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杉木种源地理位置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正>杉木种源研究始于一九五七年。20多年来,不少专家致力于杉木种源的研究工作。地理种源试验的重要目的之一:通过种源试验来合理区划种源区域和种子调拨界限,但是由于种源试验规模和数量总是有限的。为了达到上述地理种源试验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种源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在研究杉木种源与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早期的研究多以定性的方式描述其间关系,而近几年来,多用各种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其间关  相似文献   

2.
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5种不同的造林密度试验来研究密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建立在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杉木生长模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胸径生长模型,树高生长模型和材积生长模型的模拟精度都很高,分别达96.68%、97.92%和98.53%,因此,利用已建立的3个生长模型就可以对杉木的生长动态进行预测,这可为杉木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杉木树皮制木材用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将杉木树皮经过碱降解和改性剂改性制成改性杉木树皮(MCFB),并以此为基础,加入30%~50%水溶性酚醛树脂(PF)制成改性杉木树皮-酚醛树脂胶(MCFB-PF),用于制造三层马尾松胶合板,其胶合强度达到GB9846.4-88Ⅰ类胶合板的标准.MCFB-PF的成本仅为PF成本的58%.  相似文献   

4.
BP模型在单木树高与胸径生长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简介了人工神经网络及使用方法,建立了单木树高与胸径生长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即BP模型),并对单木树高、胸径生长的BP模型与Richards函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不同种源杉木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观察比较模拟低温对不同种源杉木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杉木叶绿体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杉木叶绿体能抵御4℃低温.在-10℃温度下,叶绿体结构受到损伤或破坏,但不同种源抗寒性不同,其种源抗寒性排序为:安徽休宁种源>湖南会同种源>广西贺县种源.  相似文献   

6.
以杉木种源试验林为材料进行不同种源杉木硝酸还原酶(NR)活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杉木NR活力有明显差异,以中亚热带种源NR活力较高,南亚热带种源其次,北亚热带种源较低.不同种源杉木NR活力呈明显季节变化,上半年呈上升趋势,下半年呈下降趋势.不同种源杉木NR活力与其生长呈显著相关,NR活力在杉木成林中仍具一定稳定性,可反映其成林杉木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电力系统中谐波含量的新方法。用误差反向传播模型(BP模型)取代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方法,对BP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由电流(或电压)采样值映射出基波和谐波含量的BP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硬件实现简单,同时具有在线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性,将其应用于建立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并用免疫进化算法优化求解人工神经网络参数。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及免疫进化算法的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建模方法科学合理,林分蓄积量和平均胸径预测误差小,一定程度上优于以往传统的林分密度效应模型,在林分密度控制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杉木地理种源矿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理种源矿质养分(氮、钾、磷、钠、铁等元素)的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杉木种源针叶灰分中钾、铁和磷的百分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显著差异,其中钾含量与高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即生长快的种源钾含量高于生长慢的种源.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杉木壮苗定向培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层人工神经网络对影响杉木壮苗培育的3因素:播种时间(A)、定苗时间(B)和定苗株数(C)的不同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A,B,C与杉木地径生长(Y)之间的普遍映射关系,从而只要根据A,B,C即可预测其地径生长Y的值。  相似文献   

11.
杉木种源高径生长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全国杉木种源试验 55个试验点的 43个共同种源的胸径、树高 1 0年生测定结果 ,将分形理论与地统计学原理相结合 ,计算了杉木种源胸径、树高的分形维数 ,分别为 1 .56和 1 .75.研究结果为杉木种源的选择及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杉木林蓄积量估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蓄积量预测有关的因子作为样本输入,通过分析神经网络各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参数值,构建结构为10∶3∶1的杉木林蓄积量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训练随机抽取46个样本单元数据并预测20个检验样本。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于林分蓄积量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总体拟合精度为88.5%,均方误差MSE=2.95,所构模型合理、稳定,能够快速有效预测杉木林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典型相关分析在树种地理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侧柏种源试验为例,将典型相关分析用于种源研究。应用效果表明,典型相关分析是揭示地理变异模式及其气候生态基础和划分种源区的有效方法。本文还对其应用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软X—射线衬比造影对建柏、马尾松、杉木和柳杉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根据衬比剂渗透量、胚和胚乳等在X光胶片上的成像特征和定位发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制定判别等级。建柏种子分为10级,马尾松9级,杉木11级,柳杉10级。并按上述分级标准判读出每个树种不同产地种子各等级粒数,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判别有无发芽能力等级。结果表明Ⅰ、Ⅱ和Ⅲ级为有发芽能力,Ⅳ,级以后为无发芽能力。再经回归分析,建立校正模型,计算出准确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杉木良种选择研究对越南杉木人工林有重要意义。以9个越南杉木种源与1个中国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于越南3个试验点开展种源试验,并做早期选择。结果表明:种植2a后,在同一试验区不同的种源生长差异明显,同一种源在不同试验区生长不一。越南北部是杉木最适合的生长地区,南部次之,中部最差,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等因素有关。在越南北部, CL9、 CL7、 CL6、 CL4、 CL2和CL1种源为优良种源;在中部, CL4和CL1种源是优良种源;在南部,优良种源为CL8、 CL9与CL2。本试验早期研究结果有助于为越南杉木人工林选择适应种植地区和优良种源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生物产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在对6年生杉木和马尾松标准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杉木和马尾松幼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建立了杉木和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其中以Y=aD~bH~c的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和马尾松幼林的生物产量估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80年营造的11年生杉木全同胞子代林的试验研究,表明子代林在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引起。一般配合力效应占杉木生长遗传效应的主导地位,特殊配合力占次要地位。产地杂交表现有一定的优势。不同年份间材积生长量和现实增益方面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差异,可为建立高世代种子园选择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杉木球果虫害程度与坡位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直观统计表明杉木球果虫害程度随坡位不同而不同,虫害最严重的是上坡,中坡次之,下坡最轻;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坡位杉木球果虫害程度差异显著;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坡和下坡、中坡和下坡杉木球果虫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