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产犊后,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易发生.健康奶牛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后的奶牛如难产、流产、早产、胎儿过大、胎水过多以及感染布氏杆菌病的牛群,其发病率占分娩母牛的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奶牛体弱、消瘦、产奶量下降、产后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奶牛不孕,最终被淘汰.因此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是各养牛户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阅读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议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牛产后12小时胎衣没有脱落即为胎衣不下。也有人认为,奶牛在产后12小时胎衣尚未能排出,即可认为是病理性的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临床上常见的繁殖疾病,发病率平均为10%以上,该疾病使奶牛繁殖性能和产奶性能降低,严重影响养牛业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一种常见多发的产后期疾病之一,其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继发病症多,如不能及时诊断治疗会给奶牛的繁殖,生产造成极大损伤,为此,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案,先后诊治458例,治愈446例,治愈率达到97.3%,总结归纳如下,希望能给兽医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多发,发病率高的疾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兽医临床的实践经验,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具体分析病因,总结诊疗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胎衣不下是母牛特别是奶牛的高发性产科疾病。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 ,该病的发生逐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报道 ,相当一部分奶牛场奶母牛胎衣不下 ,其发病率为 7 8% ,有的奶牛场高达到 2 5 %。因胎衣不下未能作出妥善处理 ,继发子宫内膜炎 ,终至不孕而被淘汰的奶牛均为 4 5胎次。严重阻碍了奶牛业的顺利发展 ,给广大业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和正确处理胎衣不下 ,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和重视的问题。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下述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率达到 92 %左右 ,现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胎衣不下又名胎…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个常见病、易发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完全自然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也称胎盘滞留)。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牧场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可以高达40%以上。由于奶牛胎衣不下治疗不及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时多采用手术剥离,并且很难将胎衣完整剥离,往往引起子宫出血,继发子宫内膜炎、子宫瘀血等子宫疾患,使子宫复旧时间长,受胎率低,或屡配不孕。笔者在多年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76例,治愈率达100%。治愈的奶牛受胎率与正常排出胎衣的奶牛受胎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西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 ,胎衣在 1 2 h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 ,发病率通常在 1 0 %~2 5 % [1,2 ]。该病处治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 ,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 ,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 ,造成病牛死亡。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1 0 7例 ,治愈 1 0 2例 ,治愈率 95 .33%。1 病因胎衣不下是由于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 ,以及分娩时外界的不良因素刺激 ,母牛正常的内分泌活动、分娩节律和子宫收缩被扰乱在胎衣不下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总结和理论研究,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发病原因及针对不同类型胎衣不下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分析,以供奶牛养殖一线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常导致初产母牛首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而在经产母牛,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显著,还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不少胎衣不下奶牛因此不育而被淘汰.所以,长期以来奶牛胎衣不下一直是一个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身体虚弱,加之泌乳活动加强,营养代谢处于负平衡,抵抗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子宫脱出等疾病。据报到,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100%~25%,有的高达30%,其中引发子宫脱出的占4%~10%,占不孕奶牛的60%~95%。子宫脱出中兽医统称为垂脱症,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中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是牧场常见病,胎衣不下会延迟奶牛产后发情时间,增加配种次数,严重的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奶牛不孕。有资料报道奶牛不孕有70%的相关因素与胎衣不下有关。另外,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在饲养管理较好的牛场有5%以上的发病率,个别的牛场可高达20%-50%,给乳牛业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14.
兽用天花粉蛋白胶囊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一般均在10%—25%左右,少数地区高达40%以上。国外某些国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也在20%左右。奶牛胎衣不下往往导致子宫内膜炎或生殖系统的其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郑州市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情况,为奶牛胎衣不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于2012年4月~2013年11月,对郑州市不同奶牛场800头奶牛进行了胎衣不下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被检的不同奶牛场800份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38%,各场阳性率变化幅度在0~16.25%之间。结果表明:郑州市胎衣不下的感染普遍存在,且发病率较高,尤以4~6岁的奶牛对胎衣不下的易感率最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胎衣不下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正> 奶牛分娩后,通常6~8小时后会排除胎衣,如果12小时内胎衣仍未排出,即为通常所说的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可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繁殖率下降等,并引起奶牛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母牛死亡。病因饲养因素饲料单一、品质差、精料过多、母牛过肥或过瘦。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不足,尤其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 E 供给不足,可导致胎衣不下,如缺硒地区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运动不足也可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舍饲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环翠区奶牛胎衣不下约占分娩奶牛的 2 0 %左右。由于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奶牛不孕 ,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 2 0 0 2年 7月至今共治疗了 5 0头胎衣不下的奶牛 ,治愈率 1 0 0 %。1 病因1 .1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怀孕期间 ,饲料单纯 ,缺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特别缺乏钙盐、硒和维生素 E。孕畜消瘦、过肥、运动不足等 ,都可使子宫弛缓 ,导致胎衣不下。1 .2 胎盘炎症 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 (布氏杆菌、沙门氏菌、李氏杆菌、弓形体或病毒等引起的感…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产后期病病之一,一般在母牛产后8~12h之内胎衣尚未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完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本病的治疗方法是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两种。药物治疗时采用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分离,防制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结合全身治疗;剥离胎衣若适时使用,操作方法得当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福宏 《兽医导刊》2016,(2):185-18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结合岷县禾驮乡畜牧兽医站接诊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1危害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牛会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结果导致奶牛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奶牛不孕症与胎衣不下的有关因素符合率高达70%以上。有40%胎衣不下者会继发感染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产奶量下降,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