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废秸秆有了好出路秸秆,在过去对农民来说是"居家必备",烧火做饭,喂牛喂羊,不可或缺。但随着煤、气、电及现代农业机械的出现,秸秆似乎失去了价值。如何处理?"一烧了之"成为部分农民的选择,殊不知,焚烧秸秆会产生很大危害,特别是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觑。为推动本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定于2009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文见后页)。这标志着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始依法进行,为各级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杜绝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  相似文献   

3.
最近,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草案)》。省农机局徐顺年局长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秸秆颗粒排放装置是秸秆颗粒深埋机的关键机构之一。为满足作业要求,选用绞龙输送装置进行秸秆颗粒排放作业;通过计算和相应的试验,确定绞龙的相关参数和绞龙齿轮与限深轮齿轮的传动比,保证作业时秸秆颗粒排放的流畅性和高质量性。  相似文献   

5.
秸秆纤维复合板材以其原材料来源丰富、可降解、价格低廉且易加工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解决了木材短缺且板材需求日益增加这一尖锐矛盾,使其逐渐成为木材的代替品.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声学及热学性能.以软体动物贝壳和鞘翅类甲虫外壳的内部结构为例,研究层状仿生结构,并将仿生结构有效应用于秸秆纤维复合材料中,以此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为此,研究分析了秸秆纤维的处理方法、粘结剂类型与优缺点,以及秸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论证了秸秆纤维复合层状仿生板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率较低,目前20%秸秆作饲料,25%用作燃料,大约2%~3%用于工副业生产,如造纸、编织等。尚有50%以上的资源没有利用,大部分秸秆在田里烧掉,这样做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路子主要有三条,一是秸秆还田作肥料;二是桔秆氨化作饲料,发展畜牧业;三是秸秆复合板开发利用。一、用作肥料——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2月,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自5月1日起全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列入地方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2015年5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针对秸秆焚烧问题要通过资源化利用的办  相似文献   

8.
基于输出系数法的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Johns输出系数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非点源氨氮负荷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3年河南省农业非点源氨氮负荷、氨氮排放强度分别为381 862.18 t、464.79 kg/hm~2;氨氮负荷与氨氮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很大;污染源对氨氮负荷、氨氮排放强度在各地市的贡献规律基本相似;畜禽养殖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不同污染源类型对氨氮负荷贡献率差异较大;不同地市对氨氮污染负荷输出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农业非点源氨氮污染负荷排放及其排放强度的研究,为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综合利用率低以及日光温室冬季温度不足的问题,本文设计研究一种以秸秆燃烧为地热热源的温室,主要包括秸秆炉和温室大棚2部分。介绍了温室的设计方案、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对棚内升温和有害气体排放2个指标进行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温室性能良好、控温简便,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
一、更换不同类型甩刀的必要性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近年来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 ,全国秸秆切碎还田机 (以下简称还田机 )的保有量达 3万余台。目前 ,国内生产的还田机采用的秸秆粉碎甩刀大体上有以下 3种 :锤爪式、Y型刀片式、直刀式甩刀。其中锤爪式和Y型刀片式甩刀适宜粉碎玉米、高梁等硬质秸秆 ;直刀型甩刀适宜粉碎麦、稻类软质秸秆。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 ,一台还田机只能安装一种刀片 ,即不同类型的刀片不能在…  相似文献   

11.
<正>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十个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及循环经济试点市,大力推广以实现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率为目标的秸秆循环利用模式,围绕秸秆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化利用,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低碳经济和循环农业日益受重视的背景下,本文以种植业废弃物——秸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阜新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的实地调查,探讨在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产业链中秸秆循环利用的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力图探明秸秆长期以来"用"而不"畅"、"弃"而不"舍"的症结。  相似文献   

12.
正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类型按污染物类别可分为4种:第一类是人、畜、禽粪便污染;第二类是化学肥料、农药、农膜污染;第三类是垃圾污染;第四类是农作物秸秆污染。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污染是发生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多学科综合结果。它的产生、迁移和转化过程实质上是污染物从土壤圈向其他圈层尤其是水圈的扩散过程,故农业面源污染本质上是一种扩散污染。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污染发生时间、地点的分散性与隐蔽性。农业面源污染不像点源污染、线源污染那  相似文献   

13.
全秸硬茬地洁区播种机是集秸秆捡拾粉碎、施肥、播种、秸秆均匀覆盖或秸秆行间集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复合作业机具,破解了传统播种设备在“全秸硬茬地”工况下作业时存在的缠绕壅堵、架种和晾种的3大技术难题,此为新技术、新装备,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合适的相关技术标准作为产品生产和推广检测依据,亟待起草相关标准,以便相关技术更好地得到推广应用。《全秸硬茬地洁区播种机》团体标准的制定,为生产企业和检测部门提供了生产和检测的依据,也为全秸硬茬地播种技术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秸秆压制燃料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新型生物质燃料,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煤炭资源,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且秸秆压制燃料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优质燃料。分析了秸秆压制燃料的技术特征和优势,说明了秸秆压制燃料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对优化秸秆压制燃料在生物质锅炉中燃烧的排放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汽车有害气体排放已逐渐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正成为偏远轻度污染的乡村的"杀手"。要保护好山清水秀的乡村,有效地抑制农用车尾气排放污染,是治理汽车有害气体排放污染的关键。为此,简介了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形成;讨论了尾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阐述了机外净化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催化净化器技术和颗粒捕集器两种尾气排放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秸秆预处理产沼气对比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进行了不加菌剂预处理秸秆(A组)、用复合菌剂B1预处理秸秆(B1组)、用复合菌剂B2预处理秸秆(B2组)、不加菌剂预处理秸秆与猪粪混合(C组)4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秸秆产沼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菌剂预处理过的秸秆试验组(B1组和B2组)和秸秆与猪粪混合发酵组(C组)的平均产气量均高于不加菌剂预处理的纯秸秆对照组(A组),分别提高了33.65%,38.32%,39.31%;用复合菌剂预处理过的秸秆产沼气启动时间比不加菌剂预处理的纯秸秆快4天;两组加菌剂预处理过的秸秆的沼气产气量和产甲烷量相差极小.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农村既是能源消费者,也是能源生产者;既是污染物排放源,也是污染物消纳地。发展农村能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不仅能够缓解国家能源压力、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且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村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8.
燕可翀 《农业工程》2021,11(7):47-5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周围河道的污染也时有发生。为了净化农村周围黑臭水体,研究了将筛选到的微生物菌剂经复合固定化后进行水体净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将筛选到的菌株使用汽爆玉米秸秆粉进行固定化后使用,具有更佳的水体净化能力。玉米秸秆粉固定化土著复合微生物菌剂同时作为外加碳源来强化氨氮的去除。在添加量为1∶50的条件下,固定化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15 d)以上。对于实验黑臭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85%、92.64%和90.23%。   相似文献   

19.
<正>石家庄地区是国家优质玉米高产区,年种植面积490万亩,年产秸秆550万吨,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以前由于玉米秸秆找不到出路,农民往往一烧了之,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或直接将秸秆还田,大量秸秆覆盖在地表,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出苗。近年来,石家庄扶持发展了一批畜牧养殖和秸秆压块企业,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捡拾压块技术,转化玉米秸秆,使其变废为宝。以前没人要的玉米秸秆,如今成为热销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秆和木质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原料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罐采样-GC/MS采集方法,研究分析了燃烧后烟气中的VOCs排放系数和组分,结果表明,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分别为0.447、1.111、0.601、0.104 g/kg,与散烧秸秆相比,成型燃料的VOCs排放系数仅为其50%;燃烧后VOCs排放组分占比最大的为卤代烃和酮,分别为49.8%和36.1%;4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VOCs排放总的臭氧生成潜势(以O3计)分别为4.792、25.737、9.598、4.502 g/kg,臭氧生成潜势比较高的化合物依次为:苯系物、酮、烯烃和卤代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