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病防治     
(一)猫消化系统疾病病猫形体瘦弱,毛焦体倦,无神,怕冷,口色淡白,津稀,有时呕吐。多为采食小虫,误食毒物、草木和兽毛所致,亦有因鱼刺、骨鲠引起者。1.呕吐、腹泻:治疗:①用银针刺双侧后三里0.2~0.3厘米或刺脊中、趾间,得气后捻转1分钟起针。②黄连素片0.5~1片,灌服。③黄连素针剂0.5~1毫升,后海穴注入。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近几年的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波尔杂交羊在出生后3~15天出现的情况:突然发病,四肢发软,精神沉郁,心跳呼吸加快,起立困难,伏卧不吃奶,站立时腰背弓起,左右摇摆,部分羔羊粪便稀软呈水样,后期粪便坚硬,大小便困难。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0℃以上,发病后期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羔羊先天性营养不良。1治疗措施选用以下治疗措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1.1用5%葡萄糖150ml+10%葡萄糖酸钙10ml+VC1g+肌苷0.2mg+头孢唑啉钠0.5g进行静脉滴注;VE2ml口服;钙中灵2ml肌肉注射。每天用药2次,连续2~3天…  相似文献   

3.
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此病传染快,发病率高,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病毒而感染,细毛羊、羔羊较易感。1主要症状羊痘病潜伏期一般为6~8d,最短2~3d,最长为10~12d,病羊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至41~42℃,脉搏和呼吸加快,有的咳嗽及寒战;眼睑肿胀、眼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严重失明。经1~2d后,在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上出现绿豆大红色斑疹,眼、鼻、唇、外生殖器、乳房、腿内侧、腹部等无毛或毛短处发生较多,2~3d后,疹块增大、突起、色变淡,约豌豆或黄豆大小,较硬(称为丘疹)。此时全身症状最严重,体温…  相似文献   

4.
1 肚痛 1.1 山根:鼻镜正中一穴(有毛与无毛交界处),左右两鼻孔背角处各一穴。以小宽针向后下方斜刺入3分,出血即可。 1.2 大眼角:在大眼角内,向骨内侧方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以毫针或圆利针顺眼角向内后方刺入约1寸。 1.3 三江:在眼角内下方约1.5寸处的血管上,左右侧各一穴。以三棱针或小宽针顺血管刺入3~5分出血为度。 1.4 尾本:尾根底面中,距尾尖2寸处血管上。以小宽针刺入出血为度。  相似文献   

5.
一、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 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母羊分娩前30 d和20 d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 Ml和3 Ml,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治疗方法:内服土霉素0.2~0.3g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 g,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 d;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千克体重用药30 mg.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生产中,由于免疫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可避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猪只的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人中穴(山根穴)抢救猪只因免疫注射引起的严重过敏反映,无死亡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人中穴的位置在猪吻突(拱嘴)上弯曲部,即上唇与吻突相连处向后第一条皱纹上正中一穴。2具体操作发现猪只过敏时,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使用兽用小宽针或三棱针,也可用注射针头代替,直刺穴位0.5~1厘米(出血)直至叫出声和呼吸平稳。3适应症此法适用于注射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口蹄疫疫苗等引起的突然倒地、尖叫、抽搐…  相似文献   

7.
1981年以来,我们用激光治疗家畜泄泻9例,均获痊愈。现就其中两例治疗情况简介如下:(一)使用的仪器JZ-450型He-Ne激光器(兴平县无线电元件厂生产),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4~12毫瓦,输入电压20伏±10%,最佳工作电流8~9毫安。(二)选穴与疗法按症状的不同分别取后海、脾俞、天枢、锁肛穴(参照人医,天枢穴在脐旁3~4厘米处,左右各一穴;锁肛穴在肛门两侧旁开1.5~2厘米)。用激光光束直接照射俞穴,光距30~100厘米,工作电流8~9毫安,单个俞穴照射时间为15分钟。(三)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8.
(一)诊断要点股二头肌转位常是向后移动,夹于大转子后方,造成髋关节不能屈曲,病畜在站立时患肢向后伸直。触诊大转子前方有凹陷,股二头肌前支高度紧张,患肢不能他动屈曲和伸展,运动时拖曳前进。有时患肢能不借外力自行复位,但反复发作。 (二)针治取病侧环中、环后2穴,以植物油烧火针,垂直刺入环中穴3~4.5厘米,环后穴2.5~3厘米,留针3~5分钟。 (三) 病例例1 城刘二队一头2岁母驴,素喜踢  相似文献   

9.
冬天生下来的羔羊,应注意保护安全过冬,要从五个方面加以照顾: 1.照顾吃奶。羔羊出生后的10天易死亡,原因多半是对羔羊吃奶照顾得不好。所以,应把母羊和刚生下来的羔羊放在一起,使羔羊尽快吃上初奶。头一天每1~2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到3~5天后,每天羔羊要吃3~4次。母羊缺奶或死亡,在找不到保姆羊时要人工哺乳,一般常用鲜牛奶、奶粉等,头一个月人工哺乳每天应喂7~8次。 2.照顾补料。羔羊出生15天后就应补饲料,可用麸皮1份,碎包谷2份加少量骨粉和食盐炒熟后再喂。喂量随羔羊日龄增加而增加,一般每天只补150~200克,分3次喂。另外再造择优质干草,用绳子捆成小把,悬挂起来让羊羔自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主动脉注射药物治疗犊牛消化不良。器械:带有活塞、橡皮管、中间套管的100毫升注射器和12号针头。注射部位及方法:犊牛取站立保定。在左腰部最后肋骨与第一腰椎横突之间划两条线:第一条线——在最后肋骨后缘向后移0.5—1.0厘米;第二条线——从棘突向后移4.0—5.0厘米。术部按法处置。在划线的交点从前向后内侧,以20—25。角度由正中矢面或以30—35°角度由横断面向下刺入针头到椎体;之后,把针头往外拔出0.5—1.0厘米,再向正中矢面倾斜10°,缓慢地将针头转向主动脉。根据主动脉的搏动来判断针头是否接触到主动脉壁。当针头接近主动脉后,即快速刺入,此时有一种弹力感;在出现回血后,将针头推进0.3—0.5厘米,接上带有注射器的橡皮管套管,缓慢地注入予热到体温  相似文献   

11.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引起羔羊大批死亡。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内羔羊,其中又以2~5日龄发病最多。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粪便呈粥状或水样,色黄白、黄绿或灰白,恶臭。养殖户一般称之为拉稀、白痢、下血。防治措施:(1)对怀孕母羊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母羊乳汁充足,所产羔羊健壮。(2)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注射单一菌苗或多联菌苗。(3)给病羊灌服0.3克土霉素和0.3克胃蛋白酶,每天2次。(4)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次硝酸铋、小苏打各0.2克,一次灌服,每天3次。(5)脱水羔羊每天补液1~2次,每只每次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  相似文献   

12.
(一)产前准备产前应对产羔棚圈进行清扫、清毒,要有保温条件。临产前剪掉母羊阴门附近污毛,并用肥皂水或2%~3%的来苏儿水洗净乳房和体躯。(二)出生后处理羔羊出生后,先将口、鼻和耳内的黏液掏出、擦净,以免误吞羊水,引起窒息和异物性肺炎。刚出生的羔羊身上有许多黏液,要尽量让母羊舔干,也可用干布或草擦干,记录羔羊的初生重。脐带以自然断裂为好。如脐带未断,要用手指距腹部5~8厘米处拧断,然后用50%的碘酒涂在  相似文献   

13.
1)呆羊:小脑皮质萎缩,羔羊出生后能活,但不能走路,缺乏平衡。2)矮性:肢短,肩粗,额凸,羔羊可活数周。3)无耳:卡拉库尔羊品种出现羔羊没有耳朵或耳很小,一般纯合的基因者无耳,杂合的品种小耳,非致死基因引起。4)无毛:羔羊生后仅有少量的毛,能正常生长,但对气温变化很敏感。另外,如肢端缺损,侏儒症,灰色至死毛色,肌肉挛缩等都有发现。  相似文献   

14.
四、后肢穴位 (一) 环跳(见图6) 位置:后肢髋关节后下缘,左右各一穴。解剖:在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刺入臀浅肌、臀中肌,有臀前神经小分支以及骼外动、静脉分支。针法:毫针直刺入1~2厘米。可灸。主治:后肢麻痹、扭伤。 (二) 委中(见图6) 位置:膝关节屈面正中凹陷中,左右各一穴。解剖:膝关节正后方,刺入股二头肌与膕  相似文献   

15.
1.擦洗乳房:挤奶前擦洗乳房,水温要保持在45~50℃,先用湿毛巾擦洗,然后将毛巾拧干再进行擦干。这样既清洁,又因温热的刺激能使乳静脉血管扩张,使流向乳房的血流量增加,促进泌乳。2.按摩乳房:挤奶前充分按摩乳房,给予适当的刺激,促使其迅速排乳。按摩的方法有3种:一是用两手托住乳房,左右对揉,由上而下依次进行,每次揉3~4遍,约0.5分钟;二是用手指捻转刺激乳头,约0.5分钟(超过2分钟,会引起慢性乳头部外伤,招致乳房炎),刺激不要过度,以免造成疼痛;三是顶撞按摩法,即模仿羔羊吃奶顶撞乳房的动作,两手松握两个乳头基部,向上顶撞2~3次,然后挤奶…  相似文献   

16.
一、种羊生产 (一)羊场建设与羊舍建筑 总的要求是:座北朝南,背风向阳,高燥清洁,出牧方便。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就地取材确定羊舍结构,以竹木草棚顶结构为廉价实用。 2.羊舍面积以每只羊1.0~1.2平方米。 3.架设1.0~1.5米高的羊床,羊床的檩条小头直径12厘米以上,檩条的间距为40~45厘米;床板用毛竹片(宽7~10厘米)铺钉平整,床板需有1.0~1.5厘米宽的缝隙。 4.羊舍内设置基础母羊栏、怀孕母羊  相似文献   

17.
羊是站立哺乳的动物,即在乳哺过程中不管是母羊还是羔羊都保持站立姿势,而且羔羊还需把头颈仰起才能顺利吮乳.这就对初生羔羊提出了两个起码的体力要求:(1)能站立.(2)头颈能仰起.但对于初生孱弱羔羊来说则不具备上述体力要求.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常常见到初牛羔羊被群众称为"不会吃奶"的病例,其实这些初生羔羊并非不会吃奶而是因达不到上述体力而无法吃奶(当用手指从口角伸人羔羊口中时,便感觉到明显的吸吮动作).自2000年以来,笔者在羊病治疗实践中救治此类初生羔羊多起,救治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经济价值高的布尔山羊及改良代的增多 ,羔羊体温下降至 35℃以下的病例常常碰到。救治不当往往造成死亡 ,给畜主造成千元至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我在多年的诊治过程中 ,对此病总结了 5种发病原因及相应的抢救措施。1 气候太冷易引起羔羊体温下降此类病例多见于体弱羔羊及早产羔羊。一般产羔多集中在 1~ 3月份 ,气候多变 ,早、晚、夜间气温低 ,初生羔羊本来对气候适应性较差 ,加之在 30 min内不能站立吃奶 ,如果超过 1h还不能立地吃奶 ,体温可下降到35℃以下。其症状为口唇、舌尖、四肢冰凉 ,呈半昏迷状态 ,多数伴有心衰和心动…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笔者所在区某肉羊养殖基地于2013年6月下旬发现7只出生20天左右的羊羔突然发病,发病羔羊腹泻,腹胀,体温40℃~41℃,后期食欲废绝,卧地不起。4只由于病情较重,没来得及治疗就死亡了,另外3只到我院就诊,经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4~7天后康复。2临床症状发病羔羊起初精神沉郁,反应迟缓,目光呆滞,吃奶减少,腹胀、腹泻,排白色、恶臭、水样含气泡稀  相似文献   

20.
(一)方药猪胆汁50毫升,黄连、青黛、薄荷、僵蚕、白矾、朴硝各15克。用猪胆汁充分浸泡诸药,置阴凉处晾干,制成散剂,装入棕色瓶内备用。(二)用法打开病鸡口,用一长约10厘米、宽约0.5厘米的薄竹片蘸取“消喉散”,慢慢放到病鸡喉头部即可。成年鸡每只0.2~0.4克,1月龄以下小鸡每只0.1~0.2克,每隔6小时喂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