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确定种植材料的使用标准是栽培技术所研究的内容之一.研究的目的在于合理地使用材料,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使用的种植材料,主要有裸根芽接桩、袋育芽接苗和高截干芽接苗.还开始使用冠接苗.袋育苗和高截干芽接苗,七十年代被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作为先进的种植材料推荐于生产.其共同的优点是能缩短大田非生产期.我国目前主要使用裸根芽接桩,近年来也少量采用高截干苗和冠接苗定植.我所橡胶综合防寒课题分别于78年和81年采用五凤1/GT_1冠接苗定植,几年来生长良好,在82/83和83/84两个冬期中,基本无寒害.78年定植的胶园预期八周年可达开刈标准;81年定植的生长更旺,可望进一步缩短非生产期.  相似文献   

2.
高截干苗是优良的种植材料。它对缩短大田非生产期和提高开割率有显著的效果。马来西亚研究院试验结果认为:采用高截干苗定植和改良的农业措施,可在植后3(1/2)年达到开割标准。我国广东大丰农场,58年布置了高截干苗定植技术试验,其中有两个处理七周年开割率达80.4——84.4%,比对照芽接桩定植的开割率高20.9—24.9%。本省诏安红星农场纳塘65年定植高截干苗183株,六周年开割率达70.4%。本所寨林山73年定植高截干苗400多株,预计八周年开割率可达50%。但是高截干苗对定植技术要求较严格,现将初步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定植后回枯的原因 回枯主要是苗木过分缩水的结果。图为77年高截干苗定植第一年茎围生长曲线。从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几个试验的资料,讨论了橡胶树近期在采胶和刺激方面有希望的进展.对茎围在36公分或36公分以上的RRIM600、RRIM703和GT_1无性系幼龄树进行针刺采胶,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并可缩短非生产期12~18个月.对几种刈胶制度,例如定期的休刈和交错的刺激,定期的转换刈面并结合采用阴阳刀刈胶,垂直带针刺采胶、水线针刺采胶及用乙烯丰合理刺激等,连同几个被改进的刈胶工具,也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4.
橡胶芽接柱的梢枯率高、抽芽率低、移植不易成活,是小胶园主在定植橡胶裸根芽接往时,常碰到的问题.导致胶园建立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在挖苗和运输期间,芽接桩逐渐脱水.因为芽接桩从苗圃运到小胶园有32~96公里的路程.此外,芽接桩运到各个小胶园时,很少在当天定植,通常是在到达小胶园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才定植.这就使芽接柱进一步脱水,而降低其活力,结果使发根和抽芽推迟.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无性系对各种割制的产量反应不同.一般地说,低频率和长割线刈制,平均每刈次产量较高.然而,可以预料长刈线刈制会出现长流胶多,死皮率高,再生皮较厚,干胶含量较低,树围增长差的情况.但是,如果长刈线结合低频率刈胶还是可以的.刈面轮换制也可以考虑作为一个能选择的刈胶制度.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小胶园占胶树总面积2/3以上,为了改善小胶园主的经济地位,最近正在进行用高产栽培品种更新无经济价值胶园的工作.然而大约30%的小胶园是低产树或老龄树,这些胶园采用适当的刈胶和刺激方法能获得有经济效益的产量.乙烯丰刺激剂使用于小胶园的做法,必须适合目前流行的刈胶栽培措施.另外,小胶园是天然混杂的.因此一系列的试验计划已在马来西亚有代表性的小胶园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橡胶树刺激后的表现以及观察乙烯丰长期刺激的效应.为了便于调查,一  相似文献   

7.
三叶橡胶的过去和未来本文论述了橡胶发展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部份.论述的要点有:橡胶种子从南美运到东方;刈胶方法的改革;无性繁殖与芽接;产量的遗传和改进;刈面使用化学刺激剂.还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橡胶危机、热带美洲和非洲三叶橡胶的重新掘起、研究工作的进展和需要以及橡胶的未来.译自《ATA》1979(1)28500小胶园发展的计划与策略马来西亚有45万个小胶园,占马来西亚橡胶栽培面积的67%还多,占马来西亚橡胶总出口量的55%还多.本文论述了小胶园在农艺、加工、销售、经济、信贷设施和适宜的基层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策略纲要,这个策略纲要包括加速实行间作的更新,施肥刺激和成立集合销售中心,以及设有中心加工厂的购胶点.提出了一个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措施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对同一批次苗木中按砧木大小及其胶乳分泌量选出的4种袋装苗和籽苗芽接苗(袋装苗)定植11年后的产排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砧木橡胶芽接树的干胶产量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波动,且均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5月和10月,此时期不同处理间的干胶产量差异较大,而其余月份差异相对较小。月株次产量和小区产量、年株次产量和小区总产量均以多胶小苗和大砧木苗产量较高,其次是籽苗芽接苗,多胶大苗和随机砧木苗最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在p H值、硫醇、无机磷和蔗糖含量4个生理参数中,高产时期不同砧木橡胶芽接树间的蔗糖含量差异最大,其次是硫醇和无机磷,p H值差异最小;在8~10月,多胶小苗的蔗糖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多胶大苗、大砧木苗和随机砧木苗。相关性分析表明,蔗糖含量与株次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总固形物与干含极显著正相关、硫醇与无机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总固形物和干含均与硫醇和无机磷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按砧木大小及其胶乳分泌量对同一批次苗木进行分级定植有利于橡胶树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闽南垦区橡胶秋季育苗达到茎粗2公分的芽接标准,通常需要一年半时间,苗木生长赶不上次年秋季芽接。因为生产上多是采用秋季芽接,苗木带干越冬,春季移苗定植。为了使胶苗在一周年内达到芽接标准,以缩短非生产期,减少管理费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苗木快速生长。我所曾从海南引进一批橡胶种子,当年秋播育苗20亩,进行丰产试验,一周年平均茎粗达2.055公分,与普通苗相比茎粗增大15~20%。其中5亩丰产片一周年平均茎粗达2.224公分,比普通苗茎粗增加20~25%。现将我们快速培育胶苗的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巴西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耐低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橡胶树新型种植材料——自根幼态无性系与同源老态芽接无性系的耐低温能力,本研究将1蓬叶稳定的热研7-33-97老态芽接苗和自根幼态无性系苗5 ℃低温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叶片受害调查。结果显示,自根幼态无性系叶片相对电导率低于老态芽接苗,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态芽接苗。此外,对5 ℃处理4 d后叶片受害情况调查发现,自根幼态无性系大部分叶片未受害,而老态芽接苗叶片几乎全部干枯或脱落。因此,室内低温模拟实验表明,自根幼态无性系在耐低温能力方面较老态芽接无性系更强,这为自根幼态无性系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橡胶幼态无性系芽条进行芽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增殖圃扩繁的橡胶树幼态无性系芽条进行籽苗和幼嫩小苗芽接试验.结果表明,增殖圃幼态无性系芽条的芽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绿色芽条,且抽芽的直径较大.虽经过连续多次取用芽条,但仍可保持较高的芽接成活率和芽条的幼态特征,是目前解决籽苗和幼嫩小苗芽接幼态芽条短缺、常规绿色芽条芽接成活率不稳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巴西橡胶树是多年生的高大乔木,选育种的周期长,因而。研究产量早期预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个方法在苗期阶段解决,将能缩短育种周期,节省土地和劳力,使有希望的无性系较早地推荐于生产。试验材料为一年生的芽接苗。用几种预测方法分析了苗期和成龄期的产量相关,发现: (1) “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达80%以上,误选率低子5%。一年生苗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92,r=0.7961)。 (2) “叶脉胶法”高产品系选对率接近50%,误选率为2.2~8.8%。一年生苗叶脉胶等级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92,r=0.5268)。 (3) “比叶重法”和“蜜腺胶法”的精确率都不及上述两种方法。产量苗期预测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1) 叶片是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一年生芽接苗的小叶柄胶值与其叶片同期的净光合强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57,r=0.5959)。 (2) 一年生芽接苗的小叶柄和侧脉乳管数量与其成龄芽接树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准。 (3) 一年生芽接苗与其成龄芽接树以及成龄芽接树与其实生母树的小叶柄胶值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准,同时一年生苗的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产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准。 (4) 小叶柄胶值、侧脉及中脉乳管数量的遗传力较高。 (5) 叶片中的乳管数量、叶面积和厚度一俟叶片稳定后基本不变。在越冬前,首先用“叶脉胶法”初选,然后用“小叶柄胶法”进行决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卅年来引种、试种和生产实践的观察看出,橡胶树在我场生长、发育和产胶均属正常,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场橡胶生产也存在实生树多、低产胶园面积大、全场单产较长期徘徊在1.5公斤左右,总产上升不快,经济效益的潜力未能充分挖掘出来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胶园投入、加快老胶园更新、积极开展中龄芽接树的割制改革等工作.尽快改变我场橡胶生产的面貌,使单产、总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4.
嫩茎冠接是一项新工作,特别是利用4级寒害苗侧穿萌动、再生的一蓬叶稳定的嫩枝冠接,国内外尚无报导.1982/1983年和1983/1984年寒冬,湛江北部垦区3~5年生的GT_1幼树,普遍受寒害4~5级,为了提高GT_1的抗寒力,尽快恢复胶园正常生长,我们在1983~1984年两年中,从5月份开始,即利用寒害苗侧芽萌动第一蓬则稳定的嫩枝,在嫩枝的基部开芽接位进行树冠芽接,两年来冠接了一万多株,抽芽成活率高,生长快,效果良好,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橡胶无性繁殖方法—籽苗芽接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橡胶芽接法——籽苗芽接法,即采用2周龄左右的籽苗作砧木,将其拔起用绿色芽片芽接。这种芽接技术的要点是:(1)用于芽接的籽苗砧木应处于伸长后期至展叶期阶段;(2)芽片宜采用鳞片芽和叶柄脱落的叶芽;(3)芽接后籽苗生长的最初阶段应适当遮荫;(4)切砧时必须在砧木残茎上保留2片复叶。籽苗芽接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在海南岛,秋季播种和芽接,至翌年4—5月芽接苗生长2~3逢叶时,即可出圃定植,比培育芽接桩苗约缩短1年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县社队于1973年开始试种橡胶,目前有四个公社,十九个大队(其中四个社办场)植胶,胶园面积4848.4亩,保存率达82.6%,1981年底‘全县量苗普查,当年平均增粗4.5公分.今年计划试刈四千株,干胶产量2吨.其中,坂仔橡胶场1976年定植的69.2亩速生栽培试验田,保苗率高达99.1%.平均茎围达37.7公分,年平均增粗6.85公分.今年计划试刈1035株(42公分以上)试刈率达50.3%.几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鉴于橡胶生产上已越来越多采用自根幼态无性系苗和籽苗芽接苗新型种植材料,本研究开展了针对这2种新型种植材料橡胶幼树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自根无性系幼树比芽接幼树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在4个施肥水平中,分别高25.4%、32.1%、66.7%和32.9%,其中,除水平1(不施肥)外,其他均相应达到极显著差异。(2)2种幼树的整株NPK累积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除芽接幼树叶片的全氮累积量高于其他营养器官外,2种幼树各器官的NPK累积量均在茎干中较高,侧根中较低,且自根无性系幼树的NPK养分年累积量均高于芽接幼树,养分累积量顺序均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3)2种橡胶幼树的NPK肥料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均表现在低量施肥处理下较高,且从大到小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橡胶树籽苗芽接苗育苗期,加快籽苗芽接苗接穗萌发与生长,采用4种植物激素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的萌发情况和2种植物调节剂对籽苗芽接苗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0 μmol/L 6-BA和200 μmol/L GA3均有促进籽苗芽接苗萌发、缩短抽芽时间的作用。500 μmol/L NAA和20 μmol/L ZT对萌发没有作用。萌发后,10~40 μmol/L ZT和50 μmol/L DA-6有促进接穗增长的作用,并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保证无性系茶苗质量,则是建设无性系茶园的基础与关键。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头重脚轻、根冠比小,要想栽植成活,保证"一栽全苗、一建成园",首先要把好茶苗"质量关"。如何才能保证茶苗质量?笔者以为关键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坚持本地育苗从外地远距离调苗,茶苗带土、带根少,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上烧(茶苗堆积温度上升影响成活)、失水,对新环境适宜能力差,是近年来无性系茶叶建园中茶苗死亡率高的首要原因。因此保证无性系茶苗质量,首先要从本地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5种产量早期预测方法对1~4龄橡胶无性系苗产量预测的准确度。 (1) “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达93.6%,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3.4%。一龄苗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的平均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100,r=0.8071)。 (2) “叶脉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为78.7%,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3.4%。一龄苗叶脉胶等级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平均产量呈极显著相关(n=100,r=0.7853)。 (3) “33月龄苗试割法”和“4龄苗试割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均在70%左右,低产品系的误选率在10%以上。而33月龄试割法的误选率还比4龄试割法约高8%。它们的试割产量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平均产量的相关均达显著水准,分别为r=0.4325(n=98)和r=0.5681(n=89)。 (4) “刺检法”的准确度最低,不适于作苗期产量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