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水驯养虹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 (SalmogairdneriRichardson)属鲱形目、鲑亚目、鲑科、鲑属 ,具有骨刺少 ,肉味鲜美 ,易捕捞 ,不需越冬保种 ,饵料利用率高 ,生长快 ,养殖产量高 (流水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 1万kg/667m2 )等特点 ,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虹鳟作为一种冷水性名贵鱼类 ,淡、海水均可饲养 ,故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目前国内已有 2 0多个省 (市 )开展了虹鳟养殖 ,但大多为淡水养殖。1 虹鳟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虹鳟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稚鱼能适应盐度 5‰~ 8‰ ,当年鱼为 1 2‰~ 1 4‰ ;1龄鱼为2 0‰~ 2 5‰ ,成鱼为 35‰ ,通常 35g以上的鱼经半咸水过…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一些沿海县的养鱼池,近几年来由于小三毛金藻的危害,引起大批死鱼。小三毛金藻是浮游单细胞鞭毛藻类,藻体极小。常生活在池水盐度4~5‰以上,氯化物含量2000毫  相似文献   

3.
本溪市位于辽东山区,冷泉资源丰富,养殖虹鳟条件优越,近年来养鳟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全市有国营、集体、个体养鳟场300多处,流水养鳟面积超过20万m^2,年产量70多万kg.通过对全市虹鳟养殖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提出了虹鳟养殖业的良性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1959年中国从朝鲜引进虹鳟以后,又先后从前苏联、日本、法国引进了养鳟技术,养鳟业开始在中国萌芽。此后经历了将近20年的沉默,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养鳟业开始向全国普及,1996年后又先后引进了金鳟、山女鳟、白点鲑、褐鳟、大西洋鲑等品种,中国养鳟业由虹鳟单一品种养殖进入了多品种养殖的发展新时期。现在全国至少有26个省、市、区发展了养鳟业,养鳟场户达800余家,年产鳟鱼约6000~8000吨,已开发利用的冷水资源流量达40~60米3/秒。随着养鳟业的发展,鳟鱼游钓、鳟鱼饲料加工、鳟鱼食品加工等相关产…  相似文献   

5.
小三毛金藻是一种微型单细胞金藻。由于它在盐度较高的北方盐碱地池塘、沟湾等水域极易大量繁殖,分泌毒素,造成养殖鱼虾的大量死亡。近几年来,山东、河北等省相继发生过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淡水养殖业危害。1989年以来,我们通过反复试验,初步探索出了小三毛金藻危害规律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溪市位于辽东山区,冷泉资源丰富,养殖虹鳟鱼条件优越,近年来养鳟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带动了辽宁地区的养鳟事业.全市有国营、集体、个体养鳟场300多处,流水养鳟面积20多万平方米,年产量70多万公斤.虹鳟的养殖,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利途径.本文作者通过对全市虹鳟养殖状况的综合调查分析,提出了虹鳟鱼养殖业的良性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虹鳟养殖技术》一书,约16万字,定价3.65元,由农业出版社90年6月出版。本书系统地总结了近30年来我国养鳟的科研进展和基本经验,并吸收国外的养鳟新成就和新技术,从作为高度集约化养殖的虹鳟生物学特点出发,结合编著者成功取得每亩净产3.6万公斤的技术要点,对流水养鳟中的高产养殖技术作了重要阐述。并根据高密度养殖中要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加强病害防治的特点,对虹鳟的消化吸收、能量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养鳟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了饲料在虹鳟养殖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当前中国养鳟状况阐述了中国养鳟饲料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淡水养殖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对冷水资源及冷水性鱼类的开发和养殖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才以虹鳟养殖为先导,载入史册。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虹鳟及其它鲑科鱼类的养殖才可以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 1.养鳟历史和沿革 1959年朝鲜金日成赠送周总理5万粒虹鳟发眼卵和6000尾当年鱼种揭开了中国大陆养鳟序幕。同年在我省海林县横道河子镇建立了第一个虹鳟试验站。此后经4年的试  相似文献   

10.
虹鳟是一种世界性的名贵鱼类,我国养殖虹鳟始于50年代,集中中北方几省。近几年,养殖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云南,河南等地。各地养殖情况表明,虹鳟养殖最大的危害是虹鳟脂肪肝病,有可能使我国养鳟业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简讯12则     
虹鳟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19.61%,脂肪含量7.23%,几乎不含胆固醇,必需氨基酸总量、EPA(20碳五烯酸)和 DHA(22碳六烯酸)含量也较其它鱼类高,同时虹鳟肉质鲜嫩,肉味鲜美,无土腥味,无小骨刺且食用方便,很受国内外美食家的赞誉.目前养鳟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我国的养鳟业最早始于1959年。由于虹鳟是冷水性鱼类,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尽管目前国内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养殖虹鳟,但中南地区仅有漳河水库独家试养成功.漳河水库养鳟成功,为我国南部众多水库利用水库冷水资源发展虹鳟养殖提供了经验。湖北省漳河水库地处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巨型水库.冷水资源十分丰富,交通便利,具有发展虹鳟养殖的优越条件.为了开发水库底层冷水资源,该库1988年建场,1989年4月从北京空运1万尾鱼种开始虹鳟试养,以后又先后3次从外地  相似文献   

12.
金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鳟 (Oncorhynchus 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鱼群体中发现的身体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 1996年 12月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同型结合纯系发眼卵 1万粒。经 3年多的试验养殖从发眼卵至亲鱼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证明我国的冷水资源适于金鳟养殖,金鳟将成为我国养鳟业的重要养殖新品种。金鳟与虹鳟是同一种鱼类,引进后取名金鳟。   一、生物学特性   金鳟属鲑科鲑属鱼类。同型结合纯系金鳟发眼卵粒径 4.0~ 6.0毫米,因卵内有一直径约 1.5~ 2.5毫米的玫瑰红色油球而呈鲜艳的红色。金鳟体型与虹鳟相似,周身…  相似文献   

13.
三毛金藻多发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盐度在5‰~30‰,pH值在8.0~9.0,水温在8~23℃之间繁殖较快,此种藻类喜低温、弱光,特别喜欢在经常用生石灰的高碱度池塘环境内生长,在池塘内营养缺乏、透明度高的情况下,一旦有种源,马上大量繁殖,以致暴发。  相似文献   

14.
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可使鱼类和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养殖鱼类中鲢、鳙鱼对其最为敏感,其次是草、鲂、鲤、鲫、梭鱼等。宁夏地区是盐碱地带,水质碱性大,pH值高,是小三毛金藻高发地区,小三毛金藻中毒常给水产养殖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做好防治工作。一、发病病因三毛金藻病病原是舞三毛金藻和小三毛金藻。  相似文献   

15.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的第2个重要养殖品种。2006年,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进行了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虹鳟原产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是冷水性鱼类一种,分降海型和普通型两种,1874年首次被移往美国东海岸水域养殖,1877年引进日本进入亚洲。1955年金日成送给周总理2000万尾虹鳟发眼卵从而揭开我国养鳟序幕。因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等特点而深受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并且  相似文献   

17.
海水网箱养殖虹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利用网箱养殖鳟,探讨了虹鳟海水驯化规律、鱼种放养规格,水温与虹鳟生长速度的研究,海水养鳟的周期性及虹鳟度夏。  相似文献   

18.
金鳟是虹鳟品系的一种,因全身金黄所以称为金鳟,其肉质较虹鳟更为细嫩,集观赏、游钓和食用于一体,已成为我国养鳟业重要品种。2011年,笔者在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前杨罗非鱼养殖场,利用罗非鱼越冬温室夏季空闲季节,进行了金鳟养殖试验,现将试验隋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冷水性鲑鳟鱼类养殖现状1.养殖品种及规模二十几年来,冷水鱼主要品种是虹鳟,养殖流水池塘面积230多亩,产量800~900吨。近几年,永昌地区从虹鳟中选育出了虹鳟的变异种──金鳟,已形成较稳定的遗传性状,有望在全省大面积推广。2000年起,先后从北京等地引进银鲑、大西洋鲑、白点鲑、三文鳟等品种试养,其中银鲑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其它品种已在观察试验之中。2.养殖方式冷水性鲑鳟鱼最主要的养殖方式是流水集约化养殖,全省有各类流水池塘15300米2。水库网箱养殖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新的养殖方式,全省约有网箱养虹鳟10000米2。…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静海团泊地区养殖水域一万多亩,养殖品种多为鲢、鳙、鲤、鲫、草鱼、乌鳢,近几年很多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由于池塘是由盐碱地开挖或培埝直接建成导致池塘水质硬度、碱度、盐度较高,钙、镁离子浓度较大,盐度一般达4~8。池水多由生活污水而来,氨氮含量较高,春季放鱼前一般4毫克/升左右,非常适宜小三毛金藻的生长繁殖。小三毛金藻原来是海洋种类,对盐度适应性强,在盐度0.5~9.2水体均可生存,在盐度4~8水体中易形成优势种。其主要原因是与盐度有关。盐度5~8是大多淡水生物的盐度上限和海洋生物的下限,淡水藻类生长环境受限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