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南疆矮化密植枣园中发生的枣缩果病、枣果黑斑病和枣叶斑病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和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不同品种对3种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以及3种病害在田间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枣缩果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到8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随后随着枣果的成熟,病害逐渐减轻;枣果黑斑病在8月下旬开始发生,随后不断加重;枣叶斑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不断长大,病害逐渐加重。枣棉间作和枣辣椒间作均会加重3种病害的发生,不同品种中,"灰枣"的缩果病、枣果黑斑病发生最轻,"骏枣"次之,而"赞皇大枣"发病最重,"赞皇大枣"叶斑病发生最轻,"灰枣"次之,而"骏枣"发生最重。  相似文献   

2.
枣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锈病在我国大部分枣区均有发生,据我站调查,2004年我市90%以上枣园有枣锈病发生,个别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严重,枣叶提前大量脱落,有的甚至在9月中旬已经落光。  相似文献   

3.
枣瘿蚊是近年来我国枣树生产中普遍发生的虫害之一,不少枣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影响我国枣生产的制约因子。我们从1997~2002年在山东省莘县燕店镇五屯村万通枣园艺研究所的4hm~2示范园中对此虫的为害、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枣锈病是危害枣树叶片的主要病害,其发生早晚、轻重与雨水早晚、空气湿度大小密切相关。该病以夏孢子越冬,来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温多雨时,夏孢子萌芽侵入叶片,7月下旬开始发病,造成大量落叶和树势衰弱,使未成熟的枣果实萎蔫脱落.严重影响了枣的品质和产量。为此我们在冬季清理枣园内枯枝落叶消灭病源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薛城区冬枣园内对枣锈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3年,枣锈病在山东省滨州市暴发流行,枣园发病率达到100%,病株率30%~100%,发病较重枣园的病叶率达100%,受害严重的枣树8~9月叶片几乎落光,产量大减,部分枣园绝产.为防治该病,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枣锈病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6.
枣头及枣吊摘心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矮化密植骏枣及灰枣枣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的枣头摘心和枣吊摘心技术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枣头摘心能够提高枣树木质化枣吊的发生数量;枣吊摘心能明显提高木质化枣吊的坐果数,灰枣木质化枣吊适宜的摘心长度为11节,而骏枣木质化枣吊的适宜摘心长度为5节;木质化枣吊的结果性能显著优于非木质化枣吊。  相似文献   

7.
枣轮纹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轮纹病又称枣浆果病,是近年来发生在豫北枣区的一种严重为害枣树的病害,枣轮纹病主要为害枣果,一般年份病果率15%~20%,遇连续阴雨年份,如2003年病果率达40%~50%,对红枣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我们于2000~2003年对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迟诚 《果农之友》2015,(2):37-38
<正>秋天里,走进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新丰果业的枣园,一排排枣树站成整齐的队伍,枣子压弯了枝头,光泽鲜亮,红绿相间,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置身硕果累累的枣园,如果不是当时湿漉漉的空气湿度提醒着记者,还真有一种就在新疆枣园、陕西枣园的恍惚感。没错,这一片片专业化、标准化的枣园正是在南方,在湖南。一直以来,北方枣独霸整个中国枣市场,这原产于湖南的江南枣终于争得一席之地。而带领江南枣冲出重围的正是湖南祁东新丰果业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新疆阿拉尔垦区春灌及化学防治措施对红枣园枣瘿蚊的种群控制效果,选择树势相同、管理措施一致的红枣园,分别采用春灌与枣瘿蚊成虫发生高峰期喷施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措施,调查黄板上诱集的成虫数量。结果发现:4月22日至6月12日春灌枣园枣瘿蚊成虫发生量明显高于未春灌枣园,45%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枣瘿蚊成虫的控制作用较好,二者先后交替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枣瘿蚊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0.
青枣是加工著名果品丝枣的主要原料。近年来,由于我市枣园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使青枣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其中遭受害虫的为害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我市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掌握其发生规律,控制为害,我们于1995—1996年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枣粘虫、龟蜡蚧,枣瘿蚊、黄刺蛾、铜绿金龟子等,现将调查与观察结果分述如下。1枣粘虫(AncylisSativaLin)该虫在我市枣园内发生较普遍,为害十分严重(详细参阅《浙江柑桔》1997年第1期35—36页)。2枣龟蜡蚧(CeroplastesiaponicusGr)该虫在我市部分老枣园内为害严重,以使幼果大量脱…  相似文献   

11.
<正>山楂斑枯病又称山楂叶斑病,发生严重时会使叶片早落、焦枯。1症状山楂叶斑病主要有斑点型和斑枯型,主要危害山楂叶。病斑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形,直径310mm。后期病斑上散布小黑点,即为病原的分生孢子盘。严重发生时,病斑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2发病规律病原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一般危害较轻,但在多雨的地区和年份发生严重,可导致大量落叶。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老  相似文献   

12.
<正>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选在沧县高川乡泗庄村,纯枣园,树龄13~15年,树势中庸,试验地管理精细。往年发生较重的病害主要有枣锈病、枣果轮纹病、枣果炭疽病。供试品种为金丝小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枣园间作白三叶草对婆枣与长铃小枣枣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枣园相比,2种种草枣果的总糖、还原糖、蛋白质、VC的含量及每粒干重都明显提高了,酸度、糖酸比值、脂类、粗纤维、磷、灰分、钙及铁的含量降低了,表明枣草间作提高了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枣(Zizyphus jujuba)属鼠李科,有曲枝枣、葫芦枣、无刺枣、宿萼枣等4个变种。它们中有的果形奇特,色彩多变,有的枝条扭曲,树姿优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观赏枣品种群。临沂市果茶高科技示范园、沂罗枣园等1997年以来分别从陕、晋、冀及鲁西北等枣产区引进收集10多个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枣树品种,建立品种试验园和示范园3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陇东枣产区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并总结出了无公害防治技术。3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陇东枣产区均有桃小食心虫发生,主要以第1代幼虫危害;危害程度因枣园地型、管理水平、树龄不同而不同,其中川水地枣园危害较重,旱原地枣园危害较轻;管理粗放的枣园危害较重,管理好的枣园危害较轻;老枣园危害严重,新枣园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6.
1 发生规律 枣锈病仅危害叶片。受害叶片背面起初散生或聚生凸起黄褐色小疱,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大多集中于叶脉两旁、叶尖和叶基部。叶正面对着夏孢子堆的地方,出现边缘不规则的灰绿色小点,后为黄褐色角斑。叶片严重受害时容易变黄早落,发病严重的植株只留下末成熟的小枣挂在树上。提早落叶不仅影响当年枣的产量及品质,而且还会影响枣树下年的营养生长。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它是翌年初侵染最主要的来源。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多次再侵染。6月中下旬雨水多、湿度大时开始萌发并侵入叶片,7月份开始发病,8月下旬开始大量落叶。  相似文献   

17.
陇东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现状及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陇东枣产区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特点、发生规律及习性和危害程度等。3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陇东枣产区均有桃小食心虫发生,主要以第1代幼虫为害,危害程度因枣园地形、管理水平、树龄不同而差异较大,川水地枣园危害重,虫果率为41.30%~45.00%,旱原地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5.80%~12.00%;管理粗放的枣园危害重,虫果率为33.00%~45.00%,管理较好的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8.00%~11.00%;老枣园危害严重,虫果率为45.00%~59.00%,新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7.00%~11.00%。针对桃小食心虫的危害情况,总结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成龄低产枣园改造及增产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龄低产枣园改造及增产技术推广应用陈贻军,张涵裕,叶洪寿,朱子寿,方彩琴(浙江省义乌市林业局,322000)(浙江省义乌市科委)浙江省义乌市是我国南方主要枣产区之一,以义乌大枣为主栽品种,该市枣产量占浙江省枣总产量的40%以上。1990年全市枣园面积...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万荣县光华乡小屈村有一片2.7hm2的冬枣、梨枣园,近2~3a(年)枣缩果病发生严重,最严重时几乎绝收。2007年,该园使用了从大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靓枣”调理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使用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牙枣是山西省柳林县红枣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约占当地枣园面积的30%.近年来,牙枣走俏国内外市场,价格攀升,但当地枣树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佳的问题.为探讨黄河丘陵区牙枣丰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5年建立牙枣丰产栽培试验园,经9年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