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金海 《甘肃林业科技》2001,26(1):32-33,56
通过3年对日本落叶松进行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阴湿山区,日本落叶松在生长期、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都优于华北落叶松;在3种育苗方法中,容器育苗在生长量和苗木辅成本方面均优于地膜育苗和大田常规育苗。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育苗,是育苗生产实现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我局经过二年的生产实践,1980年五亩落叶松大棚育苗,平均亩产苗木20万株。平均高34厘米,平均地径0.35厘米,根长平均18厘米,全部合乎上山要求。苗木千株成本0.80元,比露天培育的苗木降低成本一倍多,现将大棚育苗过程及  相似文献   

3.
通过3年引种育苗试验,对高寒阴湿地区日本落叶松的山地育苗技术、苗木管理、苗木移栽等进行了探析,为今后高寒阴湿地区快速发展日本落叶松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播种育苗结果表明:种子经雪藏处理,场圃发芽率可达45%以上;在保证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苗木生长健壮,平均苗高为36.4 cm,平均地径为0.52 cm,平均产量为651株·m-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长白山高寒山区由于林木生长期短,落叶松苗木当年难于出圃的问题。我们于1986、1987连续两年在兴参苗圃进行了用塑料薄膜罩播种落叶松的育苗试验。试验证明此法能克服长白山高寒山区变化无常的气候条件,提高地温延长苗木的生长期,当年苗高平均达19.4厘米,比常规育苗高2.4倍,地径平均达0.43厘米,比常规育苗大1.9倍,达到了当年出圃的标准。而且簿膜罩移动方便,有利于圃地耕耘作业,用后又  相似文献   

6.
<正> 华北落叶松育苗在高寒地区是2年出圃,留床期间,苗木生长旺盛,主根发达,侧须根很少,茎高而不粗壮,造林后成活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断根育苗、造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经几年连续试验和生产实践,效果均很好。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我场苗圃地,海拔高1,450米,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90天,气候寒冷、干旱,常年多风。供试苗木为1979年落叶松播种苗,当年苗平均高5厘米,平均地径0.2厘米,每平方米有苗500株。二、试验材料和方法在圃地选择生长正常、有代表性的苗床6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桓仁县由于干旱少雨,给培育苗木带来了困难,文章总结了采用水分管理新方法培育日本落叶松苗木,收到了良好效果,即水田培育日本落叶松苗木,1年生平均苗高比旱地育苗增高34.2%,Ⅱ级标准以上苗木产苗量比旱地育苗提高20.0%,水培育苗产值比旱地育苗增加3.99万元/hm^2。  相似文献   

8.
我站在总结1977年落叶松全光育苗的基础上,1978年协助岚城社办林场育落叶松苗8亩,平均亩产苗木12.5万株。现将我们在育苗实践中,摸索出的苗木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一、育苗概况:圃地选在干渠旁,能排能灌。高床育苗,床高20厘米,宽50—70厘米。从省种子公司调入种子,饱满度40%,室内发芽率20%,质量较差,影响了出苗率和产苗量。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泡后,混拌锯沫、河沙催芽,经5天大半数种子裂嘴即下种。4月底播种,10天后出齐。二、五个不同苗木生长期:为了做到科学管理苗木,我们将落叶松一年生播种苗从下种到第二年返青,大致分为五个不同苗木生长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气候寒冷,落叶松大多用种子繁殖。为了扩大繁殖系数,加快育苗速度,1989年开始了扦插育苗试验,仅1991年就为生产提供苗木1万多株。其方法如下:选用兴安落叶松2年生母树上的休眠枝或嫩枝,用ABT生根粉1号或IBA处理插穗,在塑料棚或全光照下的沙质插床上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960年起,我院自朝鲜引进日本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自山西省引进华北落叶松等种子,在我院教学试验林场进行育苗造林。其生长表现均良好,而以日本落叶松生长尤佳。1975年我们对定植的落叶松进行了优选、采种繁殖。由于种类混杂和天然杂交的影响,苗木分化很大。为了建立各种落叶松种子园,我们于1978年选用华北落叶松作砧木、日本落叶松作接穗进行嫁接繁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对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应用进行介绍。通过对落叶松换床苗木浸根和落叶松换床苗木及新播苗木叶面喷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综合评定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在育苗上,始终存在着苗木的木质化不良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苗木的质量。 1981~83年我们采取了早期“停肥”、“停水”,在播种苗的速生中后期进行了苗木断根,促进苗木木质化的试验,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农作物茬口对日本落叶松育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茬地进行日本落叶松育苗应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不宜选择碱土、砂土和黏土作苗圃地;不同茬口以日本落叶松重茬地育苗能够明显增加苗木生长量,以白菜茬为对照,日本落叶松重茬地可使苗高增加1.57倍,地径增加0.18倍,封顶量增加1.25倍,每hm2株数增加1.13倍。其他农茬首选大豆茬地、草木樨、瓜地茬,而谷子和白菜地茬不应作苗圃地繁育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对于华北落叶松苗木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合理追肥和育苗地的选择是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关键。近年来,我们在神池县进行了华北落叶松苗木追肥试验,取得初步效果,现初报如下。一、试验地条件为了使试验点有较大代表性,我们选择两个点进行试验。一是义井林场大赵庄作业区,代表海拔1400米以上,土壤较贫瘠,年均气温5℃以下的地区。另一是南坡底县苗圃,代表1400米以下,年均气温5℃以上,土壤较肥沃地区。两地土壤均为黄绵土类。二、试验方法1、选择1年生华北落叶松育苗地,苗木生长较整齐,苗木密度为平均16—18万株  相似文献   

15.
太岳山林局七里峪林场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积极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进行落叶松窄沟育苗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七一年育落叶松苗36·4亩,当年平均亩产苗量16万余株,现在每亩保留四年生苗6万余株,苗木根系大多在20厘米左右。落叶松窄沟育苗必须认真选择圃地。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圃地应选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西北向或北向荒坡,坡度15—20°;土壤以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由于华山松在川东发生落针现象,致使大面积成片死亡。为寻求更替这一地区的造林树种,扩大森林资源,我们于1985~1986年在川东巫山县进行了日本落叶松引种育苗,采用不同海拔区域的育苗作了对比试验,并就同一海拔第1年生日本落叶松苗木以不同施肥量、越冬盖草厚度、撤除盖草的时间的正交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1982年搞了用塑料薄膜拱棚培育落叶松幼苗试验,取得了苗木平均高21cm、平均地径0.25cm,比露天育苗分别提高81%、25%,苗木合格率近100%的效果。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84年在渭北推广泡桐地膜育苗中,为指导专业户开展育苗,曾编写过泡桐地膜育苗技术要点,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总结近两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修订,整理成此材料。就目前的情况说来,在渭北泡桐育苗中,以推广催根加地膜或催根加纸钵加地膜育苗为好,在此基础上,逐步试验推广泡桐实生育苗。按照本技术要点操作,在渭北的白水、蒲城县、一般当年苗木平均高可达2.5~3.5米,平均地径可达4~5厘米,每亩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育苗追肥的传统方法,是把化肥溶入水中,喷洒到苗上,然后用大量水冲洗,这种方法费工,而苗木仍然常受伤害。近年来我们把化肥水溶液直接喷到苗上,不用水洗的试验,据观察苗木均未发生伤害,且长势良好。为了推广这一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地情况试验是在白河林业局春雷林场苗圃地进行,土壤下层为黄粘土,表层30厘米内,有砂  相似文献   

20.
黑茶山林局位于吕梁山脉的西侧中段,海拔1200~226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冬、春季干旱多风,水土流失严重,给造林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近年来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1983、1984两年的造林实践中,首先对华北落叶松苗木高度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地理种源的种子育苗后,苗木高度不同,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我局的具体条件下,造林苗木以选用苗高20~50厘米,地径在0.3厘米以上,根系较完整的二年生苗为好。一、造林苗木状况本区上山造林苗木全部采用同一种源的落叶松二年生留床苗,就地育苗,就近造林。造林苗木规格一般高15厘米以上,地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