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养王的时候为了用较少的工蜂组成交尾群或在越冬的时候贮备蜂王以供下年提早分蜂和加速蜂群繁殖,我们用10框标准蜂箱将巢脾改制成1/3能养6—8个蜂王的多室交尾贮王箱。经过几年来的试用,效果很好,优点是:1.4 框蜂就能组成6个交尾群(或贮养6只蜂王)。比一般交尾箱少用一半的蜜蜂。2.用小巢脾2—3框组成的交尾群,比用标准箱隔成1—2框的狭长的交尾群适合蜂群生活习性,因此有利于工蜂护卫蜂王,能够维持巢内适宜的温、湿  相似文献   

2.
定地养蜂每年都要淘汰老劣蜂王。近年来我利用继箱交尾换王,把交尾换王合二为一进行。经实践证明,可节省一定的劳力和蜂具,也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培育蜂王的质量也好。下面我将本人利用继箱交尾换王的方法介绍给同行们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在多数养蜂者都采用十框标准箱,每群蜂都有空巢脾。空脾会降低蜂群的积极性,如果外界气温低,脾多于蜂,对繁殖蜂群也不利。我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每群放六个脾,使蜂王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六框左右子脾,不致过度疲劳。如流动养蜂,用双王群十二框,加继箱;如定地养蜂,采用十四框双王群,加十框共用继箱为好。双王群保温,减少热量散发,便于保持繁殖蜂儿的正常温度35℃,比单王群繁殖快,常常蜂多于脾,不会出现巢  相似文献   

4.
目前养蜂生产中普遍使用的交尾箱最多可容纳4只处女王,组织交尾群时一度失去外勤蜂,有一个恢复外勤蜂的过程。每个小交尾群需要2张脾。我介绍一种利用标准箱改成的交尾箱,此箱可用于育种场或大型养蜂场。因为使用原箱群改造,不用移动蜂群位置,可使蜂群处于安静稳定的环境。一个箱体可放6只处女王。每只处女王只要用一脾蜂。处女王一出王台,工蜂就处于积极工作状态,有利于处女王交尾。方法如下:1.新蜂箱组合前,在蜂箱两侧下部前后开小巢门。2.标准箱前巢门不变,后面中间开1个小巢门。3.蜂箱两侧各2个,前后各一个,共6个巢门。  相似文献   

5.
正继箱养蜂就是将巢箱和继箱叠加在一起的养蜂方式,它是利用蜜蜂的生活习性来夺取高产。蜜蜂总会把蜂蜜贮存在巢箱的上方,依次向下为贮粉和育子。意蜂都是用继箱饲养,继箱养蜂也就成为饲养意蜂的"专利"。中蜂能否继箱饲养,众多的资料认为中蜂是可以继箱饲养的,但是大多数离不开搬用意蜂的管理模式,然而中蜂与意蜂在生活习性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有些习性恰好相反,如抗蜂螨、抗巢虫、扇风方向等。因此中蜂继箱饲养应因蜂而异,不宜照搬用意蜂方法管理中蜂。经蜂场几年试验,采用标准箱中、  相似文献   

6.
育王、换王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养蜂工作,事关蜂场兴衰。在每年换王、育王时,蜂王的交尾成功率是每个养蜂员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广大蜂友商榷。1 哺育群首先在育王前就要选择无病、群壮、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良的蜂群。在群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相邻的两群蜂合并成一群蜂来培育蜂王,合并后的蜂群能达到20框的群势。在头一天傍晚拿走其中较差的那只蜂王,第二天把无王群放在继箱里,然后搬放在有王群的上面,底箱与继箱中间放一块塑料纱网。第三天拿走纱网调脾育王。这样的强群哺育蜂充…  相似文献   

7.
张全民 《中国蜂业》2001,52(3):18-18
我养蜂 30余年 ,开始定地养蜂 1 0年 ,用卧式箱 ;转地放蜂 1 0年 ,采用标准箱加继箱 ;现在因体力原因 ,定地加小转地饲养 ,总觉得卧式箱比较好管理。下面谈一谈我是怎样用卧式箱养蜂的。我认为卧式箱的大小以 1 6框为好 ,这样便于定地加小转地养蜂。通气窗应开在箱底 ,与纱盖空气上下对流 ;覆布 1块 ,春、秋繁殖时放纱盖下面 ,夏季和转运时放在纱盖上面 ,以便通风 ;隔板 1~ 2块 ;隔堵板 2块。可在箱体的后侧开一小巢门以备养王或储王。开始春繁时 ,一般蜂群是双王同箱 ,5框足蜂以上可单王繁殖。“立春”蜜蜂排泄后 ,应彻底治螨。此后蜂箱、…  相似文献   

8.
更换蜂王、壮大群势,是每个蜂农一年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单纯长期自繁一个品种,会导致蜂王纯度提高,产卵力下降,卵死亡率增强,这对生产十分不利。尤其是蜂群交尾,一般采用标准箱分区设置、分散摆放与蜂群分区放置的办法等来提高蜂王交尾率,但是要携带大量蜂箱,浪费许多蜂。采用继箱小群交尾的办法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体方法是:在王台成熟前2 d,打开继箱后巢门,让蜜蜂自由出入,2 d后采用塑料布、棉布等轻质材料在继箱巢门一侧分割能放置2张脾的小区,提取本箱带蜂子脾1张,外加蜜脾1张,即成交尾群。  相似文献   

9.
继箱的运用     
1用于扩大蜂巢 10框标准箱只能容纳10框蜂,这在蜂群发展壮大时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但是只要在标准箱上叠加一个继箱,即能使蜂巢扩大1倍;如果叠加2个,即能扩大2倍,一般情况就足够用了.所以,继箱是根据蜂群发展的需要而加,当蜂群群势下降时,又可根据需要而撤去,灵活简便.加继箱是在标准箱的基础上利用向上空间,不但少占用地皮.而且搬运也方便.  相似文献   

10.
<正>有时受条件限制,笔者只好在蜂场周围设置交尾箱,虽然方便却有回蜂后蜂稀保温不好,诱发盗蜂等缺陷。用了下列方法,则可避免或弥补。在处女王出房前3 d就开始选取适合的或带蜜刚出房的子脾,先用一底箱装满后加上继箱再装,继箱装满后再加继箱,一直到所需的育王数量为止(我是一处女王用一子脾),放在蜂场的蜜蜂旁边。在王台出房后按一子脾配一处女王的方式分于交尾箱中。王台是用王罩扣在继箱的蜜脾上,让其出房可直接挑选。  相似文献   

11.
更换老劣蜂王或组织采蜜群,用空继箱换王,既安全又简便。在下午采集蜂大部份回巢后,除掉要换的老劣蜂王和王台,抽出2个封盖老子脾(不带蜂),放在一个空继箱里,再将交尾群已产卵的新王和蜂一起也放在这个继箱里,在巢箱上面加上隔王板和纱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地养蜂能手杨明超15年前一人饲养的西蜂120箱左右,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如今他饲养了170多箱蜂,年纯收入10多万元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蜂箱上进行了革新。众所周知,使用西标箱升上继箱时能获得高收益,一般继箱群是巢箱放6脾蜂,上面继箱放4脾蜂,蜂靠箱一边上下对齐,蜂箱另一边空着,追花夺蜜时一般用汽车运输,汽车箱内顺着车厢只能并排装4个继箱。杨  相似文献   

13.
<正>在黑龙江地区,定地或小转地养蜂者大都使用郎氏标准箱,实行单王管理,即使分蜂也一箱一个交尾群。实践中,笔者根据当地气候及蜜源特点,改单箱  相似文献   

14.
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给蜂群加上贮蜜继箱后,用巢框式采浆框生产王浆很不方便,而在育虫箱和贮蜜箱之间用抽屉式采浆框则能保证王浆的生产照常进行。此法不仅不会降低王浆产量,而且勿须搬动继箱即可取放采浆框,既省工,又省力,极其方便,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箱体养蜂在流蜜期生产王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单箱体蜂箱养蜂过去几十年来,我们通常的养蜂方法是采用一个箱体(巢箱)作育虫箱,附加的箱体(继箱)主要是作贮蜜用,这种蜂群管理法叫做单箱体蜂箱养蜂法。采用单箱体蜂箱养蜂,是在春末夏初蜂群发展到充满整个巢箱,有10—11框蜂,7—8框子时,加上继箱,从巢箱提到继箱上  相似文献   

16.
换王四法     
<正>换王、诱王和介王是初学养蜂者最大的难题,经常出现换王失败,影响蜜蜂繁殖和生产。为了能更好地换王,下面介绍的四种换王方法,不受条件限制,简单易行,利用自然交替和幼蜂换王。一、直接介入用新产卵王直接换掉处女王。找到处女王,处理掉,将新产卵王直接放在原处女王爬行的位置即可。二、幼蜂换王继箱内放正出房的老子脾,把继箱和巢箱中间用覆布隔严,继箱开后巢门。外勤蜂回到巢箱,继箱全部剩下幼蜂,保证饲料充足,将新王、老王、处女王放入即可。利用幼蜂介王和换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三、老王介入先将老王囚禁,放到它群代管。将交尾群所有巢脾抖蜂与它群无子脾对换,2小时后发现交尾群大量工蜂混乱振翅,将老王直接放  相似文献   

17.
我开始养蜂时使的是卧式箱 ,后来又用了几套标准箱 ,在摇蜜抖蜂时总觉得卧式箱的蜜脾要比标准箱的沉些。第 2年我做了一个试验 ,取框数相同、群势相当、管理方法一致的两群蜂同时清箱后摇蜜称重 ,结果卧式箱比标准箱的多摇 1 8kg蜜。摇完蜜后立即互换蜂箱。换箱后头一次摇蜜卧式箱多出 1 6kg蜜 ,第二次又超 2 8kg蜜。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标准箱的继箱是后加上的 ,蜂子也是从巢箱提上去的。继箱上虽开有巢门 ,但蜜蜂出于习惯不一定都走近道 ,有不少采集蜂从巢门进出 ,通过拥挤的巢箱 ,还要通过隔王板 ,必然费时费力。这就减少…  相似文献   

18.
多室交尾箱的改良在蜜蜂育种中,各国都普遍采用常规的巢门开设在不同箱壁的4室交尾箱。在乌克兰,4室的交尾箱每室都具3个大小为15×21厘米的交尾框,每个交尾框相当于1/4个达旦箱巢框。这种交尾箱通常贮蜜量少,交尾群的耗糖浆量也少,但饲喂糖浆费工。在一个...  相似文献   

19.
邹化效  邹颖 《中国蜂业》1999,50(2):7-7,9
笔者使用的是苏式24框卧式箱定地养蜂。20多年来,为使蜂产品增产增收,在蜂群周年管理中,对卧式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应用框式隔王板繁蜂、产蜜、取浆和贮王越冬,生产效益大增,为实现卧式箱养蜂年年高产、稳产开辟一条新途径。一、用框式隔王板春繁黑...  相似文献   

20.
雄蜂一扫光捕捉法在养蜂生产中,除种用雄蜂与处女王交尾外,其它群雄蜂都要被淘汰。现将本人铲除雄蜂的方法介绍给同行。用具:一巢箱、一继箱、一块平面隔王板、一只喷烟器、一条套进继箱的塑料袋,一把蜂帚。时间:早、晚或工蜂不出勤的阴天。做法:将原箱朝后挪开一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