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9,(9):34-35
<正>一、大蜂螨的分布与危害"大蜂螨"学名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2000)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属寄生螨目,瓦螨科(以下统称"大蜂螨")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在未封盖的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  相似文献   

2.
13养蜂(三)     
雅氏大蜂螨Asia mites 雅氏大蜂螨(简称大蜂螨,Varroajacobsoni)是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螨。具有卵、若螨和成虫三种不同的虫态。雌螨寄生于蜜蜂的体外,在蜜蜂的蜂盖幼虫房内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3.
也说治螨     
正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在未封盖的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吸取血淋巴,造成幼蜂发育不良,成年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受害严重的蜂群出现幼虫和蛹大量死亡,新羽化出房的幼蜂残缺不全,到处乱爬,蜂群的群势迅速削弱。可以这么说,一个蜂场的蜂螨治不好,蜂就养不好,就谈不上靠养蜂来增收了。蜂群一旦感染上了蜂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5,(8):33-34
<正>蜂螨属蜱螨目,厉螨科。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在未封盖的幼虫房中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吸取血淋巴,造成蜜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影响蜂产品产量。受害严重的蜂群出现幼虫和蛹大量死亡。新羽化出房的幼蜂残缺不全,幼蜂到处乱爬,蜂群群势迅速削弱。目前是世界蜂业的危害最严重的病虫害之一。一、蜂螨的生物学特性1.在繁殖时对宿主的选择偏好不同,喜欢在雄蜂  相似文献   

5.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6.
川东巴中地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螨害一直比较严重。蜂螨是我地蜂群主要病虫害,严重的可造成60%以上的蜂群死亡。大蜂螨生活史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在蜜蜂体外寄生期,二是封盖子内繁殖期。雌螨在幼虫封盖之前潜入巢房,靠汲取幼虫体液进行产卵繁殖,卵孵化成若螨,进而发育为成螨,随幼蜂出房一起爬出巢房,以吸取蜜蜂体液生长发育。大蜂螨寄生在  相似文献   

7.
<正>东北黑蜂保护区域内大蜂螨,属寄螨目,瓦螨科,是蜜蜂体外寄生螨,常年在蜂群中都有发生。大蜂螨不仅寄生在成年蜂体上吮吸其体液,使蜜蜂体质衰弱,烦躁不安,影响哺育繁殖、采集和蜜蜂寿命。更主要的是它潜入封盖子内产卵繁殖,尤其喜欢寄生在雄蜂房内,吮吸幼虫和蛹的血淋巴液,造成大量蛹虫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即使出房也是翅足残缺,失去飞翔能力。巢门前可见翅足残缺幼蜂爬行,被拖出的死蛹体上有白色若螨,成螨为暗红色。有的蜂螨寄生在蜜  相似文献   

8.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一种寄生于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里的微孢子虫,即蜂微粒子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工蜂、蜂王和雄蜂均可感染,但卵、幼虫、蛹是不会感染的。由于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体内以其体液为营养,进行发育繁殖而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导致蜂体衰弱,工蜂患病后寿命缩短1/3左右,染病的蜂王寿命只能维持2~4个月。患病蜂群的群势下降,对生产影响较大。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春季和  相似文献   

9.
地胆 ,一般称为芫菁 ,它的幼虫是蜜蜂体外寄生虫 ,虽然不常发现 ,但有时对蜜蜂危害很严重。1 地胆幼虫危害蜂群情况及分析2 0 0 3年 4月 ,在长白山北部的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石砬村 ,于学华、张国祥等 4~ 5个蜂场发现地胆幼虫寄生在蜜蜂体上。同期 ,附近 30km的开原乡也有多个蜂场发现地胆幼虫寄生蜜蜂。于学华等蜂场的蜂群自 4月中旬开始发现地胆幼虫被外勤蜂带进蜂群 ,此时正是侧金盏 (冰朗花 )、元胡、柳树花期。于学华蜂场有蜂 4 0群左右 ,当时全场蜂群都寄生地胆幼虫 ;张国祥蜂场的蜂群也寄生地胆幼虫。被地胆幼虫寄生的蜂群表现不安 …  相似文献   

10.
蜜蜂体外寄生螨分大蜂螨和小蜂螨两种,均寄生于成蜂、蛹及幼虫体上,对蜜蜂个体和群体都具有较强的危害性。由于它传播得快,蔓延范围较广,目前已成为蜜蜂的大敌。  相似文献   

11.
小蜂螨(Tropilaclaps clareae)最早发现於菲律宾,1960年前后在我国的广东发现并逐步传播蔓延至全国各地,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小蜂螨危害程度剧增,已成为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小蜂蜻主要寄生在蜜蜂的封盖子脾巢房内,直接危害蜜蜂幼虫及蛹,极少寄生在成蜂体上,而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行动敏捷等特点,因此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超过了大  相似文献   

12.
蜂螨是全球养蜂业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蜂螨倾向于在西方蜜蜂的工蜂和雄蜂体表寄生并在相应巢房中繁殖,但极少侵袭蜂王和王台中的幼虫,蜂王浆是王台区别于前两者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蜂螨对不同级型蜜蜂的倾向性侵袭及蜂王浆脂肪酸对蜂螨驱避效果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减少蜂螨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着重从狄斯瓦螨依赖度极高的食物着手,较全面地比较了4种蜜蜂幼虫血淋巴中与螨繁殖高度相关的营养物质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对狄斯瓦螨吸引力(繁殖力)最弱的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幼虫,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者;对狄斯瓦螨吸引力(繁殖力)最高的中华蜜蜂雄蜂幼虫血淋巴中,Cu元素和维生素E(生育酚)含量是4种幼虫中最高的,分别与其他3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与螨繁殖相关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与螨寄生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为进一步分析螨的营养需求和寻求从营养上抑制螨繁育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小蜂螨寄生在蜜蜂幼虫和蛹体上 ,没有见过寄生在成蜂体上 ,所以蜂群绝对断子后 ,小蜂螨就无法存活。据资料记载 ,小蜂螨在实验室试养中离开蜜蜂幼虫后 ,即使在最适宜温度 (30~ 36℃ )下 ,最多也只能存活 1 9天。那么 ,小蜂螨又是如何越冬的呢 ?有人认为存在第二寄主 ,但至今却无事实证明。所以小蜂螨如何越冬还是个未解之谜。专业养蜂青年金士珍在 2 0 0 1年 1 2月 2 6日于湖北省武穴市半山区越冬场地 ,晴天中午时 ,她正准备在开始繁殖的蜂群内提出竹丝王笼放王。刚要将王放入蜂路时 ,她突然发现蜂王体上有螨 ,就随手用一片竹叶…  相似文献   

15.
蜂螨吸食蜜蜂幼虫的体液长大,怎样使蜂螨吸不到蜜蜂幼虫的体液?蜂螨长大后钻入即将封盖的蜂房,在封盖蜂房内繁殖.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17.
治螨有方法     
徐传球 《中国蜂业》2013,(22):18-19
蜂螨寄生于幼虫、蛹和蜂体上,靠吸取幼虫、蛹的体液为生,使蜜蜂发育不良,出现残翅或蜂体衰弱,蜜蜂寿命缩短。危害严重的蜂群幼虫和蛹还未羽化就死亡,常出现见子不见蜂,满地是飞不起的幼蜂,群势下降,最后全部死亡。冬季若受螨害,势必造成春衰。蜂螨是传播各种蜂病的媒介,能引起蜜蜂疾病,所以蜂螨危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6,57(4):25-25
蜜蜂的病害虽多,但均比不上幼虫病危害严重。幼虫病不仅使蜜蜂出现生理失常,严重影响蜜蜂繁殖,而且降低蜂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对幼虫病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笔者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对幼虫病有所了解,撰写此文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常见蜂病防治技术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1.危害特性:囊状幼虫病是蜜蜂的恶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虫,对成年蜂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在成年蜂体内繁殖,如工蜂头部的王浆腺内。西方蜜  相似文献   

20.
薛承坤 《蜜蜂杂志》2014,34(10):20-20
<正>今夏长江下游地区气温高,雨水连绵,利于小蜂螨繁殖,多个定地蜂场小蜂螨泛滥。介绍一种治螨繁蜂两不误只需停浆2周的方法。小蜂螨须依托蜜蜂幼虫脾和蛹脾生存。在成虫身上很少寄生,其刚孵化小蜂螨均附着在小幼虫脾上吸食小幼虫体液生活,幼虫稍大后即潜入房底边吸食边繁殖。若蜂群内只有蜂蛹脾而无幼虫脾,刚孵化的小蜂螨因无饲料活不过3天。根据其生活习性,具体做法如下。(1)早上将空睥、蜜脾全部安排在巢箱内,若有纯卵脾也可放在巢箱内,蜂王引入巢箱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