重影响农业发展,通过对农业风险识别方法的介绍,详细研究了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基于各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预警机制,并提出如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予以相应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20.
在管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激励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山西农业大学通过物质激励、政策激励、评价激励等激励方式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但存在激励体系不完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失衡,惩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山西农业大学科研管理激励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立科学灵活的激励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激励氛围入手,引入竞争激励、市场激励等概念,探索出了完善山西农业大学现有科研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