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自从1989年国家林业局鉴定命名了16个早实核桃品种以来,早实核桃因其结果早、丰产等特性,在生产中受到高度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早实核桃和我国传统种植的晚实核桃有很多的不同点:一是生长特性不同。早实核桃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多为短枝型品种,树冠小,易成花,进入结果期早,丰产性强,易抽生二次枝和徒长枝,发育不充实,易遭受冻害,树形易紊乱,基部潜伏芽易抽发徒长枝,这类枝次年便能抽发结果枝,便于更新,树势极易衰弱。而晚实核桃分枝能力较弱,树  相似文献   

2.
<正>自1989年国家林业局鉴定命名16个早实核桃品种以来,早实核桃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同时,我国果业工作者也相继培育出了扎343、中林1号、中林3号、中林5号、西扶1号、辽核3号、香玲、薄壳香、京861、西林2号、元丰、陇薄香、鲁果3号等一大批早实核桃品种。因为早实核桃与我国传统种植的晚实核桃有很多不同点,特别是其抗性差、易早衰等性状表现突出,生产中应根据二者的  相似文献   

3.
影响核桃芽接成活率的4个因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北京地区早实核桃品种并使其尽快推广,复兴林木良繁中心于2006~2008年种植核桃本砧,利用早实核桃品种作为接穗,采用改良方块状茅接方法嫁接核桃约1.5万余株。就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于5年间进行大量试验,经过不断观察并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分析,找到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技术参数,为生产上快速繁育早实核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1989年国家林业局鉴定定名了16个早实核桃品种以来,在其后的10多年内,早实核桃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我国果树工作者相继培育出了扎343、中林1号、中林3号、中林5号、西扶1号、辽核3号、香玲、薄壳香、京861、西林2号、元丰、陇薄香、鲁果3号等一大批进入结果期早的核桃品种,极大丰富了我国核桃品种资源,对我国核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核桃生产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但是早实核桃和我国传统种植的晚实核桃有很多的不同点,特别  相似文献   

5.
在核桃生产中,品种选择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品种,做到适地适树,才能取得好的经营效益.大量实践证明,不同核桃品种的结果习性和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盲目种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 核桃的适应性长期以来,我国核桃以实生繁殖为主.实生后代分化严重,退化明显,个体间差异大,形成了宠大的种群.不同核桃品种在同一地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也各异,这种现象为核桃树的适应性.在选择核桃品种时要认真查阅资料和到核桃产区考察,认清要引品种的适应性,看是否适应引入地的自然条件.总体上晚实核桃耐粗放管理,对肥水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可在土层薄的山坡及高海拔处栽植;而早实核桃结果早,前期产量上升快,易丰产,也易早衰,对栽培环境要求较严,只有栽在土层深厚的低海拔地区,其优势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当然,一个品种的优缺点是相对而言的,如早实核桃突出特点就是结果早,但不抗病、不耐瘠薄、易早衰、经济生命周期短,一般很少超过20年;而晚实核桃虽然进入结果期较迟,但抗逆性较强,经济寿命长.种植核桃时应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6.
6个早实核桃品种在山东费县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9年在山东省费县进行早实核桃栽培试验。根据供试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早期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表现,从6个核桃品种中选出适合在当地青石山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元丰、鲁丰。  相似文献   

7.
早实核桃不同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 个早实核桃品种苗木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及复水的方法,测定了复水后各品种与抗旱性有关的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指标。对复水后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影响抗旱性的5 个主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对早实核桃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 个早实核桃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辽核1 号 > 中林5 号 > 新早丰 > 温185 > 鲁光 > 中林1 号 > 辽核4 号 > 扎343 > 强特勒 > 香玲 > 西林2 号 > 西扶1 号。此评价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早实核桃元林在天水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实核桃元林是由元丰为母本与强特勒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2008年通过部级新品种审查。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于2008年从山东省泰安经济林果研究所引进元林品种,在核桃品种园进行幼树试栽观察,调查显示,元林在天水地区表现出避晚霜、早产、丰产,抗病性强等特点,可作为天水地区推广栽培的一个优良品种。1核桃品种试验园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清香核桃是由日本核桃育种专家清水直江从晚实核桃的实生群体中选育,是日本核桃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1948年定名。20世纪80年代初由河北农业大学郗荣庭教授从日本引进。经过河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所属基地多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属晚实类型,雄先型,综合了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的优点。并与国内外60多个核  相似文献   

10.
云新高原等5个核桃早实杂交新品种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历经20余年,采用云南晚实品种漾濞泡核桃、三台核桃与新疆早实品种核桃优株进行种间杂交,培育出云新高原、云新云林、云新301、云新303和云新306号等5个早实杂交新品种(以下简称云南早实核桃),表现出早实、早熟、质优、丰产、发枝力强、树体矮化等特点。我们多  相似文献   

11.
核桃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市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济源市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截止到2011年,栽培面积已达到11万亩。新发展的核桃树多为早实核桃品种,抗病虫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早实核桃凭借着自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可取全仁等优势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尝试种植早实核桃,以此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一时间,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高度关注。鉴于此,就密植早实核桃幼稚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此来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6个核桃品种在河北遵化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7年在河北省遵化市进行核桃引种栽培试验。根据供试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早期丰产性和适应性表现,从6个核桃品种中选出适合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的2个早实核桃品种辽核5号、辽核1号。  相似文献   

14.
矮化型核桃新品种岱香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岱香核桃新品种是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人工杂交育成 ,亲本为早实核桃品种辽核 1号×香玲。经 5年品种对比试验 ,该品种表现枝条粗壮 ,节间短 ,雄花较少 ,早实、丰产、优质 ,适于密植 ;坚果较光滑 ,核仁饱满、色浅、味香不涩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次公布的16个核桃优良品种均为早实核桃。因其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而深受广大果农的喜爱。早实核桃采用晚实核桃稀植大冠的树形及修剪方法已不再适用,为此,于1993年开始进行了早实核桃整形修剪技术探讨,1年栽树,2年结果,5年成形,6年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16.
云新高原是以漾濞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为母本,新疆核桃J.regiaL.早实丰产优株云林A7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方早实早熟核桃新品种,在昆明7月25日开始成熟;具有早实、早熟、丰产、品质好、矮化和抗寒等特点。1选育经过云南是我国核桃起源地之一,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但云南核桃以晚实品种为主,结实晚,成熟晚,效益慢,种壳欠美观,市场竞争力不强。针对此问题,我院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进行了核桃早实、早熟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云新高原母本为我国南方核桃良种云南漾濞泡核桃,父本为新疆核桃早实丰产优…  相似文献   

17.
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低是山西核桃产业的主要特征.目前实施的核桃提质增效措施,主要以低产园高接换优为主要手段.本试验以早实和晚实核桃品种为接穗,以10年生实生树为砧木进行嫁接,记录嫁接后不同品种的成活率和枝条的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的品种特性直接影响嫁接后枝条的生长特性,早实品种高接后枝条的粗...  相似文献   

18.
<正>1建园1.1品种选择张家川县栽培核桃主要是早实核桃,重点推广的主栽品种有丰辉、香玲、扎343、元丰、中林5号,这5个品种长势旺、结果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早实核桃品种并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了7个核桃品种的果实商品性、结果初期产量和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7个核桃品种的商品性、结果初期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中筛选出3个较优品种,其中中林5号、绿波和香玲是适合河南济源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薄丰可作为授粉品种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核桃的营养价值被普遍认可,核桃的市场价格上涨,特别是优质新品种核桃达到40~80元/kg,因此,核桃的种植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现就优质早实品种核桃建园时应把握好的关键问题作一说明。①园址选择。优质早实核桃对栽培技术和栽培环境要求较高,要求园地背风向阳,处于缓坡地或平地,壤土或砂壤土,肥力较高,地下水位低于两米,有灌溉条件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