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基层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处于农业科技创新链末端,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基层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对建立创新团队、项目管理机制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管理》2019,(3):93-96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文化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动力源泉。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要求,农业科研院所要以创新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营造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文章以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为例,分析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创新文化制度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及加强科研学风道德建设等加强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是农业科研院所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支部建设对于推进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以来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党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党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和完善党支部的制度建设等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影响和左右着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与农业科技创新关系的基础,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构建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全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之一,是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的重要支撑,聚集了大量的农业科研人才。农业科研人才是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文章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总结梳理了其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采取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人才导向、完善评价奖励和强化培养培训等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立命之本、强院之路。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了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优化学科体系,明确学科发展重点;引进培养青年英才,打造优秀创新团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作用;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深化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加快推进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研平台是提高科研人员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创新水平的重要载体,强化区域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对于提高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院所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分析了其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科研平台运行、提高管理运行水平、注重人才团队建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研创新平台等对策,以期为今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的形势和重要性,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从健全团队运行机制、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完善团队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是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文章结合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和我国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的实践,从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研究团队的创建、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总结并提出了创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途径,以期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驱动创新的新形势下,文章以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为例,分析了创新文化建设对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为不断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影响和支撑着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例,总结了其创新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及成效,提出坚持导向,常抓不懈;围绕中心,服务科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建议,以期引领和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先进文化是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着新任务、新使命、新担当,需要以先进文化建设为抓手,完善院所治理体系、增强院所治理能力、提高院所发展质量。文章以农业科研院所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阐释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建设成效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宏远  崔凯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86-88,91
创新团队是实现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团队建设已成为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安徽省农科院为例,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从协作意识、梯队建设、资源整合、福利待遇、成果转化等方面论述了团队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团队文化的营造、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带头人选拔、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在创新科技活动中产生的创新意识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该文介绍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定义及其内涵,简述了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科研院所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多个科研项目的急先锋,汇聚了农业领域的高端人才,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因此其团队建设不可忽视。只有优化团队质量才能不断地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的综合竞争实力,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通过对现阶段农业科研院所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农业科研单位团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团队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载体,围绕团队开展绩效评价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提高组织整体效能。文章剖析梳理了现有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围绕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了6点评价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的团队建设及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三燕生态农业"星创天地"的建设运行为例,分析农业科研院所如何建设"星创天地"平台、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领域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研院所担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而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存在的短板,探讨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能力,进而服务科技创新,以实现党建工作与科研创新工作互促互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是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依据文化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原理,针对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遵循的原则,明确其重点及目标,探索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特点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加强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长期以来,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快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创新联盟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主动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新常态下高效协同创新的农业科研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安徽省实现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可持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状况与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从项目、学科、团队、平台和机制"五位一体"方面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