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芽、鳞片、病果、病叶或在落叶上越冬。该病流行及发生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病菌的有无及多少;二是降雨的早晚,雨日的多少及雨量的大小(春雨早、多,发病早且重。春季干旱少雨,则发病晚而轻);三是品种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3.
梨黑星病是江苏省梨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可危害梨树的枝条、叶片和果实 ,造成梨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严重制约着江苏省梨树的生产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 ,我们在徐州、盐城等主要梨产区对其发生进行了调查 ,并在常年发生严重的果园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1 发病规律梨黑星病菌丝在 5~ 2 8℃均可生长 ,在日均气温2 0℃、相对湿度 80 %以上萌发最快 ,病原菌主要在芽鳞片、病枝和落叶上越冬。病梢出现早晚随降雨和气温上升早迟而变动。风雨是病菌孢子扩散和侵染的必要条件。4月下旬至 5月中旬 ,温湿度适宜时 ,病菌孢子从萌发…  相似文献   

4.
5.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梨的质量与产量。[方法]研究了梨黑星病的病原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结果]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梨的品种、树势、果园地形、栽植密度等因素有关。受害症状明显,叶片的叶面与叶背面均受害,果实受害常产生星状开裂。[结论]该研究可为梨黑星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ec)在各地梨区发生十分普遍。近年来,在豫东地区又呈明显上升趋势,往往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果实变畸或腐烂,严重影响了梨果的产量和质量。经多年观测和试验,初步掌握了该病在豫东地区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1梨黑星病表现症状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多以叶背面沿主侧脉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其上有一层放射状的黑霉,严重时造成病叶早期脱落。幼果期感病,能使果实变畸、脱落。果实膨大期受害,果实上呈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疤,果实粗糙,果肉变硬,味苦;果实受害…  相似文献   

7.
王孝莉  春阳 《新农业》2007,(1):28-29
编辑同志: 我是开原市八棵树镇石柱沟村的农民,近年来我家的400多棵尖把梨树,年年叶片、果实上长黑霉、黑斑,而且有早期落叶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梨园的产量和效益。通过询问有关果树技术人员,说是得了梨黑星病,对比病我也打过一些药剂防治,但防效不佳。请问编辑同志,梨黑星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星病是砀山酥梨的主要病害,它危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等部位,易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梨果被害后果面形成黑色霉层,甚至畸形龟裂,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1症状 病梢:先从新梢基部发病,最初出现肥肿,褐绿色,以后变成黄绿色,并逐渐产生圆形黑色霉斑,随着病部由新梢下部向上蔓延,并由叶柄到达叶片基部,不久叶片变黄脱落,叶柄干枯残留枝上,最后新梢的叶柄也变成干橛,除新梢外短枝及果台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梨黑星病菌的种类、抗性监测方法和抗性划分标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梨黑星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梨黑星病菌抗药性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同时对梨黑星病菌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鸭梨感染黑星病后生理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鸭梨叶片接种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后,分期测定其叶片的细胞渗透性,光合作用,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鸭梨叶片感染黑星病后,细胞渗透性增加,光合作用降低,总酚含量增加;多酚氧化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发生变化,在接种后有新酶带产生和原酶带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研究梨黑星病病原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培养时间和震荡培养方式等条件下产生毒素的情况,并用砀山酥梨种子发芽法、叶片测定法、试管苗根、茎生长测定法检测毒素的毒性.结果表明,适宜梨黑星病菌粗毒素培养的培养基为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基pH值为6.0,培养温度22℃,在黑暗下110 r·min-1连续震荡培养22 d时产生的毒素毒性最强.采用4种方法都可检测到毒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光照对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孢pH为6.0;将梨黑星病菌分别接于pH为6.0的PDA和LP'培养基上,20℃下培养14d后,经黑光—黑暗各12h的光照周期培养72h,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较高。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分离一年后的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液中萌发率可达55%,对任何时候进行室内生物药效测定试验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流行时间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的流行学模型拟合2002年和2003年莱阳地区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的系统监测数据,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梨黑星病病叶率随时间的变化动态;Gompertz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平均病斑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根据Logistic模型。梨黑星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在梨树初花期后的60d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豫西地区苹果黑星病发生的原因,介绍了苹果黑星病的危害症状及危害情况,研究了苹果黑星病致病原菌侵染规律及发病流行条件,最后提出了苹果黑星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对梨黑星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5种不同比例的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剂对 2种病原菌均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多菌灵∶代森锰锌为 1∶ 1~ 1∶ 4的混配组合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SR值均 >1.5 ,仅 1∶ 5的混配组合 SR值 <1.5 ,表现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还表明 ,病原菌抗药性水平愈高 ,混剂增效比率值越大 ,增效作用越显著。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克服病菌的抗药性方面考虑 ,应以 1∶ 1~ 1∶ 3的配比组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对山西梨区梨树黑星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比较不同药剂对梨树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梨黑星病更为有效的药剂,2007年以酥梨为对象,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制剂80%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7种治疗剂中除多菌灵防效较低外,其余6种药剂的防效均在85%以上,相比差异不显著;保护剂代森锰锌在及时合理的用药下,防效也在80%以上;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属相同产品的不同剂型,微乳剂的溶解性和黏着性优于水分散粒剂;多菌灵的防效最低,这可能与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潜叶蝇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甚至其中部分为入侵生物种。本文就潜叶蝇田间常见种的鉴定、主要为害特征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述评,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花生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特性、发生条件及防治情况,以为防治花生疮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