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许多国家的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进展。有的国家正在或即将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为了加快各国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速度,根据中国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双边协议, 1987年 9月l—22日,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中国方而共同举办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培训班,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两周,我国将派专家前往讲课。第二阶段来中国进行实习和参观,将赴广东和湖南参观化杀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的繁殖制种和大面积生产。还要参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在光温条件两季不足一季有余、或者三季不足两季有余的制种田中进行再生制种,可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杂交水稻种子。有关中稻制种田、秋季制种田进行再生制种的栽培技术,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浅谈杂交水稻专业化制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水稻制种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同样的投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悬殊很大。多年来,我县杂交水稻制种体系都是由千家万户组成,由于农户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不一致,制约着平均产量的提高。通过2a来实行专业户专业化制种的实践,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7,(2):21-24
杂交水稻集约化制种作为一种新型的制种组织方式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应用。在制种生产过程中,为规避风险、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制种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都有较大改变。文章就集约化制种生产技术在总结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各环节做出了初步总结,形成了以大开厢—母本直播—化学除草—机器授粉—机械收割—种子烘干为主线的杂交水稻集约化制种配套技术,以期对大户承包经营或公司流转土地从事集约化制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一)制种高产的穗粒结构特点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基础是父母本具有理想的穗粒结构。制种产量的构成因子是父本穗花数×母本穗花数+母本实粒数+粒重。人们所需要的是母本产量,母本产量又是通过异交结实而来。因此,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穗粒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要保证父母本足穗足花。不同产量水平父本德花数、母本穗花数、母本实粒数的变化是不同的(表1)。一般从低产到高产主要是增苗增穗;从高产到更高产,则在一定苗穗的基础上主攻异交结实率。其次,父母本之间穗花数有一个合理协调的比值(即颖花比)。父本的颖花数对母本的结…  相似文献   

7.
长柱头棉花杂交制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以无腺体长柱头和无腺体正常柱头陆地棉为母本,以有腺体陆地棉为父本,不去雄直接授粉,拟研究长柱头无腺体材料不去雄直接授粉的杂交率,明确长柱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基本苗、厢宽和母本栽插规格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的试验分析,指出各因子中以父母本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必须采用适当行比,同时增加父母本基本苗数,才能达到制种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从1976—1986的十年间,我国杂交稻累计种植面积达9.1亿亩、增产稻谷900多亿斤。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亿5千5百万亩以上,比86年扩大2千多万亩。然而,从当前我国各地的制种产量来看,单产高的可达300公斤,一般的只有100公斤左右。所以,提高制种的产量,不仅对发展杂交稻十分必  相似文献   

10.
谢庚文 《作物研究》1993,7(1):36-36,38
在15年制种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超高产制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但是,每年仍有少数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够理想。尽管在制种生产中,同组合、同时间、同地点播种,两个亲本的时差、叶差安排较准,其生育期、始穗期也常出现不一致性,造成两亲本始穗期比预定日期提早或推迟,使花期不遇,往往80%~90%的制种户(或制种面积),每公顷产量在3000kg以上,而10%~20%的制种户,因花期不够理想,每公顷产量只有450~600 kg。  相似文献   

11.
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简化了繁殖和制种程序,减少了种子生产环节,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综述了前人在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安全期和种子成熟收割安全期的协调;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制种纯度监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制种技术的优势,根据3a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了10行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和目的意义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以来,我省的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两个阶段。1980年以前,是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亩产在3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徘徊了八年;1980年以后,进入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阶段,重点研究解决了最佳扬花授粉期、播种差期和高产的苗穗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研究推广了不割叶、不剥苞的制种技术,致使我省制种单产得到大幅度上升。在短短的六年中制种产量连续登上了三个台阶。即继1981年单产突破50公斤以后, 1983年突破100公斤, 1986年突破150公斤,虽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制种单产连上了三个…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双亲直播制种,可以省工省种,增产增收,在制种技术上应强调精细做畦,定量播种,稀播匀播,化学除草,移密补稀和管好肥水。  相似文献   

15.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处,气候温和,天然隔离条件好,特别适合种子生产。8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了“宽幅大行比,父本大双行”制种技术,单产在全省率先突破2.25和3.00t/hm2大关;90年代推广应用一期父本,改进“九二0...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讨杂交水稻春制收割后,再生制种的亲本生育规律及其高产配套技术措施,1998年以V20A×密阳46组合为材料,对其亲本收割日期、留桩高度及收割后的施肥时间进行了不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亲本应先割,生育期短的亲本后割,间隔时间因组合不同而异;留桩高度以10~20cm为宜;春制收割后要及早追肥,以收割当天或第二天追肥较合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再生高产制种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主要问题,即基地不稳,杂交组合的同质化和科技投入不足等.对如何加快优质高产组合的应用,提高种子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改进杂交水稻制种工作的对策应是稳定制种基地,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林海柱 《杂交水稻》2001,16(4):15-16
根据10多a的制种实践,总结了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稳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