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笔者以"南粳4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移栽质量、施肥技术、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经过粉碎灭茬后全量还田,不影响机插稻栽插质量;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每667m2最适施肥量为20kg,前后期最佳施用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2.
宝应县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宝应县推广机插稻已获得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从播种、苗期管理、麦秸还田、栽插、肥水管理、病虫草防治等方面对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为今后机插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自2003年推广水稻机插技术以来,机插稻面积逐年扩大,至2008年机插稻面积已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5%。从多年实践看,机插水稻具有省工节本、减轻病害、增产增效等优势。机插水稻成败的关键是育秧,培育苗高适中、苗体健壮、生长均匀、根系发达的秧苗是减少缺穴、提高栽插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苏北地区机插稻栽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秧苗素质低、穂数不足、缓苗期过长。同时提出苏北地区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整地、栽插、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提高机插稻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5.
机插稻不同基本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合理基本苗的研究,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试验通过不同播量与栽插密度和取秧量形成不同数量的大田基本苗,探索不同规模的群体质量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以明确机插稻适宜的基本苗,为建立机插稻高产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机插稻不同肥料、密度效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机插水稻不同移栽基本苗和氮肥施用量形成不同群体的处理,研究机插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形成规律,探讨机插稻高产栽培途径和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机插水稻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解决水稻生产移栽环节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可省工节本,获得高产稳产。机插水稻成功的关键是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健壮秧苗、科学移栽早活棵分蘖。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沿江地区早熟晚粳机插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秧、大田准备、机械栽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以期指导机插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机插稻育秧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稻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当今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是解决水稻移栽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机插稻能省工节本,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播栽期、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栽插方式等因素试验,探寻适应灌南县稻麦两熟的钵苗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全县机插稻生产现状,阐述机插稻软盘旱育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特点,并从育秧准备阶段、育秧操作流程、秧田管理、起秧移栽等方面介绍机插稻软盘旱育秧技术,以期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军 《农技服务》2009,26(5):9-9,57
机插水稻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麦茬机插稻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如播种密度大、秧龄小,秧苗素质不好控制;移栽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中期猛发,群体过大。根据生产实际,提出麦茬机插稻育秧及插秧关键技术,为江苏省淮北地区麦茬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小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适合机插的壮秧,是机插稻栽培成败的关键。机插稻是小苗带土移栽,其壮秧指标不同于人工移栽的大苗。适宜机插的秧苗标准为秧苗龄15~20d,株高15~18cm,叶龄3.5~4叶左右,苗挺、叶绿,单株白根量在10条以上,要求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  相似文献   

14.
机插水稻壮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水稻种植轻型化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从手插稻到抛秧稻,再到直播稻,操作一次比一次省工、节本,机插稻的成功推广又一次促使水稻生产更高产、稳产,机插稻宽行窄株,具有通风透光、便于管理、容易高产等优点.种好机插水稻,育秧是根本,管理是保证,机插是关键.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把以下三关,培育壮秧,夺取机插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配置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机插秧的分蘖发生、利用规律,明确机插水稻适宜的播量和栽插密度(穴距、取秧量),确保机插稻高产、稳产,特进行了不同播量与机插密度配置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量(芽谷)180g/盘、秧爪取样面积1.26cm2、株距11.7cm的配置较好,是机插水稻高产的最佳配置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凌励 《江苏农业科学》2005,(3):14-19,126
通过多点专题试验和高产示范,分析归纳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具有大田分蘖节位多、栽后缓苗期长、始蘖后发蘖势猛等特点,指出机插水稻中部3~4个蘖位是适宜高效分蘖利用区段,具有发蘖率高、成穗率高、穗层整齐的特点,提出了机插水稻分蘖合理利用的依据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密度、肥水、播量、秧龄对机插稻分蘖发生利用的影响,明确了适宜播量和秧龄是合理利用分蘖的前提,确定适宜基本苗是关键,改进肥水运筹技术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利用。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大面积高产实践,明确了量化确定播量和基本苗,改进机插稻肥水运筹等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机插稻高产叶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孙益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55-156
从育秧准备、播种落谷、肥水管理,切块移栽等方面介绍了机插稻双膜(塑盘)育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其作业流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机插稻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庐江县及相近区域的机插单季晚粳稻品种,用井关播种流水线播种和井关插秧机栽插10个常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系),重点研究同一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差异。结果表明,丙12-14、镇稻18、丙14-02这3个品种较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区域作单季晚粳稻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用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耕作方式、品种和育秧方式对机插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机插栽插质量整体差于常规翻耕机插,群体质量与常规翻耕机插差异不大,产量低于常规翻耕机插.塑料软盘育秧与钵形毯状育秧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生产上可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20.
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稻米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淮北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的出糙率、精米率>机插稻>手栽稻.整精米率表现不确定;手栽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远高于直播稻;蛋白质含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蛋白质含量高对食味品质有负效应;直链淀粉含量的顺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米饭胀性大,干松而色淡,冷后质硬,食味较差.胶稠度手栽稻大于机插稻大于直播稻.RVA谱特征值与食味高度相关,能较好的指示食味品质.相比较而言,峰值黏度大、崩解值大、消减值小则食味好,具有这种特性的米饭,可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黏散性、滋味、馨香味.本研究发现,不同栽培条件下,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不同栽插方式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