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产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中国的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已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规模巨大。但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业基本处于小规模工厂养殖和个体户养殖的形式,大多采用人力手工作业方式,科技含量不高。 随着我国水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水产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水产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以后,水产养殖业逐步得到发展。在1950-1969年的20年中,全世界内陆和海洋水产养殖总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20世纪90年代世界水产品总量增长量几乎全部来自水产养殖业。在未来渔业的发展中,水产养殖所占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水产养殖业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也主要和水产养殖技术有关,渔业资源被过度利用,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影响着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渔业法规得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1998年水产养殖情况和特点1.水产养殖产量增幅回落,产值比上年略有增长。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48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190万吨,增幅5.5%;海水养殖产量140万吨,增幅4.5%。预计海洋渔业产值比上年略有减少,养殖业产值略有增加,全年水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调养整养殖产业结构.特种水产迅速发展,养殖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探索特种水产养殖品种新的发展模式,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向市场提供丰富的优质水产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养殖尾水量显著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如随意排放水产养殖尾水,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同时会威胁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因此,积极做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水产养殖尾水特点、生态处理技术及应用;探讨了现阶段常见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02,(5):11-12
4月24日,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出席了在京举行的2002年世界水产养殖大会,并作为大会的执行主席作了题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他首先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根据中国国情和渔业资源变化情况,我国政府适时地确立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激发了广大渔(农)民发展渔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渔业,尤其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养殖尾水量显著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如随意排放水产养殖尾水,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同时会威胁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因此,积极做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水产养殖尾水特点、生态处理技术及应用;探讨了现阶段常见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甲壳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应用于水产养殖,可以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增强水产动物抗病能力,促进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改善品质,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本文就壳聚糖的性质以及壳聚糖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不断更新,养殖品种不断增加,尤其是网箱养鱼、流水养鱼、特种水产养殖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养殖技术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粉状配合饲料和颗粒配合饲料由于存在着水中稳定性差,沉降速度快,容易造成饲料散失浪费和水质污染等弊端,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10.
陈昌福 《饲料工业》2007,28(10):1-3
<正>近些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水产动物因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也处于上升的趋势。2006年对全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检测的结果显示,在人工养殖的80种左右的水产养殖动物中约发生了180种疾病,全国30%以上的水产养殖面积受到各种病害的严重侵扰,由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水产大国,也是水产强国,水产养殖量占全球70%左右。华南地区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产区,养殖量占全国30%以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水产养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水产养殖品种呈多样化发展,新品种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环保问题的凸显,生态优先和供给侧结构调整已经让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创新驱动、和谐发展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益生菌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菌,因具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水生生物的免疫力,增加水产养殖的产量以及调节水质的作用,应用效果显著。鉴于此,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不同种类益生菌在不同养殖水生动物中的应用,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益生菌体外水体净化机制和体内肠道改善机制,探讨了益生菌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快速发展的益生菌产业和可持续水产养殖业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这些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发展的结果就是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但是通过水产养殖业而获得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情况,既不利于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也不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关的部门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加以合理并且科学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江西饲料》2008,(3):47-47
本网讯:5月6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水产养殖中心(NACA)、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CAFS)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注册管理部共同主办的“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为期3d的研讨会将重点征求中国在水产养殖认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的终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新时期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水产养殖行业也呈现出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增氧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增强水中的氧气含量,创建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增加。本文就是对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造价值,服务创造未来,武汉华扬动保致力于改变中国水产传统的“消毒一杀虫”给药模式,引领中国水产内服药发展。经过近9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整套科学、高效、安全的水产内服药用药方案;我们斥资千万建成华扬动保(集团)技术中心,我们的产品及研发能力为客户的规模化发展和养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我们100多名水产一线技术人员以专业、专注、专心的“三专精神”服务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和广大养殖户,得到了普遍赞誉和好评。华扬人一切为了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7.
高俊岭 《饲料广角》2009,(21):30-30,49
已经成为全球第2大水产养殖国的印度.今后5年其水产养殖产量年增长率将达8%。 印度逐渐把水产养殖技术与浮性膨化饲料系统有机结合与打造。一家印度水产养殖企业(Indepesca)于2009年2月成为全国第2家使用膨化豆粕型饲料养鱼的养殖场.印度第1家使用膨化鱼饲料的养殖企业始于2008年.而膨化沉性饲料已经由其他养殖场使用了几年。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保障水产养殖产业更好地发展,必须重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本文分析了当前水产养殖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病害,针对不同病害的发病原因,提出了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和防制各种病害常常施用多种化学肥料和药物 ,包括消毒剂、杀虫剂、抗生素等。这些物质不仅破坏了养殖水体的自然微生态区系 ,加重了养殖水体自净的负担 ,同时对水产动物和其他生物包括水体中有益微生物均有相当的副作用 ,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乃至间接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水产养殖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水产养殖环境的改善除了物理、化学方法外 ,利用微生物对水体环境的生物修复是近年来发展的重点。1 生物修复的概念生物修复 (Bioremediation)又称为生物改良(Bio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20.
陈舒宁 《广东饲料》2008,17(5):9-12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06年我国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3593.95万吨,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0.46千克,渔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我国也是水产品出口大国,2006年我国出口总量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总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水产养殖业优化了粮食生产结构,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食物蛋白,已成为实现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领头羊,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我国水产养殖高速发展的同时,病害作为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而且在病害控制中的不合理用药,造成药物残留污染通过食物链残留富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产业素质急需提高,安全、高效的健康养殖理念需在生产实践中强化,以确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日,本刊记者就水产养殖业如何摆脱水产病害的困扰,如何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如何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问题,采访了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吴淑勤研究员,以期对行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