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泾县位于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县。现有桑园面积2 500hm^2,桑椹资源丰富,养蚕农户有1.6万户,年蚕茧及蚕桑多元化收入5 600万元,蚕桑生产是泾县蚕农家庭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习惯,增加亩桑收入,泾县于2010年引进了叶果两用桑品种大十果桑,集中栽植在泾县4A级风景区桃花潭景区,种植面积有6hm^2。该品种一是成熟早、结果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蚕桑通报》2008,39(1):5-6
在全国性茧丝行情大幅度调整,浙江省蚕农减收三成的形势下,我省蚕桑西进重点县淳安县,2007年蚕桑生产实现了"五增",即桑园面积增,全县总面积达到6867hm^2,同比增加1473hm^2,增27.3%;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建德农业的传统产业,1992年全市桑园面积1561hm^2,蚕种饲养量达到45225张,生产蚕茧1694t.在农村经济作物中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4.
钱保  徐德元 《蚕桑通报》2009,40(2):55-56
1射阳县专业蚕桑村的现状 射阳县现有桑园面积3667hm^2,2008年发蚕种14.8万张,产茧5718t,实现产值10229万元,而重点乡镇专业村桑园面积就达到2667hm^2,主要分布在特庸的王村、盘湾的林场、兴桥的新庄等专业村,其中特庸的面积就达2000hm^2,占全县桑园面积的60%以上.目前己成为我县蚕桑生产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它们的支撑,在我县蚕桑生产遭遇重大挫折的1996年,我县蚕桑生产并没有被市场经济所冲垮。  相似文献   

5.
200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略有下降,蚕农收入减幅较大。预计全省桑园面积7.8万hm^2(117万亩),其中蚕桑规模小区达3.4万hm^2,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4%,同比分别提高0.73万hm^2和9个百分点;全年蚕种饲养量221万张,同比基本持平;蚕茧产量9万t,减3%;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江西蚕桑生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9年江西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启动“蚕桑工程”到2009年的20年时间,江西蚕桑发展经历了各种风险的考验,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89—1995年是江西蚕桑加快发展期,在蚕桑发展过程中,省、市、县各级政府唱主角、加工企业当配角、技术指导部门起协调作用,桑园面积、蚕种生产、蚕茧产量均取得了跨跃式发展,到199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5万hm^2,年发种量54万张;  相似文献   

7.
刘园村发展高效蚕业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水县徐集乡刘园村地处涟水县城东约10km,地貌优越,交通顺畅,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1800口人,162hm^2耕地,人均占有耕地0.09hm^2。栽桑养蚕是该村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刘园村已拥有桑园近66.67hm^2,667m^2桑园年产值3500元以上,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皆位居全县榜首,成为全县蚕桑生产的典范。在蚕桑生产形势起伏不定,而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和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扬的今天,刘园村还能保持蚕桑生产持续发展,令人匪夷所思。为此,笔者对刘园村蚕桑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述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4年安康市蚕桑生产在全国绝大多数蚕桑产业仍处于萎缩的状态下,实现了安康市蚕桑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市增建高产优质桑园及低产桑园改造共1万hm^2,同比增长为0.47万hm^2;生产合格蚕种51.2万张,同比增长6.2万张;养蚕43.26万张,同比增长2.3万张;蚕茧产量达14892t,同比增长1702;全市蚕农蚕桑综合收入达2.5亿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1041元;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9.
桑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内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县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建设“蚕桑之乡”和西北蚕桑大县的战略部署,奋战三年实施了“万亩桑”大会战工程,新增桑园1800hm^2,全县桑园达到2950hm^2,年养蚕2万张,生产鲜茧700t,蚕农增收1000多万元.2004年春蚕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平均张产茧36kg,蚕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一般为害损失在30%左右,为害比较严重达到50%,有些特别严重的造成当季蚕不能饲养.开展桑树病虫害研究与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蚕桑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蚕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2006年临安市河桥镇桑园总面积800hm^2.2007年又新发展和改造新栽桑苗130万株。近两年来已建设成了泥骆、曙光两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千亩(66.7hm^2)基地和杭州市都市农业园区蚕桑基地.目前全镇粮、桑比为35:65,去年饲养蚕种23780张,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修水县三都镇投产桑园473hm^2.2006年春季养种6559张,产鲜茧268.9t,平均张种产41kg,平均茧价22元/kg,总产值59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春季蚕桑收入295元以上.成为历史上春蚕生产最好的一年。在引导蚕农春季蚕桑生产过程中.三都镇按县蚕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严格要求.抓好春季桑园管理,落实“三低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东台市富东镇是个只有3万人口,3333hm^2耕地的小镇,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栽桑养蚕作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主导产业来抓,到2006年底,桑园面积已达1400hm^2,占耕地面积的40.4%,年养蚕5.5万多张,产茧2100t,缫丝加工企业生产的“松蝶”牌白厂丝供不应求。近几年来,富东镇狠抓蚕桑三个转变.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蚕桑生产得到了巩固、发展和壮大,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靖江市的蚕桑有了较大的发展,桑田面积接近670hm^2,蚕桑生产已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农村致富门路和多种经营项目日益增多,努力增加蚕茧产质量,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竞争力,已成为蚕桑发展的新课题。面对新形势和挑战,必须积极寻找对策,开展桑田的合理套种。经过几年努力,靖江市桑田套种由点到面逐步推开,2007年秋统计,全市桑田套种323hm^2。  相似文献   

14.
潘美良 《蚕桑通报》2006,37(1):74-74
淳安县紧紧抓住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这一机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2005年,全县已有桑园5340hm^2,其中近3年新发展桑园3780hm^2,饲养蚕种13.93万张、产茧59635、蚕桑产值1.88亿元。桑园面积、饲养蚕种、蚕桑产值,3年翻了一番。全县6家缫丝企业生产规模从原来的17组扩大到了25组自动缫丝机,年加工能力达2200t干茧,年产值1.6亿元;真丝绸加工企业达到了8家,全年产值达1.68亿元;蚕丝绸行业总产值达5.16亿元。  相似文献   

15.
孙树勇 《蚕桑通报》2012,43(1):56-57
射阳县蚕业生产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稳定提高在本世纪初,生产总量现列江苏省第四位。2010年全县现有桑园4000hm^2,全年实发蚕种16万张,蚕桑产值2.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1%和66%,产值达4951元怕67m^2。“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相似文献   

16.
泾县是典型山区县,也是蚕桑生产大县,一直以传统生产方式栽桑养蚕来发展蚕桑业。全县现有桑园2533hm2,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农户达1.6万户。近年来,受蚕桑生产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茧丝价格频繁波动等因素影响,茧丝绸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黄彩红 《蚕学通讯》2010,30(3):57-59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近几年来,东台市新街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9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1400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4%。2009年全镇发放蚕种5.5万张,生产蚕茧210万kg,栽桑养蚕业已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主要产业,新街镇蚕桑生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该镇配备、配全、配强村级蚕桑技术员,强化村级蚕技网络密切相关,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四川武胜建成桑枝规模集中粉碎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武胜县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现已完成3万亩(2000hm^2)标准化桑园建设,每个蚕桑基地乡镇的集中成片桑园面积都在2000多亩(133.3hm^2)以上。全县每年废弃桑枝都在3万t以上。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堆积丢弃在田间地头,必将泛滥成灾,对农村环境及蚕桑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为解决桑枝就地高效利用的难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通过对国内各种大型粉碎设备的选型改良,成功开发了适用于桑枝粉碎的大型粉碎机,每小时可粉碎桑枝2~3t。  相似文献   

19.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增收,为了选择适应泾县气候特点,且好养、优质、高产、稳产、受蚕农欢迎的家蚕新品种,替代现行的当家品种菁松×皓月,2013年泾县引进了安徽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家蚕新品种681×682在县内的蚕茧生产大镇桃花潭镇进行春季饲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0.
桑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海安县海安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老桑更新,推广育71-1品种桑733.3hm^2,蚕桑生产水平大大提高,桑园总面积达1400hm^2,占总耕地面积55.2%,蚕桑生产成为我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多种原因,桑疫病时常星星点点发生。特别是2003年桑疫病发生面逐步扩大,严重的田块发病率达60%,对我镇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