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繁殖率的高低体现在母猪年产胎数、胎产仔数以及仔猪成活率等方面。广东省金星猪场近几年来,在养猪生产上注重母猪选育与改造、种猪的科学管理、配种技术、母猪防病及仔猪早断奶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借鉴外地的先进技术,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母猪多胎高产的综合培育技术。通过该项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母猪的年产胎次、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分别达到平均2.12胎、11.8头和95.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套综合技术介绍如下:1母猪的选育与改造优良品种是提高猪群生产力的关键,要使母猪…  相似文献   

2.
1选留 二元后备母猪的选留,与纯种母猪的选留不甚相同。纯种母猪的选留要求完全符合品种的血统、体型、体貌特征。二元母猪属于杂交后代,选留并不特别注重外貌特征,主要考虑其后期的生产性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相似文献   

3.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的引进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惠强 《中国猪业》2010,5(10):22-22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各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的生产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的保持较高的生产水  相似文献   

6.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的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的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约有25%~35%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良种猪的引进和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对母猪饲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猪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出栏量和养猪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拟从不同的几个阶段介绍高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0.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每年大约有25%~35%的基础母猪由于种种原因(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遗传缺陷等)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使繁殖母猪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一个猪群的建立、新猪群的引入、猪与猪之间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规模母猪场的数量在急速增加,母猪存栏数也在大幅度增加,少则30~50头,多则几千头母猪,改变了传统养猪农户仅养几头母猪的散养局面。但当前我国母猪的产仔数很低(目前我国饲养的母猪生产性能与外国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母猪每年每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丹麦26~28头,  相似文献   

14.
瘦肉型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或其杂交的二元、三元等瘦肉型猪,饲养种猪的场都离不开猪群更新,猪群更新就是从后备母猪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从而达到猪群的生产平衡。猪场基础母猪群年更新率一般在30%以上,这一数字决定了后备母猪培育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生产者往往运用遗传育种的手段,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和使用年限。但我们知道,除了运用遗产手段,改善生产设备设施、环境、饲养模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也可以提高母猪的个体产仔数量、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此,笔者仅就如何提高母猪生产成绩,讨论实际生产中遗传育种手段之外的相关方案和措施。后备母猪的培育是种猪培育的关键环节。现代母猪和仔猪的生长速度较之前更快,尤其是后备母猪的生长速度。初情时,后备母猪体重较大、初情日龄相对较小、背膘相对较薄等。  相似文献   

16.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能否获得高效益的核心,而每年大约25%-35%的母猪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外二元杂交母猪的父母代均属国外引入品种,其生产性能和适应性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在选择和饲养管理外二元母猪方面要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笔者在基层长期从事外系母猪饲养繁殖示范推广工作,根据多年规模猪场选育种技术管理的实践,现将外二元母猪的选留选购及饲养管理体会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各地的养殖业地规模有大有小,专业技术参差不齐。不少养猪场在母猪的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纰漏。总结多年来实践与经验,就此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猪的生产,可分为仔猪的生产和肉猪生产两部分,而仔猪生产又是肉猪生产的基础。仔猪生产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体重,即提高养猪的年生产力水平。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这也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从而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猪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的几点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母猪饲养中,哺乳阶段属于关键时期,其不仅对母猪的健康和体质具有直接影响,还关系到仔猪的发育和健康,有助于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因此,养殖户要提升对哺乳母猪饲养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管理技术,保证饲养的合理性,推动生猪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