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光照袋栽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是丽水市的传统的出口产品,1997年以来通过试验、创新、完善3个阶段,到2001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代料黑木耳发展的出耳期霉菌感染问题,从品种选择、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形成全光照袋栽黑木耳新技术。生产的黑木耳产品质量与段木相近,效益十分显著,与代料香菇相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是黑龙江省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需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但存在几个关键问题:①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重量差;②是出一批后培养基易酸化腐烂,效益欠佳;③菌糠处理不当造成环境公害,影响周年生产。为了解决黑木耳代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使代料栽培黑木耳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经多年观察,就模式及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一年可分两季栽培收…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生产方式,随着木材资源的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的不完善,以及黑木耳生产者对该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所以生产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新的栽培户问题更多,这些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作为中国黑木耳的主产区之一,一直以椴木栽培为主。华中农业大学和有关科研单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行过代料栽培的试验,并获得成功,但由于当时市场对代料木耳产品的认可度较低,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技术还欠成熟,因此代料栽培黑木耳未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市场对木耳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南方木耳老产区耳木资源逐渐匮乏,产量下降,东北代料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并获得大面积推广。南方各省在借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代料栽培是近年来着重推广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不但可以利用农林副产品为原料,节约大量的林木资源,而且不受地区的限制,山区、平原和城镇均可进行生产。代料栽培,环境条件便于控制,生产周期短,产量比较稳定,为发展我国黑木耳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不仅风味独特,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黑木耳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利用代料采用挂袋方式栽培黑木耳具有长足的发展前景,具有不受资源限制、原料来源广、占地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黑龙江省地区特点的春季挂袋栽培黑木耳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7,(2):32-32
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再间作套种黑木耳,具有许多优点,现简述如下: 1.取材方便,变废为宝 在农村,用于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原料,如木屑、秸杆、麸皮等农副产品十分丰富.发展日光温室蔬菜间作套种黑木耳,可促进农副产品的转化,这对繁荣市场,改变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菌草为木屑替代料栽培黑木耳,设置栽培试验配方比例,进行菌包成本、产量、营养成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菌包成本节支10%,产量增产9.4%,黑木耳品质明显提高,纯收益增长427.27%。说明菌草做为部分替代木屑栽培基质的代用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较详细地介绍了黑龙江省亚布力林区应用比较广泛的黑木耳栽培技术——代料栽培新技术。指出木耳代料栽培中有吊袋、坐袋、串袋、菌砖等几种方式,其中以吊袋和坐袋两种方法较普遍使用,并对其工艺流程、季节选择、菌袋制作、栽培管理等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地为了发展林下经济,服务三农,提高林农种植的经济效益,引导林农在林下间作黑木耳。我们吸收了国内外的代料木耳栽培先进技术,并在灭菌和接种、出耳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所创新。2008年发展林地黑木耳栽培100亩,亩栽培黑木耳10000袋,成功率98%,平均每袋出耳50g,亩产值达20000多元。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主产方法,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渐减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科大地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主要方式。为了促进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事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以及应广大黑木耳栽培者的要求,现将我研究所多年来黑木耳栽培的技术,奉献给广大黑木耳栽培者,仅供参考。 1 栽培材料的选择及栽培场地的选择 1.1 选择优良的黑木耳品种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品种的选择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应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耳根小,易开片,耳片正反面明显,背面有耳筋,耐高温的中、晚生品种。经…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代料栽培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木耳品质好,可以人为集约生产,但技术难度大,稍有某一技术环节掌握不好,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完全失败而亏本。为使这一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笔者经过3年实践探索,总结以下稳产高产技术,以确保黑木耳代料栽培成功。1 选用优良菌株 选用优良菌株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稳产高产首要措施。优良菌株应该具备行之有效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代料栽培,抗污染力强,耳朵大,肉质厚,颜色黑等优点。根据笔者的实践,头潮耳本均朵重4~6克,每袋收9~10朵,平均可达40~50克(菌袋培养料重400克)。  相似文献   

13.
经过四年试验得出:(1)新筛选出的AP01等黑木耳菌株是适合于多种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在五节芒、稻草和木屑等培养料上,表现高产优质。(2)利用五节芒粉、稻草粉为主要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取得了100kg干料产干耳高达7.6~12.5kg的新水平。(3)堆制发酵处理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可使污染率从25%降至5%以下,并且具有增产作用,增产率平均在25%。(4)露天出耳秋季比春季好,产量高31.5%。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主要产区为东北,且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益气补血的功效,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农业产业及创汇产品之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工栽培出现历史性转变,从段栽培走上代料栽培、大大缩短栽培周期。从而带来新一轮消耗森林阔叶资源,来换取经济效益浪潮。按生产量20kg木耳,消耗1m^3材料计算,我省森林资源能支撑多久,为此寻找代料栽培,利用农村废弃物栽培优质木耳是黑木耳产根本出路,现将进行利用废弃秸秆生产黑木耳及筛选工艺措施试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类食品,已经由原来的山野珍品转而成为一种大众化食品。,随着森林林木资源锐减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生产黑木耳的木耳段不断减少,代料栽培黑木耳势在必行。 1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含义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就是把按特定的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 pH值标准拌好的培养料,依据一定的装袋标准,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内,套上无棉体颈圈,加热灭菌后,通过封闭式接种,把专门用于地栽的黑木耳菌种接入培养基内,经养菌,待菌丝长至袋底,割一定数量和规格的“ V”形口,摆在大地上,上盖草帘遮荫保湿,保证一定的温度、温…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木耳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真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及水浴浸提时间等因素对黑木耳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20W,超声时间13min,液料比132,水浴浸提时间3.1h,黑木耳多糖得率可达16.59%。  相似文献   

17.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具有取材广泛、原料丰富、成本低、见效快、节约木材等特点.自1986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丰产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于1989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本文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的丰产技术措施介绍给广大读者,使之得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黑木耳产业中,菌种质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对黑木耳菌种进行早期评估,本文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食用菌菌丝纯培养方法,对黑木耳九个菌株(Au9、CF09、CF05、29、916、长10、长7、日本黑木耳和8808)进行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耐高温性、抗霉性、吃料能力和耐旱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长10、CF09、29 和日本黑木耳四个品种的菌丝生长周期短、抗霉能力强、生长适应温度范围广、吃料快,而且耐高温、生长速度比较均匀,可以确定为优势菌种。图4 表5 参7。  相似文献   

19.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木耳栽培方法.具有节约木材资源.生物学转换率高.不污染环境,重要的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但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田间管理阶段绿色木霉侵染一直困扰着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经常造成一定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研究绿色木霉侵染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于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具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即食菜是以优质单片黑木耳为原料,经过精选、清洗、拌料、预煮、包装、杀菌等工艺科学加工而成的软包装风味即食产品,解决了保鲜黑木耳自流现象,方便储存、包装、运输和食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极大限度地保存了黑木耳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