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养蜂人泡制蜂胶酊,一般都是从药店买来医用酒精,进行泡制。笔者泡制蜂胶酊,是按3份蜂胶7份酒精的比例,进行泡制。泡制好后,将液体澄清倒出来,即是自制的蜂胶酊,余下的残渣,开始都当废物倒掉了。后来,笔者在应用蜂胶酊治疗疾病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蜂胶渣里还含有蜂胶的有效成分,而且,比蜂胶酊作用持久,随手倒掉蜂胶渣,实在可惜。  相似文献   

2.
对2022年国内外蜂胶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公开发表的433篇中英文文献的研究领域、地域分布、刊物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述,并重点介绍了蜂胶的生物学活性、化学成分与蜂胶的质量控制,以及在医疗、食品、畜牧水产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新进展,同时也介绍了2022年国内外蜂胶相关专利的公开情况。  相似文献   

3.
张传武 《蜜蜂杂志》2011,31(7):40-41
2010年底中央电视台连续多次播出了蜂胶产品造假的新闻,更多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和转发,蜂胶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权威部门统计结果显示,近几年我国原料蜂胶(俗称毛胶)生产始终在200~350t徘徊,但市场上销售的蜂胶产品所使用的提纯蜂胶(正常情况下2~3kg原料蜂胶提取1kg提纯蜂胶)数量却是原料蜂胶的数倍。  相似文献   

4.
吕泽田 《蜜蜂杂志》2011,31(5):17-19
绿系蜂胶的概念主要来自巴西蜂胶。近些年来,我国出现的大炒巴西蜂胶的现象源于对巴西蜂胶狭隘和浅薄的认识及商业利益的驱动。我们通过赴巴西对巴西蜂胶及相关情况的实地考察,引发了我们对以巴西蜂胶为代表的绿系蜂胶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蜂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由于蜂胶化学成分差异性而引起的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概述了近期蜂胶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即对化学特性已知蜂胶的生物学研究、生物活性原理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化学组成蜂胶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制订蜂胶的质量标准和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研究将蜂胶的特定化学成分与其生物活性联系起来,对从业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吐温-80、RH-40、辛癸酸甘油酯、聚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倍他环糊精和食用乙醇等7种载体的蜂胶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以吐温-80和RH-40为载体的蜂胶抑菌能力受到抑制,抗菌活性降低;以辛癸酸甘油酯、聚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为载体的蜂胶比食用乙醇为载体的蜂胶抑菌效果好,但抑菌能力在同一级别;以倍他环糊精为载体的蜂胶抑菌能力显著大于其他蜂胶,比食用乙醇为载体的蜂胶的抑菌能力高出近500倍。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的蜂胶制成的蜂胶健康食品,由于其独特的先进工艺,其整个萃取过程在无氧低温的状态下进行,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可排除众多杂质,有效地脱除重金属,极大地保留了蜂胶中活性成分。实践证明它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在国际上开始形成超临界蜂胶产品——就是“第三代蜂胶产品”。是当前理想、先进的蜂胶产品。  相似文献   

8.
蜂胶是一种具有广谱生物学活性的天然物质,本文就蜂胶对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0.05%-5%(g/ml)的蜂胶乙醇浸出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完全抑杀作用,0.1%-5%(g/ml)的蜂胶乙醇浸出物对大肠杆菌具有安全抑杀作用;0.01%(g/ml)的蜂胶乙醇浸出物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大杆菌具有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1,62(8)
对蜂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且确定关键控制点,形成HACCP在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生产中应用的管理体系。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生产关键控制点包括:蜂胶原料采购验收和超临界CO2萃取。  相似文献   

10.
蜂胶醇提取物紫外光谱相似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来自我国6个蜂胶产区30个蜂胶样品紫外光谱进行扫描,以匹配因子表示光谱之间的相似度。匹配因子计算结果显示:除个别样品外,绝大多数样品光谱匹配因子都大于0.9900,此结果说明,我国6个蜂胶产区蜂胶样品紫外光谱存在极大相似性,光谱之间的相似性可为蜂胶质量的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蜂胶抗癌功效成分及功能性食品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现代医学癌症病因论,分析了蜂胶抗癌的几大作用机制,综述了蜂胶的抗癌功效成分,阐述了国内外蜂胶保健品的现状及蜂胶抗癌保健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蜂胶中含有很多的黄酮苷类物质,而黄酮苷类物质由于自身的抗氧化性能和在人体不能被充分利用使其抗氧化活性没有黄酮苷元的抗氧化活性强.探讨酶法降解黄酮苷的研究现状和在蜂胶加工中应用的可能性,得出结论,酶法降解蜂胶中的黄酮苷能够显著增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能够为蜂胶更深层次的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从云南蜂胶中获得的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1HNMR、13CNMR、EI-MS)为球松素、白杨素和咖啡酸。3个化合物均为蜂胶中的活性物质,其中球松素从云南蜂胶中首次分离得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云南蜂胶的药用价值以及为开发利用蜂胶资源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别,为蜂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杨树叶和杨树芽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测定了11个蜂胶、1个假蜂胶、杨树叶和芽的95%和50%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论:所有蜂胶样品中均不含叶绿素;杨树叶提取物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杨树芽低极性溶剂提取物中含叶绿素,但含量很低;杨树芽高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未能检出叶绿素。本方法可应用于鉴别直接掺入杨树叶或杨树芽粉末的掺假蜂胶,以及各种含叶绿素杂质的掺假蜂胶。  相似文献   

15.
从云南蜂胶中获得了两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为乔松素(pinocembrin)和Δ9(11),12-齐墩果二烯(Δ9(11),12-oleanolic diene),两个化合物均为蜂胶中的活性物质,其中Δ9(11),12-齐墩果二烯首次从云南蜂胶中分离得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云南蜂胶的药用价值以及为开发利用云南蜂胶资源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蜂肢是意大利蜜蜂或无刺蜂的工蜂在采集树木表面的树脂或分泌物的同时将其与自身上颚腺和蜡腺分泌物充分混合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不透明且具有芳香味的纯天然褐色胶状固体物质。其有效成分具备抗菌、抗氧化等的生物学活性,应用领域为广泛。系统综述了蜂肢在医药保健品、疾病防御、食品保鲜、日用化工产品、植物保护、畜禽水产的饲料、农业和畜牧业相关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还总结了蜂胶的利用形式,如蜂肢浸膏、蜂胶含片和蜂肢软肢囊等,为广大蜂农和蜂业工作者对蜂胶产品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蜂胶市场供不应求,但我国只有少部分养蜂单位生产蜂胶,因没有良好的产胶蜂种,大都产量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场进行了培育产胶品系、配制产胶蜂种的尝试,经测试,实验组产蜂胶比对照组增加19.9%,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但蜂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何使蜂胶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对于蜂胶产品的开发和发挥蜂胶的保健功效有着重要的价值。该文介绍了水溶性蜂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使用乳化剂制备水溶性蜂胶的技术方法,评价了该技术用于蜂胶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蜂胶的深入研究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蜂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不同地区的蜂胶化学成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来自温带地区的蜂胶和热带地区的蜂胶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这就为蜂胶化学成分的标准化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对国内外蜂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